【藝評筆陣】城市:文化機器(初稿)
文︰茹國烈 | 上載日期︰2019年11月25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布達佩斯皇宮城堡
城市︰歐洲 »
藝術類別︰其他 »

2019年11月

 

1.     「在城市裏,自然消失了,我們不會感懼上帝造物的神奇偉大,因為我們被我們自己製造的符號包圍。城市就是人類文明的表像,把城市擬人化,愛上城市,就是把人類物化,愛上自己。大家試幻想,眾多對城市文化的觀察,所有有關城市生活的文藝創作,都是人和鏡子的對望,一封寫給自己的信。或纏綿抵死,或耐心叮嚀。主題只有一個──我,或者我們。」2005年6月,我開始了一個blog,叫「給城市寫信」,並把這段文字作為主題。那時候當然不知道,14年後,我會放下工作,去歐洲一年,唸一個有關城市的課程,去體驗不同的城市。其實,想不到的是:要等那麼久才出發。旅程中寫下一些札記,想法並不完整。是為初稿。

 

2.     在藝術界工作了30年,我常常有個疑問:藝術對城市有甚麼意義?如果有,是甚麼?而又有多重要?是不是點綴昇平,錦上添花?否則為甚麼總是只有這麼小部分人參與和支持?文化是甚麼,定義有很多,我最認同的是「ways of living」。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是風格;一群人的生活方式,各適其適,加起來就是文化,代表了這群人共通點,社群認同,也代表了這地方的歷史累積。學術上,文化的定義相當包容,藝術只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我們的工作,是文化。

 

3.     社會是怎樣構成的?怎樣才是好的社會、成功的社會?在社會的構成中,文化扮演一個甚麼角色?

 

4.     城市是人類密集生活的地方,二千年前的羅馬已經有一百萬人口。今天最多人口的城市是重慶,有三千萬人。到2050年,全球三分二人口將會居住在城市。城市的本質除了是密度,亦是速度和多元化。城市是開放的,亦是封閉的。我很喜歡中文「城」和「市」兩字。城是城牆,市是市場。它既能封閉以保衞安全,也能開放,通達交易。

 

5.     其中一個說法,「cultures」就是種族。不同的種族有自己的語言、宗教和生活方式。城市的本質是市集,愈包容的城市,就愈成功,也就愈能吸引更多的人,也愈能創新和創富。

 

6.     如果文化是「ways of living」,城市也是文化密集急速地產生的地方。我們常說紐約是文化大熔爐,城市其實是一部生產文化的機器。這機器分為兩部分,物質和非物質的,也就是城市和人。

 

7.     從10月開始,我以倫敦為基地,開始每月去兩個城市,歐洲城市很多都有五百至一千年的歷史。城市的空間和建築本身就已經是文化的豐富累積,這是和香港最大的分別。我每去到一個新的城市,都以步行的方式,從酒店開始,漫遊這個城市。如果是歐洲,我喜歡從舊城區開始,因為這是城市萌芽的地方。我盡量不坐地鐵,因為一鑽到地底,就甚麼方向感和距離感都沒有了。老城區通常都是遊客區,有大的小的老教堂、廣場、彎曲狹窄的街道、各式餐廳、店舖、市場、市政廳,皇宮通常遠一點,不在喧鬧的市中心,舊式作坊和工場通常都已作其他用途,再外圍的舊城牆都已不見,認不出來,可能已經變成老城區外面的又寬又直的大街,兩邊已是六層的十九世紀高樓。不坐地鐵,除了走路,可以坐電車,歐洲極普遍,適合老城區連接到新城區。「老」與「新」是相對的,可能是四五百年和一二百年的意思,都是市中心。大學、火車站、劇院、音樂廳和博物館通常是近代建築,在新城區。老城市一定有河邊或海邊,是古老城市的命脈。河邊除了有碼頭,還有貨倉。住宅區和醫院一般在新城區以外,遊客不到的市郊。同樣看不到的,是軍營,一定都已經改建,像威尼斯,成了雙年展的主場地。

 

8.     這些,就是一個城市的構成。宗教、政府、保安、娛樂、商業、工業、教育、住屋、醫療、交通,共十點。除了從來都排除在城市之外的農業,衣食住行所有生活所需的都在了。這並不是說所有城市都一樣,正如每人都有眼耳口鼻,樣貌是大大不同。

 

9.     城市的位置:海灣河流,平原山峽,形成基本地理格局。自然資源,形成它的經濟格局。不同的年代,形成不同的街道空間格局。這些都是不容易改變的構成,形成城市的性格特質,能存在百年甚至千年。很多城市是從舊城區往外一環一環的擴張,像老樹的年輪,一層層的加疊上去,但各年代的建築同時呈現,混合成一種獨一無二的氛圍特色,就是這城市的物質文化。城市的生命往往能有幾百年,偉大的城市如羅馬存在了二千年,比所有政權皇朝都長。城市,而非國家,是人類文明的最重要載體。

 

維也納環城大道

 

10.   1865年,維也納成為歐洲最後一個拆毁城牆的大城市,哈布斯堡皇朝宣佈把老城牆拆毁,改建一條環城大道(Ringstrasse),全長5.2公里,寛52米,沿途行新式電車,建五六層高的十九世紀新建築,有歌劇院、音樂廳、自然歷史博物館、藝術館、大學、工業學院、國會大樓、豪華公寓、公園、廣場,這個建設迎來中產階層的興起,也伴隨了皇朝的終結,令維也納脫胎換骨。到1900年,維也納成為歐洲最先進的城市,在科學、心理學、文學、藝術和音樂上星光熠熠,人文薈萃,被公認為現代主義的誕生地。環城大道成為這些轉變的起點和搖籃。據說佛洛伊德堅持每天要走一次這條大道,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花了半天慢走一圈,仍然感到氣魄非凡。

 

布達佩斯皇宮城堡

 

11.   在布達佩斯,我站在多瑙河邊,看著對岸山上壯麗的皇宮城堡很久。多瑙河是這個千年古城的軸心,可以想像千百年來,所有來到這條河的人都會像我一樣,被山上的城堡懾住。這樣的城市佈局,營造出一個怎樣的城市文化?我在歷史博物館看了一天,明白這是個很悲情的城市,近千年來不停經歷戰爭動亂,政權易手,經歷了多次毀滅與重生。基督徒被穆斯林打敗,百年後又回來征服。德國人在二戰中把這裡當做守衞德國本土的城堡,結果慘敗給俄羅斯紅軍,共産黨政權戰後上台,1989年又倒了。有一本匈牙利歷史專書,名為《The Will to Survive》,也許反映了這地方的性格。城堡巍巍然就立在那裡,既鎮服了很多人,自然也會挑起一些人征服的慾望。看布達佩斯,好像明白,城市的生命是千百年的事,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一層一層的累積。長遠地看,城市是不會毀亡的,政權會變,甚至種族和宗教都會變,歷史累積下來,就形成那城市獨有的性格和文化,是不會被抹走的,是會復興的。

 

12.   城市創造文化,累積和展示文化,會不會變成守舊,阻礙創造?舊城區,老建築保育限制多,如何創造新區和新建築?是否一定要不停蔓延,拓展新區?如巴黎倫敦?古典音樂的輝煌傳統下,維也納怎樣創造當代音樂?這可以再探討。

 

13.   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互相影響,在倫敦的劇場文化裡面看得最清楚。很多城市很羨慕West End的美麗繁榮的劇場區,希望能把這觀劇文化複製過去。他們不知道,這區的發展是因為英國幾百年來的話劇傳統,加上十九世紀末大英帝國累積的財富,在幾十年間的經濟榮景中,在這個街區爆發了娛樂大繁榮,商人們用細小的地皮建劇院,舞台小,座位逼狹,需要向高發展,建兩三層樓座以增加觀眾量,而且幾乎沒有前台大堂,就是這樣的商業計算下,才能在幾個街區中間建三四十個劇院。旁邊又密集地有很多餐廳酒吧賭場。這個設計完全不符合今日的舒適要求、建築規格和消防條例,但卻成功形成了可一不可再的密度和多元化。可以說,倫敦抓住十九世紀末那幾十年,建了這個劇院區,然後音樂劇才在這地方產生,繁榮了一百年。但又因為這些劇院都是維多利亞年代的設計,只適合演傳統的話劇和音樂劇。過去這一百年,表演藝術在概念和形式的很多創新,都不在英國發生。這是一個銅板的兩面。

 

倫敦西區劇院群

 

14.   古老的建築,是傳統文化的最佳載體;新的建築,當然更適合創新文化。歐洲城市總看到這樣的新舊並置。但年輕的城市如香港,才一百七十年歷史,舊建築也拆得七七八八,要怎樣發展文化?

 

15.   發展文化,需要有時間,文化需要保存、累積和轉化。今天完全沒價值、不起眼的作品,可能十年後才發揮價值。累積要從當代文化開始。我每次在倫敦看新的話劇,劇本都已經出版,在門口有售,很便宜。社會要投資在保留、發展、記錄現當代的文化。累積現在,也就是發展未來。有歷史意識的文化政策,才能策劃未來。

 

16.   法蘭克福在戰後幾乎完全被夷為平地,他們重建城市時,想要和過去告別,也是和納粹德國割蓆,他們改變街區佈局,不重建舊建築,改建現代化的高樓。但這個城市保留了一項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維持辦了五百年的法蘭克福書展。這個和西方印刷出版革命同期誕生的書籍市場,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書籍版權交易中心,也是言論自由的重鎮。我想,法蘭克福如果有一個書籍博物館,就可以用物質文化資源去確立非物質文化,也令這個城市的性格和信念,長期可見。

 

法蘭克福書展

 

17.   阿姆斯特丹最難買到票的博物館,是安妮法蘭克之家。網上分段售票,兩星期內的票一早爆滿。很多人像我,明知沒票,也去門口拍一張照,了個心願。一個十五歲便死於集中營的猶太少女,遺下一本日記,怎樣成為二十世紀猶太人苦難的象徵?成為阿姆斯特丹的其中一個icon,影響全球無數人?梵高是另一個生前沒人留意的人,卻在死後改變了世界對美的概念,成為藝術家的象徵、荷蘭的標誌。這兩個生前一點都不「成功」的人,沒有在經濟、政治、知識和名氣上任何的影響力,死後,他們的一生和創作,卻造成長遠而巨大的影響力。這是非物質文化的力量。

 

       安妮法蘭之家門外的人群               梵高博物館

 

18.   想法/做法/事件/現象;經過記錄/分析/研究/歸納/聯想/創作/傳播;變成:故事/藝術/傳說/意義/象徵/標誌/神話——這就是非物質文化產生的過程。安妮的日記和梵高的畫作,得到保留、傳播,變成文化的一部分。這些文化訊息都影響到每個人的喜好、價值觀、信念,影響到我們的經濟、政治、生活上的選擇,形成城市裡的想法/做法/事件/現象。循環不息。而城市,就是這樣一部機器,千百年來,每分每刻都在運作。

 

19.   在廿一世紀這部機器是怎樣運作的?如果說十五世紀古騰堡發明的印刷術把世界從中世紀完全翻轉推進去現代,那麼二十世紀的資訊科技革命也已經將現代社會翻轉了幾次,還有更天翻地覆的轉變要來。政府要做的是,在這時代鉅變穏住基本的原則。政府需立法確保言論自由,保護知識產權,立法確立非營利界別的身分、稅務優惠、慈善捐助法規,在土地規劃過程中放進文化歷史考慮。透過提供投資誘因、資助補貼,分別以政府營運、公營機構、非營利機構、商業或個人等多種方法,成立博物館、劇院、音樂廳、藝術基金會、經紀人公司、出版、音樂、電視、電影、網絡、媒體、廣告、建築、設計、教育研究機構。創造一個讓文化產生,互相影響的創新環境。不讓文化成為摧毀文化的兇手。

 

20.   建築可以新舊並置,非物質文化最大的挑戰是時間,它是現場發生的,發生後就完了。現代科技解決了這問題,我們看不到五百年前莎士比亞的演出,五百年後的人卻一定可以看到我們今天演的莎劇。從這一代起,非物質文化終於可以和建築、繪畫一樣,新舊並置了。這是人類文明一個最大的、核爆級的革命。

 

21.   時代在轉折,在虛擬世界愈來愈重要的今天,人們並沒有絲毫放棄物質世界的跡象,人們仍然湧進城市。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一路緊扣。科技像為城市加入了超級燃料,成為一部超級文化機器。一百年前,人類一生才受幾年教育,幾本書,幾場戲,一兩次博物館,每天看一份報紙。今天,每個人都是24小時受文化轟炸。以後一代一代的人,一天同樣只有24小時,他們吸收到的文化訊息量,那密度,那可能的創造力、顛覆力,是我們今天遠遠不能想像的。這將會是城市作為超級文化機器的時代。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們準備好了嗎?

 

22.   我們身處亞洲,和歐洲走過的路大不相同。但在旅途中,我不時想起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他在《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中描寫旅行家馬可波羅向忽必烈大帝講述旅程中見到的不同城市,有長的城市、水中的城市、天空的城市、倒轉的城市。講到最後,大帝問:「為甚麼你不講講你的老家威尼斯?」馬可波羅俯身向老邁的大帝說:「陛下,我一路所講的每一個城市,都是威尼斯啊。」

 

23.   旅程仍在繼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資深藝術行政人員。

 

茹先生擁有逾30年藝術行政管理經驗,於2010至2019年任職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2007至2010年間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曾在香港藝術中心工作13年,並於2000至2007年間出任總幹事。

 

任職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期間,茹先生負責規劃及發展文化區所有表演藝術設施,並監督其發展策略及營運模式。在他的帶領下,文化區內各項演藝設施的設計工作及建築工程均進度理想,包括戲曲中心、自由空間及演藝綜合劇場。

他與團隊亦先後推出一系列涵蓋舞蹈、戲劇、音樂及戲曲的開幕前奏節目,包括西九大戲棚、自由野、自由約、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粵劇新星展等等。

於2019年1月,在他的帶領下,第一個西九大型表演藝術設施戲曲中心順利開幕。而第二個西九表演藝術設施自由空間亦已經於2019年6月開幕。

 

茹先生於2019年6月完成西九文化區的工作。赴英國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