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奏鳴曲》:秋天沒有童話
文︰洪思行 | 上載日期︰2019年11月19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秋天奏鳴曲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19/10/201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音樂 »

近月因反修例事件引發的社會動盪,不但對民生帶來影響,連表演也受牽連,不少節目被迫取消、改期或更改節目內容,當中包括「世界藝術文化節2019」的開幕節目《秋天奏鳴曲》。除了尾場被迫取消外,據說銷情也不理想;可能因此主辦單位推出一折的團體票,而且宣傳對象應該是小學,是故頭兩場均有大量的小朋友入場觀看。

 

《秋天奏鳴曲》由芬蘭國家歌劇院委託創作,以瑞典語演出,於2017年在赫爾辛基作世界首演。演出由施巴斯坦.費格倫特(Sebastian Fagerlund)作曲、根尼娜.賀明(Gunilla Hemming)撰寫文本,文本改編自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執導的同名電影《秋天奏鳴曲》。故事講述七年沒有回家的女鋼琴家Charlotte終於歸家,逗留四天,跟兩位女兒Eva和有殘疾的Helena,及Eva的丈夫Viktor同住,可是母女關係不佳,更爆發了爭執。

 

筆者沒觀看過該電影,無法比較兩者的異同,只知道原作走的是寫實風格,長約一百分鐘,而歌劇分兩幕,長約兩個半小時。歌劇的呈現可說是虛實並用,既保留電影的寫實,也利用「舞台的魔法」,加添魔幻的情節。寫實方面就是生活化的劇情,並且十分注重細節,例如Charlotte睡覺前的一連串準備,包括吃藥、檢查財務紀錄等瑣碎事情都鉅細無遺地呈現。而最寫實的部分則是摒棄歌唱、直接唸台詞,特別是第二幕母女的爭吵。但有趣的是她們並非「你一言,我一語」地吵架,而是「疊聲」進行,內容也是自說自話,根本不是回應對方,可見她們雖然是在(以吵架方式)「交流」,但根本沒有理會過對方。

 

導演斯特法納.布倫什維(Stéphane Braunschweig)同時利用戲劇手法,化不可能為可能,例如安排本已逝去的Leonardo和Eva的兒子現身。另外作曲家在場刊提到自己要求編劇加插仿古希臘歌隊的合唱團,但這個合唱團不像古希臘歌隊般在旁敘述故事,而是會介入劇情。他們本身的設定是Charlotte的「忠實樂迷」,是她腦海中聲音,也是她的「安舒區」。他們會不停讚美Charlotte,讓她感到快樂,甚至當Charlotte覺得自己無法待在家中時,合唱團會主動勸她早點離開,還一度跟Eva爭吵,他們可說是更像Charlotte的心聲。

 

這種虛實並用的呈現方式跟舞台設計大有關係。整套歌劇只有一個佈景,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舞台前方的家;舞台後方(觀眾的)右邊的Helena房間;Helena房間上方的房間;以及舞台後方(觀眾的)左邊的空間。前方的家是現實的空間,角色在那裡生活,而舞台後方是非現實空間,合唱團就是在左邊的空間出現,也未曾走到前方。除了在最後一幕中非現實空間成為了現實空間:Charlotte重回鋼琴家的生活,導演安排她在舞台後方跟別人討論演期,而Eva則在前方寫信給媽媽(奇怪的是Charlotte在用智能電話,但Eva還停留在寫信),這是導演將兩個真實時空並置出現的舞台手法。

 

舞台後方右上邊的房間是Leonardo出現的地方,自然屬於非真實的空間。最特別的是Helena的房間,那是現實的房間,但Helena卻處於不正常狀態——據知電影中沒明言她患了甚麼病,在歌劇中也沒有交待。只見她的頭和雙手扭曲,說話能力也有問題,但在第二幕她忽然能完整說出她跟Leonardo的往事,這不期然令人想起美聲歌劇的「瘋癲場景」,在那時候她整個人都進入了非現實的狀態,因此筆者視Helena的房間為半真半虛的空間。

 

《秋天奏鳴曲》劇情發展彷彿在原地打轉:一開始母女的關係疏離,直到最後一幕,雖然Eva覺得她倆「never too late」去和解,但Charlotte卻表示自己「never cancel」音樂會,從中可見二人之間的鴻溝無法填平。更甚的是故事以Eva在床上寫信給母親開始,同樣以在床上寫信給母親作結,畫面的一致令劇情沒推進的感覺更強烈,只有淡然的秋愁。

 

《秋天奏鳴曲》的音樂並非以旋律主導,瀰漫一片陰暗的氛圍,但沒有很多戲劇性起伏,而是讓氣氛和張力一直「懸掛」著,既不進也不退,頗能配合此劇劇情的特色,似乎作曲家有意避免有強烈引導性的音樂,好使觀眾不會激發起強烈的情感。

 

說到配合劇情,音樂中有些細膩的設計來配合特定情景,例如用大提琴和響板來代表Leonardo和Helena,他們多次出場時都會聽到這些樂器的聲音。當Eva初時提到母女之間的關係時,木管樂器用滑音演奏,有時甚至走音,寓意二人關係不正常。當Charlotte悄然離開時,她在低音區域唱歌,同時不斷往後退,使她的歌聲逐漸淹沒在樂團的聲音中,這是音樂與舞台調度互相配合的結果。

 

各位歌手的表現是平分秋色,但論演戲方面便肯定是飾演Helena的女高音凱倫娜.尊杜勒(Helena Juntunen)最令人印象深刻。來自瑞典的馬爾默歌劇院合唱團是一個中型合唱團,這套歌劇不是像《阿依達》般需要磅礡的氣勢,反而更注重聲音的融和,而馬爾默歌劇院合唱團確是做得不錯。

 

還要一提一位在台上看不到的幕後功臣,就是提詞員。他的功用是在歌手演唱前喊出歌詞,提醒歌手。過往筆者參與過的《中山.逸仙》便有提詞員。提詞員會在舞台前方伸出頭來叫喊,為了不讓觀眾發現,主辦者會在舞台前方加上一個黑蓋子,使人看不到之餘,也令叫喊聲不會傳往觀眾方向。

 

最後不得不提剛榮獲《留聲機》雜誌年度管弦樂團大獎的香港管弦樂團,他們已經連續為三套歌劇作伴奏,分別是澳門上演的《魔笛》、香港上演的《弄臣》和《秋天奏鳴曲》,中間還有一場《中國三大男高音音樂會》。雖然他們非常忙碌,但在柏德烈.泳堡(Patrik Ringborg)的指揮下還能發揮出應有的演出水平。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樂評人,香港藝術發展獎2017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得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音樂),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及2015)。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