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後評(第八十一擊至第一百二十擊)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推出「演後評」計劃,以即看即評的形式,推動評論氛圍,提高大眾對表演藝術評論的興趣。


我們每月邀請不同界別的藝評人觀賞演出,輕鬆對談和點評戲劇、舞蹈、音樂等演藝節目,並以錄像方式在演出場地外作即時拍攝,片段亦會上載網站。

 

演後評(第一擊至第三十六擊):http://www.iatc.com.hk/doc/105758

演後評(第三十七擊至第八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27614

 

---------------------------------------------------------------------------------------------------------------

 

第一百二十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午睡》

昔日的激情化為灰燼,靜謐的午後比晚間清涼,沒什麼比躺在沙發上睡一個午覺,更有抵抗的意義。

 

一群文化青年從火紅的70年代退下,被拋擲到80年代香港的繁華盛世,他們進駐一幢被棄置的英式大宅,各自在追憶與展望中尋找新的生活方向。阿曦自我放逐多年後,從歐洲回來,試圖擺脫哥哥的陰影,卻發現必需先跨越夢境與記憶,修復內在的時間裂縫;哥哥阿昊則選擇遺忘,一躍跳進電影圈,在藝術與商業之間,在揚眉與忍隱之間,揮舞著一把復仇之劍。兄弟二人在大屋重逢、角力、爭持。隱匿在大屋內的女作家阿花,把一切看在眼裏,慢慢燃點起內心熄滅已久的花火……最終,歷史時刻粗暴地降臨,劇中每個人在將臨的大時代中該如何抉擇?

 

藝評人:莫兆忠、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九擊:小息跨媒介創作室 我們的海 - 跨媒介聲音導覽旅程《現在篇》(油麻地2020新版)

歷經多次填海,油麻地的海濱由上海街改到新填地街,又推至渡船街,再及西九龍公路以西;現在的鬧市竟曾全是海洋。出走邊陲,昔日的海岸線化成人工島的虛線,高樓、天橋與水馬形成新的岸與海,社區日常與魔幻情景交錯,幽魂飄渺,呢喃著它荒蕪的故事。

 

2018年曾經遊走的路線,部分場景因建築工程而遭拆卸、圍封,城市發展的急速變化令在地的演出別具意義,「現在」轉眼變成「過去」,盛載集體回憶的油麻地,未來又會是怎樣?

 

2020年新版,由日光轉至黑夜,再走一趟真實又虛幻的陸上行舟之旅,再次和我們的海相遇。

 

藝評人:張潔盈(劇場構作/戲劇教育工作者)、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八擊:香港話劇團 跳格之外:《言說之外》、《視外之景》

《言說之外》

重疊的樂譜

借鍵盤敲打

分割時間的音符

似懂非懂的在空氣振動

在迴聲不斷失焦的缺口

向另外一個現實叩門

讓不同的時空相遇

我說那是變奏曲

卻是你的安眠曲

 

《視外之景》

假使存在不可看見

世界既華麗又虛擬,片碎即將變得更片碎,

影像以高速滑行在我們的身體之外、腦袋之中。

維希留說:「光影促進遺忘」,你同意嗎?

 

Project Seeing– 進行觀看練習的實驗室。

實驗成員決定接受種種不安、不肯定與不穩定,

潛入自身記憶中的觀看場景,拋出一個個觀看實驗,

遊走於影像、記憶、故事,以至夢境,

凝視當代生活的表象與底層,建構互相發問與觀看的場域。

 

藝評人:陳瑋鑫、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七擊:藍嘉穎原創舞蹈劇場《鄰居》

2015年首度開箱,2020年重新出發。
鑽探一牆之隔的私家機密,叩問存在的空間爭奪戰。
每個人何嘗不是她也是你和我的鄰居?
狂想黑色實況舞劇,警世入伙……

 

藝評人:黃寶儀、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六擊:戲曲中心製作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

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糅合傳統與創新意念,以傳統粵劇程式為序幕,走四門、跳大架、鑼邊花,再現戲曲藝術核心,以當代劇場的舞台設計,訴說西楚霸王面對江山美人盡失之際的悵然回眸。是奔走苟活?抑或慷慨赴死?

 

此劇是戲曲中心首部委約作品,曾於內地多個城市、台北及新加坡等演出,榮獲「北京2017年度最佳演藝評選最佳小劇場戲曲」及2018年第五屆、2019年第六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優秀劇目」獎項。

 

垓下,深秋蕭涼,西楚霸王意氣盡。

 

楚歌四起,戰馬悲嘶,項羽大勢已去。沙場月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訣別。面對烏江,霸王彷彿聽見虞姬寄語勉勵,留待有用之身,伺機東山再起;又看見將士亡魂要求拚死一戰。一切徘徊於虛實之間……

 

藝評人:張秉權、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五擊:英國紙偶影畫《馬克白》

紙偶影畫將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演繹成一個警世今言,憑着獨特的魅力、幽默和創意,藝團帶領觀眾穿越蘇格蘭崎嶇國度,沿途遇上風暴、謀殺和陰謀背叛。美麗的手繪戲偶、令人回味的原創音樂、聲效和投影,結合成一齣發人深省的無聲電影,創造出史詩式的戰爭場面,將莎士比亞的悲劇活現眼前。

 

在詩歌、文字和光影的迴盪中,聽遊李斯特、拉赫曼尼諾夫、聖桑和拉威爾對文學作品的音樂抒發,聆聽音樂中的精靈故事、一場愛情與靈魅的文學音樂演出。

 

藝評人:陳映靜(戲偶師)、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四擊:進念.二十面體《魅》

五段精靈故事、五段未果愛情,劇場作品《魅》揉合鋼琴獨奏、說書、詩篇與光影,貫通文學與音樂,把古典音樂中的靈魅與愛情傳說重新演繹,讓觀眾感受音樂對靈魅與愛情的渴求與炙熱。

 

《魅》是根據 2019年由著名編導演張艾嘉與台灣金曲獎最佳古典演奏獎得主嚴俊傑、古典音樂樂評人焦元溥聯手打造的《曖魅》改造─在香港的舞台空間,由舞台科技先鋒導演胡恩威進行舞台影像設計,嚴俊傑在台灣作實時串流即場演奏,張艾嘉在香港文化中心同步演出,以港、台兩地空間光影重新演繹《曖魅》的台灣X 香港版本《魅》,把這場精靈愛情故事訴說得異類的詭譎炫目。

 

在詩歌、文字和光影的迴盪中,聽遊李斯特、拉赫曼尼諾夫、聖桑和拉威爾對文學作品的音樂抒發,聆聽音樂中的精靈故事、一場愛情與靈魅的文學音樂演出。

 

藝評人:鄭政恆、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三擊:香港舞蹈團《凝》

回歸最原始的身體探索,《凝》在舞台上呈現香港舞蹈團長達三年,跨越中國舞蹈和武術的藝術研究成果。 舞蹈藝術家通過學習和探索武術,打破固有的肢體運動模式,以當代思維解構、重組、形構舞與武的元素,共同編創出傳統中見新意的舞作《凝》。作品捕捉舞者處於舞蹈和武術之間而忘卻形體的一瞬,呈現形神極致之美。其動作構想別樹一格,時而蒼勁,時而婉約,韻味悠長,展現的身法、步法、手法靈巧但穩健,塑造出豐富的舞動質感。

 

藝評人:謝嘉豪(舞評人)、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二擊:香港小交響樂團《我們的音樂劇》

《我們的音樂劇》由本地著名作曲家高世章擔任音樂總監及策劃,網羅了香港從1970年代到2020年近五十年間的本地原創音樂劇。當中精選多齣音樂劇選段,聯同8位頂級音樂劇演員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將一齣又一齣香港原創音樂劇的經典選段重現舞台,走過我們的音樂劇每一段路。

 

藝評人:岑偉宗(作詞人/音樂劇創作人)、陳國慧

 

 

---------------------------------------------------------------------------------------------------------------

 

第一百一十一擊:成博民X呂奡元X林灒桐《致 最相似的人》

我們似乎甚少會提及自己父親,而偏偏這個至親卻總影響着我們許多的人生選擇。幸運地相似的父子鮮少聽聞,大多會發現父與子兩個人南轅北轍,但又仿佛能從對方臉上找到另一個的影子。兩代相處從來都是門大學問,大鳴大放的通常就家無寧日,箇中的相處之道仿如藝術般耐人尋味。投影裝置結合實驗爵士樂,利用影像、裝置、聲音、音樂及對話去模塑各人心中的「父子關係」,當中會有針峰相對、雙視而笑、比較得失到和解。去到人生的中心點,是青春渴望與成熟現實衝撞的時刻,代表老年的父親給予不一樣的省悟,在劇場裏頭將以另類的方式呈現。

 

是次製作實驗去中心化的創作模式,以影像、裝置及音樂作為創作的三個主幹,以簡單的故事線作為脈絡,各部份將以自己的專業交織創作,如同心圓一樣模塑各人心目中大同小異的父子關係。我們放棄單向舞台,營造「體驗劇場」式演出,期待觀眾離開觀眾席,隨著演員帶領在一偌大表演空間遊走,甚或由觀眾自主決定觀看路線。

 

藝評人:陳一云(燈光藝術、劇場藝術)、陳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