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練習:評《七個猶太的小孩》
上載日期︰2018年6月29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藝術類別︰戲劇 »

參與演藝賞析計劃的學生觀賞同學演繹劇本《七個猶太的小孩》後,在導師引導下進行討論,並撰寫短評。以下為部分短評:

 

 

李善潼同學(嘉諾撒聖家書院)

在七個猶太的小孩的劇中,一開始演員圍在一起營造神秘氣氛的意念很好,說悄悄話的情形能突出到不能被人發現的情況。但聲量太小聲,不太能聽到一部分的內容。而四人中二人沒有台詞時亦有互動,在言行舉止中能表現與說話者身份的差別,如父母及子女。聲量亦愈來愈大,說台詞時抑揚頓挫能捉住觀眾的注意力,能指出猶太人身處之地及處境愈來愈安全。同時在言語間轉換場地。在最後全人站起同聲說出猶太人的勝利時,十分強烈地表現出其興奮雀躍之情,是全戲感染力最強的一幕。而當中演員轉換位置坐下也是對觀眾的一種換場提示,十分精明。若全劇演員不拿著劇本將有更強的感染力。

 

導師回應︰既留意到她們的戲劇特色,也留意到她們的限制。

(甄拔濤─劇場全體驗工作坊導師)

 

 

王燕琳同學(嘉諾撒聖家書院)

在短時間內能夠安排出如此有水準的短劇實在是厲害!整套短劇能夠帶出二戰時期緊張、恐怖和愛護子女的氣氛。聲線抑揚頓挫,令觀眾透過聲線被吸引。另外,聲音之間的轉換可以令到觀眾有新鮮感,中途的轉位也令觀眾從沉悶和長篇的劇本暫緩,重新獲得力量繼續欣賞接下來的劇情。最後勝利時,大家一起起立,令聲勢增加,達到威力增倍,改變環境,有轉變等意思。而且轉位及兩位演員演戲及兩位主講使觀眾除了聽,還可以有看的觀感,似是聲音導航。

 

不過,演員一開始聲量略小,而且聽不清咬字。慢慢有投入劇情。建議可以在換位時出去再入來。放大舞台空間,不再逼狹的空間,另外,演員以細聲去傳達悲傷、憂傷、恐怖的情緒時,不應嘟噥字句,仍要咬字清晰。

 

導師回應︰既能欣賞同學的才華,亦能指出她們的限制。
(甄拔濤─劇場全體驗工作坊導師)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