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靈活現的音符 ——《巴哈研究》
文︰朱映霖 | 上載日期︰2019年5月9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巴哈研究 »
主辦︰法國五月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3/5/201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編舞家Benjamin Millepied研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的音樂後,創作了這套現代芭蕾舞作品,並帶到法國五月藝術節2019中。十二位來自洛杉磯舞蹈計劃(L.A. Dance Projects)的舞蹈員展現舞蹈與音樂的結合是不分地域和年代的界限,更能交融出新的火花。

 

第一段舞蹈以《馬太受難曲》中第一首樂曲(St. Matthew Passion, BWV 244 No.1: Kommt, ihr Tochter, Helga Mir Klagen)作開端,不單是播放純音樂,還有合唱團演唱的聲音,在聽覺上令人有雙重的效果。在視覺方面,九位舞者把九張椅子在舞台上圍成一圈,整段舞蹈表演都在圈內進行,這個圈的框框形成了一個小舞台的空間效果,也像一個圓形的時鐘面,舞蹈員的動作在這個範圍內不是著重表現技巧的一面,反而是自由和簡單的感覺,純粹是與舞台地面的溝通,貼著地板的舞蹈動作在這段時間比較多,在向上跳躍時反而有種沉重感,與這篇作品「墜」的意境構成一種探索的感覺。第二段舞蹈運用了整個舞台,舞蹈員把九張椅子靠著舞台的兩側排成兩條直線,一邊三張,另一邊六張,舞蹈員各有自己的獨舞時間,坐在椅子上的舞蹈員不是靜止,也有互動的時刻。讓人覺得舞者就是音符的原因,是編舞沒有規限舞者的位置,但舞者會有屬於自己的演繹,整個畫面就如每一位舞蹈員是代表著不同的音符,當樂曲演奏到那個音符的出現時,那位舞者就會出現自己獨舞的時刻,剛好配合《D小調第二號小提琴組曲》中的四段音樂(Partita for Violin No.2 in D Minor: Allemande, Courante, Gigue, Chaconne),全部都是以純小提琴演奏的舞曲,有原始的自然和簡單。

 

編舞著重簡單的表達,第三、四段舞蹈選用了David Lang的專輯《神秘奏鳴曲》(Mystery Sonatas)中的〈Joy〉、〈Glory〉與〈Sorrow〉,以及另一專輯《國歌》(The National Anthems)的〈Our Common Fate〉, 雖然不是用巴哈的音樂,會令部分觀眾覺得脫離了《巴哈研究》這主題,有點失色,但正是突出這兩段舞蹈那種不一樣的自由感覺,「流」的意境能夠在不完全配合音樂的動作上看得到其表現那無規限的自由。這兩部分的舞蹈動作較快,跳躍也比較鮮明,燈光效果在黃色和紅色的變換下,造成神秘的感覺,而這表達只是一個很快便流走的過程,並沒有留下複雜的情緒。

 

最後一段舞蹈選用的音樂是Tom Koopman改編巴哈的《C小調帕薩卡利亞舞曲(管風琴)》(Passacaglia in C minor for Organ),管風琴的音樂配以合唱團的和唱,加上在舞台上群舞表演的圖形設計和舞蹈編排,就是展現了作品中「融」的意境。音樂的感覺是教堂內那種和平的聲音,舞蹈員身處的位置在構圖上有明顯刻意排列的設計,舞蹈員的舞衣在腰間有連著四瓣的長裙,當他們在旋轉的時候特別能夠展現出擴大空間感的效果,而每位舞者之間的空間存在著連貫性,無論是雙線形的排列或是風車扇形的排列,也有連接下一個圖案的關係,但編舞著重的自由,依然可以從舞者的跳躍和伸手的動作中可見。

 

總括來說,作品以自由的感覺為主,舞蹈員在簡單設計的舞台上演出,除了散發著舞者的力量與光芒,也能融於巴哈的音樂當中,每位舞者的技巧更加是無可挑剔,在台上充分展現了團隊的合作精神和彼此之間的默契,即使有表演獨舞的時間,也沒有忽略群舞演出的協調,每位舞蹈員在跳躍時的著地無聲,以及控制得恰到好處的旋轉和拿捏精準的節拍,猶如每一個活生生的音符隨著節奏在一張白紙般的舞台上寫下曲譜,代表著樂曲中的主音與和音。舞蹈員身穿黑白兩色的舞衣,就如鋼琴上的琴鍵,音樂中雖然沒有出現鋼琴的聲音,但畫面卻像很多會跳動的鋼琴鍵在台上演奏,是其作品有趣之處。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自幼喜愛舞台藝術與寫作,特別對於舞蹈作品擁有專業的知識,近年曾參與「世界文化藝術節2013:東歐芳華」演後開評-藝評寫作導領計劃、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2018)、第十八屆澳門城市藝穗節(2019)等藝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