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二椅《托斯卡》
文︰唐若甫 | 上載日期︰2019年3月27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節目︰托斯卡 »
主辦︰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交響樂團
地點︰屏東演藝廳
日期︰8/3/2019
城市︰屏東 »
藝術類別︰音樂 »

《托斯卡》是一部悲劇。歌劇以拿破崙戰火紛飛的時代大背景為契機,以女伶托斯卡「忠愛不能兩全」為立意,交代了一個愛恨仇殺的故事,最後托斯卡從梵蒂岡正對面的聖天使堡視死如歸,縱身一躍,大義殉情。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往往會在這些沉重主題的歌劇裡添加歡慶成分,予以「沖喜」手法不至於讓劇情從頭至尾過於暗黑。馬斯卡尼《鄉村騎士》中是復活節遊街,普契尼《藝術家的生涯》中是第二幕咖啡館裡的嬉鬧,威爾第《茶花女》中是賭場鬥牛士之舞。《托斯卡》中,調節氣氛的章節來得有點早,第一幕教堂堂守實質上扮演了全劇唯一輕鬆詼諧的角色,加之卡瓦拉多西和托斯卡的搔首弄姿,愉悅的時光直到斯卡皮亞暴力出鏡戛然而止。

 
3月8日晚,中國台灣南部屏東縣的屏東演藝廳上演經演不衰的《托斯卡》,由法國貝桑松指揮大賽桂冠吳曜宇指揮臺灣愛樂樂團(NSO)出演。不設佈景只有簡單道具的音樂會版是為了把歌劇帶到深山僻壤上演。音樂廳裡演歌劇需因地制宜,聽眾往往會因此忘記掉導演的存在。但屏東演出的導演如雷貫耳到讓人無法忽略:林懷民。


2002年林懷民曾與臺灣愛樂在簡文彬時代合作過此劇音樂會版,本番演出是全新複排。作為全球知名的編舞,此乃林第二次導演歌劇,頭一次為1996年在奧地利格拉茨歌劇院導演日本作曲家久保摩耶子的歌劇《羅生門》。屏東演藝廳舞台狹長,樂團以少見的「一字型」排開,在中間留有走道,半讓舞台給調度。林懷民充分利用左右兩側的上下場口,正廳觀眾席及舞台後方用黑布遮擋的管風琴下方的觀眾席區域,調動歌唱家和合唱團進出。比如在第一幕裡,樂團中間的過道成為安吉羅蒂(羅俊穎飾)的藏身之處。

 
作為音樂會版,林懷民使用中國傳統京劇抽象的「一桌二椅」超然手法,來表達意大利歌劇實誠熱烈的「血肉之軀」。兩張紅色的明式座椅和一張紅色的長方形桌子構成歌劇從頭至尾的道具。第一幕裡,卡瓦拉多西站在桌子上畫畫,桌子搖身一變為畫架前的梯子;第二幕中,對托斯卡垂涎三尺威逼利誘的斯卡皮亞坐在紅色桌子前,此情此景彷彿簽著生死簿的閻羅,取得意想不到的代入感;第三幕,紅色的道具在情人誓海盟山時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血光之災。縱觀整劇,林懷民把一桌二椅的具象和抽象都發揮到極高水準,向傳統京劇致敬,亦讓人想起林兆華或易立明在類似舞台劇中的極簡處理風格。


道具和走步之外,歌劇裡的林懷民的標籤更多體現在對歌唱家形體語言的細節要求上,並通過幾位主角的出色唱演考究呈現。第一幕,情人的打情罵俏就流露出林懷民2011年舞作《如果沒有你》的輕鬆詼諧,那也許是林式最為擅長用肢體表達談情說愛的氣氛渲染,托斯卡的爭風吃醋和卡瓦拉多西的憨態可掬經由女高音林玲慧和男高音孔孝誠高度還原。由舞台感滿滿的男中音趙方豪演唱的堂守和天真淳樸的高雄世紀合唱團的孩子們一同支撐起第一幕絢麗斑斕的高潮部分,孩子們的筋斗出場不禁讓人想起舞劇《東方紅》中「飛奪瀘定橋」的橋段。第二幕托斯卡手斬斯卡皮亞後,在音樂結束後拖著披巾走向側光正面投射的下場口,隨著踏步聲聲,營造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莊嚴感。此類林懷民的「小動作」不勝枚舉,均為舞台解讀增色不少。


這些「小動作」,無論是演員的舉手投足,還是道具的一桌二椅,或者管風琴的燈光渲染,都緊緊圍繞音樂而生。林懷民或許是個讓人無法忽略的名字,但上佳的演技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視覺設置,貼切音樂和劇情到讓人忘記導演的存在,可謂「大音希聲」,恰是此音樂會版高度融合的標記。年輕的指揮家吳曜宇克服場地局限錘煉音樂,臺灣愛樂樂團的演奏激情蕩漾,尤以小提琴和木管聲部帶動氣氛推進十分給力。濃烈的音樂烘托著簡潔的造型,素日少有歌劇演出的屏東縣,縣民得此佳作,何其幸運。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唐若甫,1980年生於上海。歷任三聯書店《愛樂》特邀記者、Gramophone中文版執行主編,內刊《交響世界》主編,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CSDF)及亞太地區交響樂團聯盟(AAPRO)宣傳總監,法國MIDEM古典大獎評委、臺灣《繆斯客》雜誌年度唱片大獎評委兼值星主筆、Classical: NEXT古典創新大獎提名委員。

 

現為獨立樂評人,鑒賞文字常見於Musical America、FT Chinese、《人民日報》及《音樂週報》等。著作《雪泥鴻爪——樂壇眾生相》於2014年9月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15-16,也是中國文化部對外出版的《中國文化創意精粹》(China Creative Digest)古典音樂條目連續兩年的中英文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