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的一些觀察
文︰丘思詠 | 上載日期︰2018年8月27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無深睡眠》
主辦︰澳門藝術節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其他 »

很多朋友對澳門藝術節的評價是它大膽的節目揀選取向及節目藝術價值較高。我今次在五月份到澳門藝術節觀看了他們的六個演出及參與了一個活動,感覺的確如此。

 

我第一天到埗便看了比利時偷窺者舞團的《慾望孤荒》,這舞作的形式及敍事手法大大開闊了觀眾對舞蹈的想像,雖然這作品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只演一場,亦並不是全院滿座(大概有八成,即大約八百位觀眾),但澳門藝術節也出資邀請這製作費用相信不菲的作品,讓本地的觀眾有機會觀賞。另一作品是由葡萄牙藝術家Patricia Portela創作的體驗劇場《無深睡眠》(Parasomnia),靈感來至十九世紀末Acácio Nobre未完成的文章《關於睡眠、醒來及没有夢境》,並於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同是建於十九世紀中後期的鄭家大屋上演,很具實驗性,也給觀眾重新思考睡眠的意義。

 

藝術節主題亦富藝術創作精神

去年,我在觀賞了澳門藝術節的節目。藝術節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其每年所擬訂的主題,這個做法比較像香港國際電影節,卻很少在香港各藝術節見到。

 

環顧香港幾個大型的藝術節 – 香港藝術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新視野藝術節及世界文化藝術節,及法國五月節,藝術節都没有設定特定主題,而統一以藝術的類型作分類:歌劇、音樂、戲劇、舞蹈、雜技、跨媒體藝術等。這個做法當然在節目策劃及觀眾的參與上有較大的彈性,但澳門藝術節以主題作策劃的方向更能引發觀眾對相關主題有更多的思考及讓作品彼此增進對話。

 

當然,為藝術節設計一個主題需要相當的思考及實驗,但這不也是藝術的精神嗎?作為一個推動藝術觀賞的平台有這樣的嘗試實在可取。

 

今年的藝術節的主題是「根源」,寓意「生活的泉源」,並把節內二十六個節目分為七大焦點,包括「專題聚焦:根源」、「新銳先鋒:連結」、「跨界創作:劇場」、「闔府統請」、「傳統精萃」、「樂韻悠揚」及「視覺藝術」。在「專題聚焦:根源」包含的六個作品有三個是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對於它們根之所在地的一些觀察及整合,例如雲門2《十三聲》的編舞鄭宗龍以他的故鄉萬華入舞、菲律賓藝術家Eisa Jocson的《女公關》掲示當地女性從事娛樂事業的身體政治、及英國「隨時改變工作室」的《共建美好家園》帶觀眾重新審視自己身處的社區及與其之互動。另外的三個作品《資本‧論》、《特洛伊女人》及卡夫卡《審判》即較為是經典作品的重新演繹。

反之,在其他焦點的作品中也有與主題相當的連結,例如幾個澳門本地創作──夢劇社《匠木浮城》、小城實驗劇團的紀錄劇場《洄游》及足跡的兒童偶劇《找記憶》,都嘗試深探本地的歷史及社會狀況,從根源出發去做創作,希望當地的觀眾對他們身處的土地有更多思考。

 

作為一個藝術節,澳門藝術節似乎較集中於戲劇和舞蹈方面的主辦,卻較少音樂與視覺藝術的作品,而且唯一的視覺藝術展覽《命運的色彩 – 夏加爾南法時期作品展》亦在藝術節節期以後,很可惜未能觀賞。這會否反映澳門藝術節或澳門的文化人才多集中於戲劇舞蹈方面,而較少音樂視藝方面。這兩方面的藝術形式可能也值多加發展。

 

延伸活動見創意

澳門藝術節在舉辦一些延伸活動也見心思。除了一般的指定動作(藝人談、演前導賞及工作坊)外,還有一系列與藝術節作品相關的電影放映,以增進觀眾對作品的閱讀深度。

 

此外,藝術節亦舉辦了一系列面向由幼稚園至大學生的節前活動。較為欣賞的是兩個深化的寫作計劃。「“街道發現與浪蕩"寫作坊」邀請了香港作家鄧小樺帶領參與者遊走於城市街角,書寫本土趣貌,亦與本屆藝術節的主題「根源」有所連結,讓學員利用文字對他們的根有更多的觀察及思考。另一方面,「學生藝文採訪寫作計劃」由澳門資深劇評人及編導莫兆忠和資深傳媒工作者羅嘉華領導,以藝術節中兩齣本地創作為實習場景,讓學員(高中及大學生)深入了解創作者的想法及作品的構成。這計劃相信能進一步培養藝術的愛好者及以文字作紀錄及評論藝術作品的新力軍。

 

而最有創意的可見《共建美好家園》的延伸活動。這個作品於去年亦剛在香港的國際綜藝合家歡展出,是主要以兒童為對象的參與式展覽。澳門藝術節即把此作放在它們的「專題聚焦」其中一個項目,並且構思了一個非常有創意亦貼合主題的成人活動「一日!睇樓團」──把展覽的虛構社區伸延至真實的場景,讓居民多加思考在急速變化都市下的城市規劃及與他們之間的關係。

 

「特約藝評人計劃」──建立藝評人網絡及對藝評人的重視

我在2016年到愛丁堡藝術節,對藝評人在藝術節所發揮的作用,及他們得到的重視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因此澳門藝術節所倡導的「特約藝評人計劃」亦令我十分欣賞。除了當地藝評人,計劃也邀請了來自香港及台灣的藝術觀察者及藝評人以他們各自的文化背景出發,去評論藝術節的作品及見聞,對藝評人的尊重可見一斑。計劃更配合「藝術節自由講」的節內活動,讓各地的評論人進行正式與非正式的會談及與觀眾分享看法,是一建立藝評人網絡的大好機會。我在藉此機會認識了多位澳門及台灣的藝評人,不但在活動中欣賞到他們的觀點,也有機會與兩位台灣的藝評人在演出後談談作品的看法,及進一步了解到當地的藝術圈狀況,並成為好友。此仍其中一個很大的得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丘思詠現為自由身舞蹈工作者,專注舞蹈教育及寫作工作。她於紐約大學舞蹈系畢業並獲取舞蹈碩士學位,並於香港大學取得文學及文化研究文學碩士學位。她現任香港教育大學舞蹈課程客席講師。她亦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舞蹈界別的審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