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角落》:青春,成長裡注定消失的產物
文︰羅斌惠 | 上載日期︰2018年1月1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Ifan Yu
節目︰青春的角落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11/11/201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甚麼是青春?現在它與你又有多遠?在輕狂的歲月裡,人們總愛肆意揮霍;到了洗盡鉛華,不禁開始想念懷緬。它,就是這樣稍瞬即逝。台灣詩人席慕蓉如是說:「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1]。既然青春注定有終結的一天,人應該好好把握光陰,為自己確信的事而堅持,盡全力實踐自己。香港話劇團今年「新戲匠」系列的第一個作品《青春的角落》,顧名思義,以青春為題,探討青春離我們遠去、消亡的過程。

 

本劇講述於一幫滿腔熱誠的大學生創立新媒體組織Corner,在校內紀錄並報導不公義的事,他們分別為帶領大家的編委主席周海藍(白清瑩 飾)、抱打不平的副主席孫學謙 (梁仲恆 飾)、為編委精打細算的財務高銘(廖國堯 飾)、總是默默在電腦前工作的仇善予(蔡溥泰 飾)及以偏鋒文筆見稱的編輯何君麗(羅嘉欣 飾)。而故事則開展於負責排版設計的新成員況晴(黎瑩影 飾)的加入,期間各人經歷不同的事件,例如校方不再續租地方予編委、編委與大學學生會之間的磨擦,以及編委內各人的相處關係等等,均深深影響著編委和新媒體的去向,更深一層是各人自己的定位。

 

此劇沒有特定的主角,反倒每個角色都是主角,都有各自的故事,觀眾入場就是看這一幫人的故事。唯一算是支援性的角色是住在編委辦公室隔壁的校工裘志仁(黃珏基 飾),是一位曾因協助販賣毒品而入獄的中年男子。他所象徵的是經歷過青春輕狂,現已有一定歷練的長輩,既是與其他年青人的對比(不論思想上或是處事上),又是眾人迷惘苦惱時的引導者。然而本劇的各個角色的定位較流於典型,導致呈現上並不立體,例如好鬥反叛的孫學謙──每當編委遇到問題時,他都是衝動的一個,引發編委之間的矛盾。另外他因為哥哥吸毒而非常討厭曾販賣毒品的裘志仁,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劇本上的描寫與刻畫只靠旁人講一句交代前者的家庭背景,略嫌過於平面。

 

除此以外,筆者會定義本劇是由故事主導(story driven),是角色主導(character driven)的相反,前者指劇中角色非自主地倦入編劇安排發生的事件當中,從而留意角色看待事情的方法等;後者的劇情則隨著角色在故事中的不同抉擇而走下去,經典例子如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名作《哈姆雷特》。《青角的角落》中,編劇安排很多「困難」予這幫年青人面對,繼而透過角色間的感情關係(如孫學謙喜歡周海藍、況晴暗戀孫學謙、仇善予默默守護況晴等)引發編委的內訌,偏偏礙於上述的角色平白,即使再多的事件發生,也只有發生,而看不到角色的成長。不過正因為不斷有事件出現,雖然整劇的氣氛處於淡淡然,卻讓觀眾在觀劇的過程中如與角色們一起經歷,不知不覺間留下了感情,直到完結的一刻有點不捨與懷念。

 

此劇以青春為題材,其亦自然成為劇中值得考究的重要元素。青春是一件普世且歷久不衰的事,每個人類個體的成長裡也會出現,但每個年代的青春也因著社會文化而出現差異。在這方面,本劇算是成功的。一如前面所講,雖然角色是既定年青人的形象,卻因此能透過處事方式與錯綜複雜的感情關係反映不變的年少輕狂。另一方面,劇初有關雨傘運動的媒體報導,以及角色對白中夾著流利順暢的粗言穢語等,亦正好體現近年來年青人面對的社會狀況和流行文化。

 

最後,在觀劇過程中不難看出導演陳淑儀的用心,將原本的劇本加入導演編排更為豐富。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開首與結尾的部分。入場時觀眾會看到一個正方形的平台設置於演區中央,外面靠劇場牆邊的位置則放著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傢具、書本與雜物。場地規則廣播完結後,背景播放著有關雨傘運動的新聞報導,各個角色則將平台外各樣物件搬到平台上佈置,最後成了屬於編委的辦公室;故事的最後,編委逃不過迫遷的命運,辦公室裡的雜物再次被搬到場邊,平台回歸開初的空空如也,而本劇的最後一場戲則是角色們各自選取一件最能代表自己的物件,共同放置在平台上,堆砌成屬於青春的祭壇(或是墓碑)。正好象徵一個人由孩提學習長大,青春時好想大有一番作為,一手一腳建立成就或自我價值,隨著年月長大後,卻漸漸被洗盡,留下的只有一份成熟與昔日的回憶。讀到最後的你,又還會記得年青時對生活的熱情嗎?



[1]出自席慕蓉《青春》

 


(原載於2018年1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