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熱愛音樂也
文︰朱振威 | 上載日期︰2017年6月12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JF_Leclerq
主辦︰法國五月
演出單位︰法國廣播愛樂樂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日期︰2/6/201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闊別十九年,法國廣播愛樂樂團(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趁第二十五屆法國五月藝術節重臨香江。為本地觀眾帶來一場賞心悅目的法國之夜。

 

個多月前在同一場地看了史托里昂尼三重奏(Storioni Trio)令人昏昏欲睡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梵志登與港樂的華麗演出也無補於事),今次由香港大提琴家李垂誼、俄羅斯鋼琴家馬斯列夫(Dmitry Masleev)以及樂團首席保加利亞小提琴家盧塞夫(Svetlin Roussev)擔任獨奏,不免期望一個可以令人滿足的演出。三位獨奏中最搶眼的是盧塞夫,他的音色纖細且極具穿透力,造句也見獨到心得,演出時左顧右盼,積極與另外兩位獨奏者甚至身後樂團交流,一派大師風範!李垂誼的發音一貫溫暖,好些炫技段落也奏得大方穩陣,只是整體演繹略嫌保守,特別是在盧塞夫大派火花的同時,儘管有個別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對答段落奏得精彩刺激,李垂誼大部分時間只是安分守己在低音聲部支持而不是與之較勁,未免太「客氣」。年紀最輕(29歲)的馬斯列夫的鋼琴雖然彈得精準,琴音乾淨,只是他比李垂誼還要「低調」,甚至有錯覺他是在伴奏而不是擔任協奏曲的獨奏者。欠了互有攻守同場較勁的意味,是次演出還不算深刻。再一次證明,不是找三位獨當一面高手在一起就能奏好貝多芬三重協奏曲,獨奏者個性能否擦出火花也很重要。

 

事實上吸引筆者入場的是芬蘭指揮家法朗克(Mikko Franck)。此子才38歲,比Vasily Petrenko(40歲)及Andris Nelsons(39歲)等香港樂迷熟悉的「著名青年指揮家」還年輕,但他早在1998年就以19歲之齡展開職業生涯,21歲就贏得首座格林美獎。只是以香港人「唱片公司論英雄」的風氣下,他在港知名度顯然未及上述兩位後來者。這次首度訪港,教不少識貨的資深樂迷趨之若騖,而這場音樂會也令大家知道他是貨真價實,絕非浪得虛名!在貝多芬三重協奏曲中,就領教到法朗克對樂隊聲部平衡的出色控制:弦樂組漂亮地以「倒三角」的力度比例演奏——第一小提琴最輕,低音大提琴(相對)最重,這令樂隊變成三位獨奏者一個非常舒服的襯托,和聲清晰卻又不搶風頭。

 

下半場兩首法國管弦樂作品更是法朗克——也是法國廣播愛樂樂團一眾樂手——大顯身手的時刻。德布西《大海》的波濤洶湧爆棚段落難不倒他們,但在安靜的段落更見指揮與樂隊的控制力,特別是吊鈸的敲擊樂手,奏來若隱若現似有還無,但觀眾卻絕對感到聲音的存在,是非常高明的演奏。法朗克的速度轉換也是渾然天成,如行雲流水。筆者起初感到節目沒有交響曲總是若有所失,但聽過他們演奏拉威爾《鵝媽媽組曲》才發覺,這五首輕巧短篇作結才是讓觀眾認識他們的「法國風味」的最佳示範作品。從音色到氣氛營造,法朗克與樂團就是能夠時刻散發一份帶朦朧的溫柔美,聽來奏得隨性,卻又處處互相配合,木管的你呼我應(不只聽得還看得到:女長笛首席與男雙簧管首席全場眉來眼去),圓號完美的和聲與音色支持等等,令觀眾看到及聽到的不只是默契,更是對音樂的熱愛。

 

台上演奏的都在享受,我們觀眾當然也享受他們的演奏!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首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後一直飄泊於各式文化事業:從唱片公司數據庫主任到電台客席主持到男性雜誌編輯到中學教師不等。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音樂總監兼指揮,同時擔任多家學校之敲擊導師及樂隊指揮。自中學起筆耕多年,樂評影評文化評論時裝鐘錶人物專訪一概寫過,作品散見於港台兩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