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C
年鑑
戲劇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戲曲
2014
2013
2012
2011
音樂
2014
藝PO
Dramall
IATC Facebook專頁
訂閱電子通訊
搜尋
搜尋
繁體
简体
ENG
主頁
關於我們
活動
出版
研究
評論
最新消息
藝術連結
成為會員
關於我們
支持我們
聯絡我們
背景
使命
發展策略
工作重點
董事/職員
會員
會員及申請表
會員簡介
捐助
藝評筆陣2025
最新活動
活動回顧 (請選擇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一書兩冊)
出版刊物
劇本(香港戲劇叢書)
劇本(翻譯系列)
劇本(個人創作系列)
評論
劇場教育
年鑑
劇場
電影
舞蹈
音樂
藝評文集
導賞手冊
其他
書籍訂購
香港戲劇年鑑系列
香港戲劇年鑑系列
香港戲曲年鑑系列
香港古典音樂年鑑系列
香港戲劇史個案研究
合作與交流:香港小交響樂團與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樂團
網上評論
藝評資料庫
藝評教育
月旦舞台
眾聲喧嘩
藝術節即時評論
藝術寫作計劃評論
四海聲評
導賞文章
香港戲劇評論資料庫
年度劇評一覽表
座談會/討論會紀錄
藝評寫作計劃
藝評工具書
演藝風流
文化/藝術團體連結
最新出版
劇本(個人創作系列)
紀錄劇場原創劇本集:《規劃香港》、《同行尋光》
劇本(個人創作系列)
詩比歷史更真實?——白耀燦歷史戲劇作品集
其他
文化城市之路
最新評論
以也斯文字為舟,乘風破浪的生命回響:評榞創系列之《愛神與食神》
文︰盧宜敬
榞劇場的「榞創系列」以原創為目標,旨在為學員提供一個將學習成果轉化為舞台創作的平台。作為一個以劇場教育為使命的專業劇團,榞劇場不僅傳授表演...
遊走式劇場《慢走.蒙太奇》:在地連結生命故事
文︰李浩華
故事的重要性在於它透過敘事讓我們理解經驗世界,繼而理解自身與他人。文字和語言或許向來倍受重視,但不容忽略的是,我們仍有身體,有感官,有回憶...
「幸災樂禍」愛情遊樂場——評《Amopera》
文︰尹莫違
2020年,瘟疫蔓延時,多國表演藝術場地關閉,奧地利樂團Klangforum Wien成員頓覺無甚可為,便研究了過去一百一十年間的九十多齣...
從痛苦中創造美
文︰鄧蘭
上世紀墨西哥畫家芙烈達,以極個人化與超觀實的自畫像見稱。6歲染了小兒麻痹,要拐步走路,18歲因交通意外,令她脊椎和盤骨重傷,要長期臥床。這...
【藝評筆陣】看上去很美——淺談中國原創劇本困境
文︰北小京
2025年6月 我坐在鼓樓西劇場二樓排練廳的折疊椅上時,面對即將發生的,冠以「當代原創戲劇圍讀計劃」的演出一無所知。 長久以...
【第三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即時藝評】第二集.意猶未盡的浪漫與想像——談自家劇場 X Free to Play劇團《轉角過聖誕》
文︰羅德慧(SARA)、戴碧筠、洪美芝
一年一度的澳門藝術節又來了!今年,來自港、澳兩地的藝評人將就三個澳門本地製作進行討論,促進兩地交流。內容將分3節一連三個星期一在本會You...
相關網址
Please login !
User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