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舞台  |  2023年   |  所有類別

本會會定期與本地或海外之報刊或媒體合作策劃藝評專欄,文章於專欄發表後,將安排上載於「月旦舞台」。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23年5月2日
以牛池灣文娛中心為發展基地的東邊舞蹈團,一直藉著場地伙伴之地利,給予本地年青編舞不少創作機會及交流分享的空間。今年三月底在文娛廳演出的《單元.獨創》,就是由藝術總監余仁華挑選的三位編舞,所編創的三支...
文︰譚穎敏|上載日期︰2023年4月28日
2023年4月 英國的戲劇世界很大,在首都,不止於倫敦西區(West End)的劇場,各地區都有不少舞台劇上演。筆者來英快兩年,有幸繼續在非牟利劇團擔任行政工作,觀察到這裡的劇團巡演運作,藉...
文︰俞若玫|上載日期︰2023年4月28日
《For C.》是個有趣的名字,聯想很多,是「forsee」縮寫?是「為了看見」的簡稱?是把「foresee」中的「fore」及「see」拆開為「之前」及「看見」,又或是電腦程式語言C的「for 迴...
文︰譚穎敏|上載日期︰2023年4月14日
2023年4月 英國文化界近年除了要面對脫歐、疫情、通貨膨脹高企所帶來的影響外,新一輪經英格蘭藝術委員會[1](Arts Council England)的政府撥款,和近年的「提升地區政策」...
文︰劉曉義|上載日期︰2023年3月31日
2023年3月 文化評論常常忽視文化網絡的建立。 1904年,英國作家維珍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畫家凡妮莎.貝爾(Vanessa Bell)在她們的父親去世後,...
文︰程天朗|上載日期︰2023年3月20日
如果沒有那場肆虐了三年的瘟疫和政府的嚴厲防疫政策,《心渡哲奏》不會以這種方式呈現。儘管真正踏台的只有三位資深編舞兼舞者,但其實是兩對夫妻檔的演出。 愛裡沒懷疑 龐智筠的作品題材一向大眾化、...
文︰劉曉義|上載日期︰2023年3月17日
2023年3月 一個社會的文化評論需要一個開放、自由、包容和多元化的言論環境。 文化評論並不只是為藝術娛樂和文化消費服務,而是一個城市的創造和改革的重要力量。 誠然,文化評論對文...
文︰聞一浩|上載日期︰2023年3月9日
盤彦燊是香港少數關注及鑽研亞洲哲學及道家理論以發展其舞蹈理念及創作的編舞。以往多自編自跳,這次由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委約創作的《鳴》則是首次看到他只編不跳,純由四位舞者演繹的作品。不過,舞作仍可看到盤...
文︰Maze Chan|上載日期︰2023年3月9日
離開傳統舞台的演出,總教人期待作品如何利用不一樣的空間,又或是作品和空間的對話。《站在三角尖頂上看瞬間的我》在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演出三支舞作,演出由最低層開始,隨著第一舞作完結再往上走,最後在頂層...
文︰蔡錫昌|上載日期︰2023年2月28日
2023年2月 「香港戲劇工程」由2012/13年度成為北區大會堂的場地伙伴之後,在首三個劇季的主要製作先後上演了《王子復仇記》(Hamlet)、《伊狄帕斯王》(Oedipus the 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