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米蘭達與卡里班:惡魔審判日》
文︰盧宜敬 | 上載日期︰2016年11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日期︰06/11/2016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6 »
藝術類別︰其他 »

《米蘭達與卡里班:惡魔審判日》(下稱《米》)屬今屆新視野藝術節「微藝進行中」的參節節目,由來自蘇格蘭的天堂鳥劇團主辦。天堂鳥劇團是一個以共融劇場為發展重心的國際專業劇團。誠然我必須對這個劇團今次創新的嘗試表示由衷佩服。發展共融劇場著實不易,而且《米》不論在技術及執行上都是一大挑戰,值得嘉許。

 

意念先行

 

論這個製作的整體意念,的確為觀眾帶來新鮮感。整個演出以電視真人Show的形式進行,觀眾一踏入葵青黑盒劇場,就仿如走進了電視台的一個錄影廠,舞台上兩邊、觀眾席上都擺放了大型攝錄機,觀眾安坐後,在「節目」正式開始前還有工作人員首先教導何時應該拍掌、如何向聽障人士給予鼓勵、如何投票等,建立了一個很有趣的觀演關係。

 

《米》最大的噱頭,是這個電視節目是香港與蘇格蘭同步現場攝錄的,即是說,在香港,我們七時半開場,在地球的另一方,格拉斯哥的觀眾在早上十一時半也同時進場觀賞同一個節目,而兩邊的觀眾更可透過直播畫面互相交流。更厲害的是,隨著劇情發展,身處兩地的觀眾更不時可以手機上網作即時投票,決定劇中人是否有罪,投票人數更即時反映在熒幕上。厲害吧?要串連兩地觀眾作同步演出,無論是從行政還是技術層面等都是一大挑戰。又怎能不打從心底地佩服主辦方願意花上如此心力,去成就一個打破地域界限的演出呢?

 

經典改編

 

內容講述電視真人Show 《Arial Storm》請來一位名叫Caliban的聽障年青人上來接受主持人的質詢,事關他被控告侵犯少女Miranda,而在格拉斯哥一邊的錄影現場,正是原告人,Miranda的父親,Prospero。二人隔空分別接受主持人的提問,各自進行表述,其間主持人又會播放跟案件有關的證據片段,再交由觀眾審判Caliban是否清白。

 

故事取材自莎士比亞的《暴風雨》(Tempest),原著故事中,主人翁米蘭公爵Prospero與女兒Miranda被流放到島上,島上半人半怪的Caliban原本獨自稱王,但Prospero憑著懾人的法力,將Caliban以及其他精靈管治得貼貼服服,並教曉Caliban說話。這一段戲一向被認為充滿殖民主義的色彩,所以也有人為Caliban被人奪去出生地,被控制如奴而抱不平。

 

《米》巧妙地將這原著三個人物抽取改編成現代背景,交由觀眾進行公審。飾演Caliban的是來自香港的聽障舞者黃耀邦。讓莎士比亞400年前的作品與現今社會找到一個契合點,反思不同界別人士的聲音是否讓我們得到聽見。是一個富深刻意義反思的類比。

 

美中不足

 

非常可惜的是,我當日觀看的第二場公開場,卻遇到頗為頻密的技術失誤,導致演出未能流暢完成。預先錄製的片段未能正常播放,很多時候只有聲音沒有畫面,中途主辦方更決定臨時加插五分鐘休息以爭取時間解決故障。在此必須要稱讚一下飾演節目主持王耀祖,遇上技術失誤,多虧他豐富的司儀經驗,臨場發揮協調作用,處理得體,補足了觀眾需要掌握的資訊;當他與Caliban以及蘇格蘭當地主持對話的時候,適當地撮要對方的觀點也讓觀眾更易理解和掌握。

 

另一方面,投票活動無疑為演出增添了觀眾參與的部分,不過,在一個小時多的演出之中大概投了四五次票,問題都關乎你認為Caliban是否有罪,劇本上舖排並未相應配合的發展,感覺上好像才剛投完票,觀眾還未得到任何新證據的情況下,又要進行第二輪投票。而且,片段中所謂的證據其實也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片段,Prospero與Caliban二人的陳詞亦只流於對對方的控訴,而未能提供實質能夠動搖觀眾選擇的證據,觀眾聽了一大輪之後,原來最終也只能單憑直覺判定,自然覺得不夠過癮。

 

另外,主辦方大費周章將兩地觀眾連接在一起,也略嫌未有盡用,除了一開初跟對方用手語打招呼,唯一兩地觀眾能夠分享的,就是一同見證著這場電視審判,以及一同投票,而票數也是兩地統一合計,看不到香港觀眾與格拉斯哥觀眾意見上的差異,如能夠盡用兩地觀眾同步的交流便更好。

 

疑似伏筆

 

在《米》臨結尾時,觀眾最後一次投票決定Caliban是否有罪,當日的結果是觀眾以大比數決定他無罪。此時主持人突然聲稱能與一直不知所蹤的Miranda視像通話。滿以為是大團圓結局,豈料Caliban表現得神色慌張,視像通話接通的剎那,Caliban更從後門急步離開。究竟代表著甚麼呢?正以為留有伏筆,在臨尾作一扭橋,怎料再亮燈時已然謝幕。

 

誠然我有想過,這是不是另一次的技術出錯?但見王耀祖如釋重負與一眾演員謝幕,似乎主辦方的確故意留下開放式結局製造懸念,而觀眾期望良久的劇情發展,最終也失落了。

 

作者為新視野藝術節2016 ─ 藝術節再想像:新銳藝評人招募計劃四位入選者之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2021年畢業生,主修導演。憑畢業作品《金龍》獲得校內傑出導演獎,並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喜劇/鬧劇)及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 。編劇作品《皮蛋瘦肉粥》獲選粵港澳戲劇交流計劃劇本創作比賽香港區優秀劇本。於2021年烏鎮戲劇節青年競賽憑參選作品《一切從海浪開始》獲得最佳個人表現獎。「Theatre Formula 劇場方程式」創辦人之一,主力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