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從WSD與PQ看國際劇場設計趨勢
文︰陳韋屏 | 上載日期︰2023年6月2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PQ’23賽普勒斯國家館《鬼城裡的觀眾》(Spectators in a Ghost City)
主題︰劇場設計
藝術類別︰戲劇 »

2023年6月

 

提到劇場設計,你會想到甚麼?

 

是建立故事場景的舞台、塑造角色形象的服裝,抑或營造情緒與整體氛圍的燈光?在劇場中,設計的角色舉足輕重,一般觀眾卻難以察覺。

 

為凸顯劇場設計重要性,兩大國際劇場盛事應運而生——WSD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以及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兩個以劇場設計為主軸的國際藝術節,不但是國際劇場人不容錯過的重要活動,也是一般大眾了解劇場設計的最佳場合。

 

WSD世界劇場設計展,為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旗下最重要專案,其中WSD世界劇場設計競賽是以設計師個人名義投件的劇場設計競賽,依據設計專業類別分組,徵求展出過去四年實際演出過的劇場設計作品。除了既有競賽規則外,2022 WSD世界劇場設計展(以下簡稱WSD 2022)主辦方,亦以亞伯達省三姊妹山作為靈感來源,設定「三姊妹」之三大主題意象:大姊「原住民認知世界的方式(Indigenous Ways of Knowing)」、二姊「生態表演設計(Eco-Scenography)」與小妹「多重實境Multiple Realities」,並特別表彰符合此三大主題之設計。

 

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則為捷克文化部旗下活動,如同威尼斯雙年展,以國家與區域館形式呈現,參展作品須經由各展館策展人篩選,才有機會展出;每屆PQ皆設有明確的藝術概念,各國/區策展人依照該屆藝術概念設計展館。2023年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以下簡稱PQ’23)主題為「RARE」,意指珍稀、罕見,邀請各國/區設計師以珍貴的創造力,回應前所未有的時代變革,以及疫情帶來的影響。

 

PQ每屆均設有不同子計劃,包含常設的國家與區域館(Exhibition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學生館(Student Exhibition)、演出(PQ Performance)、講座(PQ Talk),每個子計劃圍繞「RARE」,發展出各子計劃徵件主題。國家與區域館以「RARE Visions」為題,邀請各國/區以劇場設計呈現劇場的未來願景,抑或分享該國/區具遠見、且對於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力的劇場製作。

 

原訂於2021年辦理的WSD世界劇場設計展,因疫情影響延期一年,使得原先間隔兩年舉辦的WSD與PQ,分別在2022年8月以及2023年6月輪番上陣。從WSD與PQ所呈現之作品,我們得以看見各國/區近期的劇場設計風貌;而WSD與PQ藝術節的整體概念、策展方式與談論議題,亦帶領我們窺見當前國際劇場圈的設計趨勢。

 

生態表演設計崛起

 

生態表演設計一詞,最初由澳洲設計師Tanja Beer於2008年提出,結合「生態學(Ecology)」以及「表演設計(Scenography)」概念,以永續方式進行劇場設計。Tanja Beer經過多年研究,發展出一套3C哲學——「共創(Co-Creation)、慶祝(Celebration)與循環(Circulation)」,強調生態表演設計應該從在地社區與環境出發,創造出與社群緊密連結、並加以回饋在地的正面循環。

 

2013年WSD世界劇場設計展中,Tanja Beer帶來其經典計劃《The Living Things》,使國際劇場圈首次接觸生態表演設計概念,而後十年間,生態表演設計與永續議題終究在劇場圈逐漸發酵,成為WSD 2022與PQ’23的關注焦點。

 


WSD 2013中,Tanja Beer帶來《The Living Things》作品(©Valeria Pacchiani)

 

生態表演設計為貫穿WSD 2022整個計劃的主題意象之一。而在PQ’23中,不但設置最佳永續展覽獎項(Volkswagen Award for the Most Sustainable Exhibition),還透過一日以《生態表演設計對話:氣候變遷下的劇場實踐》為題的PQ Talks對談,探索生態表演設計的可能性;此外,PQ’23亦設有跳蚤市場社團(PQ Flea Market),供參展團隊出清展覽物資,減少因展覽造成的浪費。

 

實踐生態表演設計的方式十分多元,運用廢棄物做為設計材料、建立在地二手道具倉庫等,從減少廢棄物開始的設計方式較能令大眾想像;不過若回歸Tanja Beer所提倡的3C哲學,從製作草創階段,就應該思考如何利用作品開啟永續對話。WSD 2022中,並列專業組其他設計(Alternative Design)首獎的兩件作品《Vox Herbārium –Plant Series IV》與《Glimpsing Air Pockets》,便可說是符合3C哲學的最佳範例。

 

《Vox Herbārium –Plant Series IV》,由芬蘭一組結合燈光設計師、聲響設計師與藻類研究員的跨域團隊「Fern Orchestra」所創作,該作品以植物做為媒介,利用光影、水以及表演者的觸摸,改變植物電阻大小,將訊號轉換為聲音及裝置動態,使植物成為器樂,探問「植物是否也有感知能力?」

 


WSD 2022專業組其他設計首獎《Vox Herbārium –Plant Series IV》(©Tim Nguyen Co)

 

《Vox Herbārium –Plant Series IV》運用藝術創作,呈現植物有其生命,它們對於人類的介入,也會「有話要說」,藉此引起觀眾反思,人類非為世界中心,而我們又該如何與自然共生共存?

 

來自英國蘇格蘭設計師Mona Kastell的《Glimpsing Air Pockets》亦採取生態表演設計方法作為設計切角。該作品起源自主創編舞家Christina Liddell與愛丁堡兒童醫院慈善機構的合作;與病童接觸過程中,她目睹病童在面對身體疾病和限制時展現的堅毅和勇氣,盼能透過此作呈現病童對其自身造成的影響力,並分享和病童一同發展出的創作,藉此讓大眾更加了解病童的生命歷程,以及他們能為大眾所帶來的啟發。

 

Christina Liddell在機構與孩童相處時,發現一位女孩對於小仙子情有獨鍾,因此為她打造一個小小的仙子花園,《Glimpsing Air Pockets》舞台設計靈感便源自此。Mona Kastell運用植物、回收家飾品等材料創作,完整呈現編舞家和病童的共同記憶。演出結束後,舞台造景也回饋給機構,作為家長和病童的靜心場域。《Glimpsing Air Pockets》從機構的「病童社群」出發,了解病童經驗與故事,衍生出的創作再一次回饋到機構中,這般良善循環,便是生態表演設計所提倡的核心思想。

 

和解與療癒——以表演設計方法面對衝突及創傷

 

劇場作品得以療癒人心自然不在話下,然而面對世界愈加高漲之衝突,以及社會長期存在的創傷,劇場設計是否能夠做得更多?

 

WSD 2022中的大姊「原住民認知世界的方式」,便是以加拿大黑腳族、第一民族等原住民的世界觀切入,帶領參與者了解當地原住民族的神話、生活方式以及信仰。加拿大推動真相和解行之有年,將此議題設定為活動主軸,除了凸顯主辦方重視之價值,也令設計師得以重新思考設計在社會創傷扮演的角色。

 

而在PQ’23中,更看到許多國家善用劇場創作來面對衝突,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獲得PQ最高獎項Golden Triga的賽普勒斯,以及獲得國家與區域館緊急應變獎(Responsiveness to Urgencies in the Exhibition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的亞美尼亞國家館。

 

以《鬼城裡的觀眾》(Spectators in a Ghost City)獲得本屆PQ最高獎項Golden Triga的賽普勒斯國家館,便是透過表演設計方法,來試圖理解法馬古斯塔(Famagusta)這座被稱為「鬼城」、長期代表著衝突的地區。

 


PQ’23賽普勒斯國家館《鬼城裡的觀眾》(Spectators in a Ghost City)(照片由作者拍攝)

 

自1974年土耳其軍隊佔領以來,法馬古斯塔完全封閉,一般人無法進入,導致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成為被人類遺棄的鬼城。直到2020年10月,法馬古斯塔才開放指定區域供遊客進入。在這座被時間凝結的城市中,灰塵籠罩的桌面、使用過的餐具、停工的建築,都見證著過去的歷史,這看似被設計出的場景卻真實存在著。

 

《鬼城裡的觀眾》透過蒐集法馬古斯塔的相關歷史記憶進行研究,並使用在當地找到的材料,打造出三座法馬古斯塔在地建築風格的模型。兩側裝置模型中的熒幕,分別播放法馬古斯塔在1960年到1974年間的歷史畫面,以及現今城市的樣貌,中間則是藝術家背負著建築外觀的行李箱,進行「步行演出」的畫面。觀眾認真凝視完這座禁錮城市的生活風貌,緩緩走向模型側邊時,卻會驚覺自己已被模型內的攝影鏡頭記錄下來,彷彿那些建築模型內也有著鬼魂般的觀眾凝視著自己。

 

透過以不同時間序切入,並運用逆轉觀眾視角的觀看角度,該作品試圖讓觀眾身歷其境地體驗這座城市所歷經的故事與現在的樣貌,從而引導觀眾思考衝突地區的議題與複雜性。

 

而亞美尼亞國家館《I see, I cannot see》,則展現衝突發生當下,劇場人所擁有的動員力量。《I see, I cannot see》的作品敘事從2020年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爆發衝突,同時也是知名導演Artush Mikayelyan的生日那天開始──戰火炊煙讓土地彷彿成為一塊插上蠟燭的大蛋糕,但是土地這塊蛋糕太過巨大,沒有人能夠獨自吹熄這些蠟燭。

 


PQ’23亞美尼亞國家館《I see, I cannot see》(照片由作者拍攝)

 

在衝突發生過程中,亞美尼亞當地劇場發起支援士兵的任務;物資補給、製作偽裝網、縫製士兵佩戴的帽子等任務,都在劇場中一一上演。《I see, I cannot see》展館中只有簡單一張長形桌面,上頭整齊排放一個個方形物件:插著蠟燭的蛋糕、已燒成焦黑的木塊、迷彩偽裝網布,這些物件代表衝突的發生,同時也象徵在衝突過程中,劇場人匯集眾人力量,藉此回應衝突的方式。

 

全人類共通經驗——疫後劇場

 

觀察近幾屆PQ布拉格劇場四年展,可發現PQ愈來愈重視策展論述與展館概念,唯有符合PQ當屆藝術概念,並充分運用表演設計方法,才有機會在數十國的展館中脫穎而出;過去幾屆PQ中,雖有共通藝術概念,但各地域政治、藝術發展、劇場產業的狀況各異,觀眾即便花費額外時間了解創作時空背景,也不一定能感同身受——直到疫情發生。

 

疫情是全人類共通經驗,帶給國際劇場圈長時間陣痛;PQ’23中,包括匈牙利、澳門、冰島等許多國家與區域館透過設計,展現了隔離時的孤寂與無助。

 

獲得國家與區域館最佳設計(Best Design in the Exhibition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的匈牙利《winterreise.box》,將Jakab Tarnóczi所導演、Botond Devich擔任設計的《冬之旅》,以表演設計手法,改造為一個如同黑盒子般的方型裝置。

 


PQ’23匈牙利國家館《winterreise.box》(照片由作者拍攝)

 

《winterreise.box》的三面外牆上,各自擺放四台電視熒幕,十二台熒幕分別播放《冬之旅》演出片段。主人翁演唱著舒伯特陰鬱的冬之旅,獨自困在只有一組床墊、冰箱與電視熒幕,並且沒有出口可以逃離的狹小空間。觀眾戴上耳機,便能隨之陷入彷彿世界上只有一人存在的孤寂感之中;循著每一段影片,觀眾最終會環繞至裝置的「第四面牆」,並看到影片中的空間實體,此時故事中的主人翁已經不在,似乎打破了那第四面牆,逃離出與世隔絕的生活,邁向疫情後的「正常生活」。

 

除了用表演設計作為呈現孤獨、無助感的載體之外,也有許多展館選擇以正面方式回應疫情。丹麥國家館《Home Box Theatre》以及泰國國家館《Theatre To Go》,均用表演設計角度,試圖打造不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獨自在家也能觀賞的劇場演出,而兩展館的概念雖相仿,實踐方式卻大有不同。

 

《Home Box Theatre》展館中擺放一座約有四層抽屜的立櫃,當拉開抽屜,不同的物件會出現於抽屜當中,而展館中也會投影相應影片。《Home Box Theatre》宛若在家中的一人電影院,是丹麥策展人對於疫後劇場的想像。

 

《Theatre To Go》則是如同其名,是一項可以外帶回家,在家中好好享受的劇場體驗。《Theatre To Go》邀請五組泰國藝術家團隊,製作五檔約20分鐘長的演出,演出經由技術團隊轉換為AR擴增實境版本。觀眾透過手機,就能隨時在自己喜歡的地方觀賞演出。

 


PQ’23泰國國家館《Theatre To Go》(照片由作者拍攝)

 

《Theatre To Go》的體驗從訂購的那一刻即開始——如同網購,觀眾於電商平台下訂,將劇場演出直接外送到家。《Theatre To Go》盒中放置迷你舞台模型、手機架與零食。觀眾依照指示掃描QR Code、架好手機後,表演者就會透過手機畫面,出現在盒裝的舞台模型中,為觀眾提供一場一人獨享、親密感十足的演出,呼應疫情期間,獨自在家享用外送的概念。

 

設計界線趨於模糊

 

在近年WSD與PQ當中,可以看出劇場設計師的身分,逐漸從單純服務作品、打造視覺與聽覺饗宴,擴展至更加廣泛、且難以用單一專業來定義的角色。劇場設計師透過表演設計手法,回應社會議題與他們自身所關心的事務。除了舞台、燈光、服裝等傳統的設計專業之外,有愈來愈多設計師開始從劇場的社會影響力和設計的敘事方式出發,為觀眾打造獨特的劇場體驗。

 

在現今變遷快速的社會中,劇場設計師或能帶給社會更深層的思考,透過想像力重新探索世界。因此,我們也期待未來的劇場設計,將會持續開啟對話,為大眾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現為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部經理,主責國際專案管理、國際會議籌辦、青年培育與公部門關係維繫;長期筆耕劇場幕後教育與劇場設計議題,目前擔任OISTAT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合作Facebook專欄主筆。通過CFA特許金融分析師Level 1,是少數具財務背景的藝術管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