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無罪——簡單笑鬧一天
文︰肥力Felix Chan | 上載日期︰2009年2月27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快樂無罪7 »
主辦︰三角關係
演出單位︰三角關係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日期︰18-21/12/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三角關係」再次製作《快樂無罪》,依然數盡一年新聞娛樂事,搞搞笑,再創造, 把玩著實《蝙蝠俠》、《家好月圓》、《爆粗Band友》、《威E》、沈殿霞喪禮、奧運開幕、雷曼事件、劉鑾雄事件,甚至搬出近期的泰國滯留、倪震新聞。然而三位創作人卻不只是單純的翻版,透過小丑追捕「偏激俠」的主線,牽引著其他事件,尋找「快樂」。

 

情況有點像早前一套電影《低清老翻王》(Be Kind Rewind),同樣重構大眾所認識的影像/議題,卻同時又以觀眾的自我想像及回憶,來填補潦潦幾句卻要呈現太多意像的空隙。不過和《低清老翻王》還是有點不同,《快樂無罪》並不是再現經典場面,也不像詹瑞文那樣演釋名人,借當事人的口,說出創作者為之度身訂造的的「設計對白」,反映/影射當下的人和事。說穿了,《快樂無罪》根本不是演釋,演出本身和那些被用上的人及事件沒多直接關係,馬志豪他們只是在「模仿」,模仿這些角色的皮相及性格,來繼續說自己的故事。例如《家好月圓》那一段,譚國明的「阿娥」與徐羨曾的「阿紅」,除了「形似」之外,由始至終只是「阿娥」想大家快樂,「阿紅」要大家不快樂,沒有理由,也沒有因果,只有「忠奸」。這樣,一切的角色在他們三人手中,也變得平面化、單一化,單純圍繞著快樂與不快樂團團轉。

 

這種擺明車馬的模仿,觀眾根本不必期望當中有任何深度或思考性,然而,縱然對探討快樂這等議題上似乎單薄,但卻果然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讓大家笑足一晚,看見那邊腹大便便的捧腹大笑,另一些觀眾則齊聲鼓掌,便知道他們三人已成功了。這份簡單的笑鬧正正是觀眾所期待。同時也和劇作的主題一拍即合︰「Why so serious?」。

 

比較《二十出頭》以一些童年生活,一些生活瑣事來訴說香港人成長的苦樂,或是《勁歌金曲》以金曲新歌抒發愛情親情友情,《快樂無罪》同樣打出「集體回憶」的名堂,只是如之前所說,這種「集體回憶」只局限於「快樂」及「不快樂」的二元問題,在不停數盡今年的政治、經濟、生活的負面新聞種種。為的就是刻意要大家「集體回憶」生活上的不快樂,讓觀眾似乎變成不會快樂的「大眾」,繼而在搞笑的氣氛下,因著演出,因為模仿而得以釋懷,從而學會欣賞生活,在悲傷的大氛圍中跳出來,成為「個體」。 最後,馬志豪還出來與觀眾對話,叩問幾位觀眾︰「有什麼事讓你快樂?」

 

這種「快樂是什麼?」、「怎樣才快樂?」的老生常談的問題,其實毫不新鮮,只是也許今年流年不利,或者只是純粹的巧合,近期不少作品,同樣露骨地以「快樂」為題,指導人生。誠然《快樂無罪》不是今年才有,卻仍不斷討論快樂與不快樂,利用本來是《蝙蝠俠》的小丑的恐怖名句「Why so serious?」,置放於人生範疇,成為日常處事態度,卻變得如此佛性。

很記得十年前,「海燕劇社」的《最美夏天》中,Crystal婆婆對孫女說︰「幸福不是可以做你喜歡做的事,而是喜歡你現在所做的事。」《快樂無罪》沒有這樣的金句,簡簡單單,單純地為取悅觀眾至上,利用身體利用觀眾對快樂的渴求,同樣找到這個令人快樂的方法︰活在當下。

 

舞台上,譚國明的戇直,徐羨曾的頑皮,以及馬志豪的真誠,成就了快樂的夜晚,沒有深度,也不必有深度,目標清晰,行動準確,至令大家開懷。在不景氣的節日期間,比較劇場天花的聖誕燈帶來的虛幻,舞台地上的小丑笑容燈光,更能實實在在對觀眾笑著說聖誕快樂。只是「天比高」的年青創作旨在恥笑當下時事,甚至恥笑為追看醜聞淫照的大眾,便顯得毫無風度,也和三人演出的主旨格格不入,有點可惜。


(原載於2009年2月《藝訊》)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肥力Felix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