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一個既熟悉而陌生的穆桂英
文︰張秉權 | 上載日期︰2006年10月25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節目︰穆桂英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6)
演出單位︰李六乙戲劇工作室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27 - 28/10/2006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06 »
藝術類別︰戲劇 »

《穆桂英》的故事我們一點都不會陌生,《楊家將》、《楊門女將》、《十四女英豪》、《穆桂英掛帥》等,在不同的媒介與故事版本中多有流播。我們多少都會知道,這裏刻劃的是一個在積弱的朝代(宋朝),一個女人如何在男性缺席,或至少是男性沒有多少作為的情況下,挺身而起,為一個曾經叱吒一時的家族,為一個垂垂老去的皇朝幹一番她本來不必幹的工作。她掛帥上陣的客觀成就有多大?跟傳說中的花木蘭和同是宋朝的梁紅玉相比,這位傳奇巾幗在戰場上是否更為出色?這些卻從來不是我注意的重點。因為,她是獨特的。

 

穆桂英的獨特,首先在於她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她是男人的妻子,是子女的母親,是老人家的孫媳婦。她還有一個普通不過的名字:桂英。這「桂英」,稍涉戲曲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換個父姓與身份,可以是怨深如海的、慘為忘情的王魁所負的痴心人。而我們這位姓穆的桂英呢,她的獨特,也在於擁有一個不尋常的夫家。她在嫁入楊家之後,才知道夫婿宗保的爺爺老令公,曾在兩狼山碰碑身亡。一代名將殉國這段渺遠的歷史,於是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在遙遠的時空不住地召喚她,終於驅使她在這邊的某個時空,在家與國同遭危難的當兒,作了一樁生命中最大的承諾:接下帥印,在重新體認楊家使命的過程中,完成自己為妻為媳為母、也是為「一個人」的責任。

 

一個女人,究竟怎樣完成這個重新體認的過程?她怎樣看自己的責任?她可以在那個境地中怎樣完成自己?丈夫家族的歷史光榮,對她有什麼意義?國家、皇帝,對於一個素被建制邊緣化的女人,又有怎樣的意義?諸如此類,其實都是逗人想像的。

 

換句話說,我有興趣探討的,不單是作為楊家將要員的穆桂英,而更是作為一個人的穆桂英。當然,這是個放在楊家這具體處境中的具體的「人」。

 

試想像:在穆桂英決定掛帥出征的時候,她心底裏必定是萬緒翻騰。然而,在諸般閃現的形象、期望與憂慮背後,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儘管怎樣曲折、怎樣模糊,必然是隱隱然的一句:「我是誰?」這一點自覺意識,在傳統的穆桂英故事中當然只能沉澱深埋,不為人所留意,但是,近二十年來出入於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之間,並銳意提倡「純粹戲劇」的李六乙,別有會心地發掘它,審視它,琢磨它,看來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他,領導多位舞台藝術專家,以解構與重組的手法,讓音樂、道具、服裝與表演等等都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游走碰撞,借此去理解、詮釋與塑造一個我們當代人感到熟悉而陌生的穆桂英,這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麼?


(原載於2006年10月第34期《ampost》)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其學士、哲學碩士與哲學博士學位,為香港資深戲劇研究者與藝評人,曾為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系主任與香港藝術學院院長。張氏為「致群劇社」創辦人之一,多年來為該劇團編導多部作品;自一九九六年至二〇〇七年經民間推選而被政府委任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多年來均擔任其戲劇組主席。張秉權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