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小劇場的虛與實——評《莫斯科的陌生人》
文︰小倩 | 上載日期︰2012年12月2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演出單位︰小劇場工作室 »
地點︰小劇場工作室
日期︰24-25/11, 8-9/12/201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當劏房大火、青年住屋問題成為近年城中熱話,「小劇場工作室」《莫斯科的陌生人》的編導蕭勁強並無打算參與宏大的社會論述,反而著重刻畫小人物的生活及內心世界,以灣仔富德樓某單位內的客廳作為表演場地,呈現一個發生在唐七樓的故事。


其實早在觀眾入場之前,演員們就已坐在客廳地上談天、打邊爐,當觀眾入場後向自己相識的演員打招呼卻得不到理會,便會知道原來演員已經入了戲。難得的是如此輕鬆自在的氣氛根本不像是一場戲,所以觀眾就座後的私談便與演員們的演出融為一體,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的意圖已成功了第一步。場地的客廳地板亦貼上了白線,像「睇樓」的平面圖一樣圈劃了主角Joe(楊圖昌飾演)套房的範圍,白線以外就是牆壁、樓梯、走廊等空間。而恰恰觀眾就是圍著這條白線而坐,所以演員不時會在觀眾腳邊走過,這樣的場景設置無疑是進一步壓縮舞台與觀眾席的物理距離,成功將場地狹小這個限制變成劇的特色。


由於套房細小,主角沒能在屋內放得下椅桌,只能擺放小茶几然後席地而坐,而近門的單人床卻比正常的高身,坐在上面的演員便能與觀眾成水平視線,在狹小的空間內形成高低錯落的效果,在如此微小的位置亦見編導的心思。


高床的另一用意是讓身穿白衣的說書人(張浩德飾演)容易躲進床底。白衣人其實是Joe的內心/潛意識,他之所以會躲進床底是因為母親陳太(吳肖蓮飾演)經常拿他跟弟弟比較,導致他日後非常自卑,Joe常穿著的黑色T-shirt上面印著「Why always me?」就更見其悲涼及失意之感。


不過,自卑的人也有憧憬的,例如他體會到朋友聚會過後的寂寞,希望會有同住的女伴叫自己起身。而由於在劇裡面未提過Joe有見到鄰居Yan(麥家淇飾演)的男友,所以這個留白也容許Joe將自己投射在與Yan的纏綿生活中。不過可以跟Yan接吻、摸肚仔的卻是白衣人,那個潛意識中較理想的自己;Joe本人反而只能在門外偷聽著。那就是說,劇場呈現Yan的甜美生活既是Joe的想象,也是另一個敘事層的真實,讓Yan這個角色有所發展,令到Yan和她男友後來的分手不會無緣無故,而是有起有伏的過程。


這種虛實交錯同時交代情節的手法令到劇本更有層次而非平鋪直敘,能引起觀眾的興趣去追看劇情發展。類似的「虛實」處理也見於其他的角色設定上,刻意令我們對角色之間產生符號聯想,例如A房的Yuki是經常向Joe借東西的空姐,也是Joe用來投射日本歌手柏木由紀的幻想對象;B房的母子既騷擾Joe自慰,也反照Joe過去的母子關係;C房的Joe職位是電影院帶位員,在現實中楊圖昌也是在劇場門口負責帶位;E房的保安黃伯(蕭立烔飾演)反照著將來的Joe,也在第一幕後向遲到的觀眾大喝「做咩咁遲呀,下次唔好喇!你地電話熄哂啦嘛?」,是個非一般的劇場保安。各種人物的關係交織在唐七樓/富德樓八樓,可見編導佈局的用心。


筆者十分慶幸Joe在黃伯的開導下能與母親修補關係,願意與母親站在一起摺棉被,但母親卻立刻靦腆地說「唔好行咁埋啦」,所以最後究竟Joe會回老家跟母親同住,還是留下來跟A房的新女鄰居發展呢?筆者相信母親即使不捨得,也會帶著含蓄的情感,放手讓兒子成長及變得獨立。


(原載於2012年12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希望生活簡簡單單。不拒絕政治,但拒絕政治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