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接上文的後記
文︰李俊亮 | 上載日期︰2020年3月12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英雄本色》(網上圖片)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2020年2月

 

接上文〈藝術何價?疫症下消失的藝文界〉的後話,筆者在一月底在首爾避年度歲,除觀光消閒加額外活動「搶購」口罩之外,不忘把握機會去看音樂劇版的《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網上圖片)

 

《英雄本色》是我輩80年代成長必看之物[1],曾牽起一陣風潮;五短身型學穿黑長大褸,光天白日戴「黑超」,慢動作、咬牙簽、扮Mark哥跛,甚至劇中對白「我冇做大佬好耐」、「做兄弟….」、「我發誓之後唔會俾人用枝槍指住個頭」……句句都琅琅上口。那時同學之間有樣學樣,叫做「模仿」﹔電影圈爭相仿傚叫做「跟風」。就此,連續多年的警匪片,變成港片的類型、模式、風格、潮流、代表……之後呢?變成「老本」。「跟風」、「翻炒」、「借鏡」、「靈感來自」,甚至「致敬」都可以是創作的一個源起,當年吳宇森的《英雄本色》都以導演龍剛在1967年執導的《英雄本色》為原型,而Mark哥的造型亦「參考」日本電影《追捕》中高倉健的造型。或者,真的是識「英雄」重「英雄」,之後印度、韓國和中國大陸都翻拍《英雄本色》。這個「本」,一做三十年。

 

模仿是藝術創作的手法之一,但透過一個「私人場合」[2],令廣大市民知道原來做差佬是學成龍、講口材要跟曾志偉[3]。坊間亦推介大家以後學醫可考慮跟吳啟華、學揸飛機搵張智霖、學賭錢大你三千萬唔駛問當然是周潤發了。紀律人員透過看港產片、電視節目及唱卡拉OK,從「藝術」中活學活用幫到手,理應可以提升藝術的價值,甚至可以考慮將撥款分一些給藝文界。但相反,整個在80年代製造出來的「英雄」及「神話」就此完完全全被粉碎,一舖清袋。只是過去的成就,有幾「巴閉」也只是回憶或是懷緬,算不上經典。經典必須有一種價值、水平、洞見,甚至風範,讓後世學習及追隨,令人仿傚,以此為典範。就如近期在NETFLIX播放的 《The Irishman》,誰膽敢不識貨說那一眾演員和導演是甘草,他們絕對是荷里活中的黃金組合,典範中的典範,我相信他們沒有打算退休,因為藝術就是他們的生活,是終生的。

 

在過去的三十年,藝人慣常借用大台出力,衝出來呼籲大家共襄善舉。朋友,今天仍千載不變地沿用《滔滔千里心》的形式,以「歌」抗疫:《我知道》、《堅信愛會贏》、《讓世界充滿愛》、《我們一定會勝利》、《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將部分歌名串連,就如李居明為口罩加持後可加強抗疫[4],活學活用,《保重》。

 

當全港市民浸在troubled waters中,需要的不只是口罩、不是公益金、不是300億元分餅支援基金,更不是全民「回水」的一萬蚊。本來,我們都不需要以上的「水泡」,何以會陷入今天「停擺」的光景?抗疫不忘抗爭,或者,抗疫等同抗爭。



[1] 〈【英雄本色】吳宇森將失意投放戲中 難忘張國榮的叛逆演出〉,《香港01》,2017年11月8日,https://www.hk01.com/電影/132012/英雄本色-吳宇森將失意投放戲中-難忘張國榮的叛逆演出

[2] 李八方:〈隔牆有耳:朱經緯疑拍片 明星飯局曝光 PK鄧:睇成龍學當差〉,《蘋果日報》,2020年2月18日,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218/MK6DJKSOXK5EKAZ5WGYACGNYIQ/

[3] 〈【睇片】鄧炳強與成龍、譚詠麟搭膊頭飯聚 朱經緯在席 譚詠麟:政府靠你哋啦!〉,《立場新聞》,2020年2月17日,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睇片-鄧炳強與成龍-譚詠麟搭膊頭飯聚-朱經緯在席-譚詠麟-政府靠你哋啦/

[4] 〈李居明示範「口罩加持法」抗疫? 網民:都未戴就成層菌〉,《香港01》,2020年2月25日,https://www.hk01.com/即時娛樂/439033/李居明示範-口罩加持法-抗疫-網民-都未戴就成層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曾任香港演藝學院表演藝術教育中心主任、應用學習課程主任及社區拓展主管,為學院推廣及策動表演藝術教育,包括社區藝術、外展活動、課程設計、教學、研究、紀錄、出版、藝術行政,籌辦不同類型的外展教育活動,積極拓展本地與國際網絡,以提高社區及政府機關對表演藝術教育的關注。

 

李氏著有以劇場訓練與戲劇教育為題的理論.工具書《劇場的用家》(黃婉萍合著,2011年首版、2017年再版),亦於《明報》、《經濟日報》、《藝評》及《應用戲劇/劇場雜誌》發表藝術評論、文化及教育文章。

 

近年,專注創作及演出獨腳戲,包括《男人事.男人是…》(獲第四届香港小劇場最佳男演員提名)、改編自契訶夫《海鷗》、深水埗文化自傳劇場《一九八X年的一小時生活圈》及與英國演員Bill Aitchison創作有關日佔香港時期的雙場獨腳戲《明日陽光燦爛》。

 

曾任香港學術及資歷評審局專家、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外評審員、香港戲劇節首席評判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等。

 

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香港演藝學院兼職講師及國際戲劇協會Forum for Theatre Training and Education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