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驅離》 —— 老生常談的故事,意料之外的結構
文︰張志聰 | 上載日期︰2019年4月28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大驅離 »
主辦︰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
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日期︰26/03/201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戲劇上,除了脈絡清晰、具有明顯起承轉合的戲劇故事外,文本結構的運用和設計概念,也是品味作品的另一個角度。正如當代小說中,不少作品都宏觀地從內容的編排、設計著手,嘗試以獨特的結構和敍事手法建構作品的世界。去季「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其中一位合作藝術家董啟章先生的作品《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有趣之處,除了是內容充滿對日常用品的想像力,二聲部的寫法也令這部小說更引人入勝。

 

《大驅離》有別於一般傳統「起承轉合」的戲劇結構,故事也沒有明顯的戲劇爆發點,反而更似是以「大驅離」為主題,透過「電台廣播」的意象連繫著全劇,結集不同階層人士回應社會議題的看法成為一本中長篇的章回小說。上半場刻意將「對話」元素減低,由主要角色用廣播劇的方式旁述自己的心路歷程,以近乎沒有感情的客觀方式旁述他們的生活,帶領觀眾在他們的思考空間裡遊走;即使偶爾在「對白」、「第一身獨白」和「第三身旁白」之間不斷轉換敍事的觀點,但群眾演員出現時,與主要角色的互動成份不高,迅速呈現了旁述的內容便匆匆離場。下半場筆鋒稍有不同,角色之間的對話增加,取材也有較大戲劇成分,例如在社運現場、樂隊在Band房對話等,意圖重現觀眾的視覺記憶,塑造皇后碼頭、菜園村的抗議現場。

 

對於演員而言,《大驅離》絕對是一個挑戰——演出三小時內,四位演員須於不同故事的各個場景之間轉換身分和角色,在現場加插環境聲效配樂、樂器演奏,以及應付各種表演形式的體能挑戰,毫不簡單。演出的手法上,上半場的四段故事中,獨白的比例甚高,演員刻意以「廣播員」的第三身的角度旁述故事,取向都偏於冷淡、抽離,鮮有起伏地陳述他們的故事,創作團隊意圖試驗類似小說或廣播劇的第三身結構固然有創意,但廣播劇的模式本來甚多元化,但《大驅離》上半場的選材使用單一而平板的手法敍事,令劇情有重複的感覺,加上故事沒有明顯的主旨時,令演員表現得有點吃力。

 

《大驅離》邀請兩位分別來自香港和台灣的編劇以不同的視點詮釋「大驅離」的意義,並嘗試在一個演出中結合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可是,由於上下半場的內容沒有直接關連,參與的角色也完全不一樣,令下半場花了不少篇幅重新建立故事的背景和人物關係。換言之,《大驅離》一方面希望打破傳統的故事硬局,但又面對結構過於鬆散的問題。縱使上下半場均是圍繞著「驅離」的主題發展,角色也是在尋找心目中的自由和樂土,但內容和形式的分別之大,使人忖思兩部份分作兩個獨立演出的可能性。

 

作為「前進進」二十年演出計劃的最終章,《大驅離》意圖用反傳統的方式去探索劇場,演出的野心無庸置疑。所謂「野心」也從他們的早期宣傳中看得出來,特別是宣傳海報的構圖設計、色彩運用、序中帶亂的拼貼皆值得一讚,從中能看到關於《大驅離》的主要意象:歷史、自由、戰爭、掙扎、無力感。這作品為「前進二十年」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帶來了新的問號——繼續探問劇場結構形式的可能。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浸會大學歐洲研究(德文系)學士,曾於德國修讀戲劇理論;現為本地劇團A2創作社核心成員,主要參與劇團行政、製作策劃工作,亦有涉獵劇場編導人工作。監製作品包括:《火鳳燎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