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歌劇劇場《馬克白》觀後感
文︰查太元 | 上載日期︰2018年1月29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網上圖片
節目︰馬克白 »
主辦︰台北歌劇劇場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日期︰19/1/2018
城市︰台中 »
藝術類別︰音樂 »

台中觀眾在新年度的元月,甚是美好幸福!創世歌劇團的《卡門》演出甫畢,便見台北歌劇劇場聯袂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攜手諸多台灣歌唱名家、劇場界各路好手,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上演兩場威爾第(G. Verdi)的歌劇名作《馬克白》(Macbeth)。除了劇團禮聘Edoardo Lanza教授作語韻詮釋指導並錄製讀信聲音片段以外,此次台北歌劇劇場製作的《馬克白》,無論是台前幕後大小程序,可謂是純粹的本土製作。然而台北歌劇劇場藝術總監曾道雄言道:「我們不是local artists,我們是international artists who lives in Taiwan,台灣人要對自己培養出來的藝術家有信心!」顯然,「本土製作」雖是台北歌劇劇場的最大特色,但該劇團的遠大理想可不僅限於此。

 

自臺中國家歌劇院落成後,台北歌劇劇場便嘗試將在臺中製作經典歌劇作品,例如2017年,該團於台中搬演古諾(Gounod)的歌劇作品《浮士德》(Faust),可惜當時該檔節目與我行程衝突,故未能觀演。但正是因為去年《浮士德》的成功演出,此次臺北歌劇劇團製作的《馬克白》,臺中國家歌劇院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成為「共同主辦」單位,使各方資源得以更進一步整合,把餅作大,呈現更好的節目給台中觀眾。

 

長年致力於歌劇推廣工作的曾道雄,在歌劇領域有豐富的學術研究、演出教學、編劇創作經驗,可視為少見的華人全能型歌劇大師。在此次台北歌劇劇場製作的《馬克白》中,曾道雄不但親自指揮,兼任導演,還撰寫節目冊中的作品本事,以及翻譯中文歌詞。曾氏為使歌劇事業後繼有人,覓得陳仕弦擔任執行導演,以及由黃東漢、范楷西擔任助理指揮,許安琪擔任合唱助理指揮。又在曾道雄的力邀下,由張維文、高育伯、李俊餘分別擔任此次台北歌劇劇場製作的《馬克白》的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不難發現,曾道雄在這齣節目中是位居核心的,不但在許多細節上身體力行,又能一呼百應、號召頂尖人士加盟,更留意世代銜接的問題解決,使劇場實務經驗得以永續發展。

 

在四幕十三景的劇情推進過程中,《馬克白》舞台景致變化豐富,整體風格偏向簡化寫意,但仍見不少大型道具、景片、投影、煙霧、鋼絲懸吊等設計,且燈光搭配得宜,並展現舞台深度以顯大場面,及有小道具的巧妙運用(如透過鏡面反光四射至觀眾席)下,使節目的視覺效果大幅增強,令觀眾更能沉浸到歌劇藝術的綜合魅力中,很有「可看性」。劇中為營造馬克白居住的城堡場景,舞台上降下兩片巨大的灰面紅邊斜切景片,就像是斷頭台上的鋼刀一樣,似乎隱喻著故事主人公的命運,因貪婪而血腥獲得的權力,是那麼脆弱,隨時可能被無情斬斷。

 

巫白玉璽及徐以琳分別飾演馬克白及馬克白夫人,無論是音樂詮釋、歌聲音質或戲劇表演方面,都很令人放心,精彩連連。又如羅俊穎(飾Banquo)、鄭海芸(飾Dame)、謝銘謀(飾Medico)等,演出效果也算成熟穩定,很是大方。唯一可惜的,是劉成華(飾Macduff)、馬爾康(飾Malcolm)二位青年演員,表現比較稚嫩,有些放不開,且劉成華的聲音比較緊張,甚至有一處破音。

 

臺北歌劇合唱團在劇中也有不俗表現。畢竟是曾道雄旗下子弟,品質較有把握,故在音準、音色方面都算優秀,只是在音量上略感欠缺,難與樂隊抗衡(男聲部問題尤甚)。合唱團員在各幕景中扮演不同腳色,既有巫女、貴族,也作流浪百姓,任務繁重。只是在戲劇身段方面,合唱團員似乎還有一點放不開,尤其男聲部團員舉手投足之間,都有點拘束謹慎,稍嫌僵硬。倒是由女聲部扮演的巫女,肢體律動比較有戲。

 

部分巫女是由專業舞者扮演,尤其在第三幕第一景的施法煉丹情節中,有大量的舞蹈,很是狂野動感。只是蓬鬆長亂的灰色假髮,遮擋住演員的面孔,且破爛的服飾比較寬鬆,用作舞者裝束,會令觀眾不易看清舞者五官表情及身軀美感,只見一塊塊灰色的物體不斷跳動。

 

曾道雄在節目冊中撰文表示,由於威爾第將大量戲劇符碼隱藏在管弦樂音符中,所以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事實上是扮演著這部歌劇詮釋的主體」。慶喜的是,國臺交在《馬克白》演出中呈現出甚佳的水準,樂團保持在飽滿的狀態。尤其,曾道雄的指揮詮釋清楚明快又極富激情,奔放自然,樂團也似乎被調教得很有精神。值得特別褒獎的,是木、銅管聲部表現得格外優秀,木管清晰生動(尤其不少長笛的獨奏很亮麗),銅管整齊又音色好。(有一趣事:第四幕Macduff率軍戰鬥時,一士兵的道具劍被反擊彈出,往樂池墜落,砸到單簧管樂師的肩膀,但她臨危不亂,繼續演奏,未受影響。)但未知是何緣故,樂團弦樂聲部雖然沒犯甚麼大錯,卻總覺得音色悶住出不來,有點隱晦,直到第二幕後半之後才逐漸好轉。

 

國臺交這幾年但凡演出歌劇作品,在樂季中大多只有音樂會版,從未有過樂團主辦的全製作。而2016年的《迷宮魔獸》(The Monster in the Maze)與今次《馬克白》,主要製作方都不是樂團,國臺交成為非常被動的公共文藝法人。不可忽視的是,透過完整的全製作表演,著實對樂團的藝術提升有很大的助益,也可以說,樂團屢次在這種「搭便車」的過程中撿了不少便宜!換個角度思考,是否樂團太欠缺製作歌劇的積極性了?以現時台中的場地資源及觀演人口看來,國臺交完全可以(也有能力)自發製作完整的歌劇表演,才不辜負納稅人對這支公共樂團的長期支持。

 

前次創世歌劇團製作的《卡門》,並未使用歌劇院內建的字幕顯示系統,而是選擇自架投影機,將字幕以長條式映於舞台鏡框兩側牆面,猜想是為適應高雄、台中、台北不同場地,沒必要特地轉換字幕格式。但《馬克白》只在台中演兩場,臺中國家歌劇院又為共同主辦單位,盛大歌劇製作棄新穎設備不用,亦改在舞台兩側架起畫幅不大的投影幕,投映字體甚小的中文譯詞,很不便於觀眾觀賞。我坐在左側三樓包廂區,因角度問題,令我觀看字幕時感到十分吃力,頗為勉強。而臺北歌劇劇團製作的字幕放映檔案,雖然大致是逐句對應,但只要是歌手重複演唱的段落,就不會再次播映同段字幕。所以,演出時的許多段落,歌手在台上演唱,兩側並不顯示字幕,對於部分不熟悉作品的觀眾來說,可能會有些理解不易。(註:原本以為這屬於字幕操作問題,但操作員就坐在我前方不遠區域,見他相當認真地對應樂譜操作,且表現熟悉,故我判斷是原設計如此,而非操作失誤。)

 

同是由民間力量發起,若說高雄創世歌劇團還帶有那麼點自娛自樂性質的話,台北歌劇劇場就更為國際化、精緻化、專業化了,也最能呈現出歌劇藝術的精華。此次台北歌劇劇場製作的《馬克白》,長達三個多小時的演出,瑕不掩瑜,幾乎沒有冷場,且在謝幕時受到觀眾熱烈好評,可見曾道雄及其劇團的心血沒有白費,大量的時間、高額的金錢成本付出,終究備受肯定。而這番榮景,也是在臺中國家歌劇院落成啟用之前,大多數人難以預料到的!話說回來,高雄、台北都有民間團隊到台中製作歌劇了,台中團隊何在?得好好加油趕上才是。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九江學院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