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想像──小劇場年度藝術交流計劃《生之葬禮》、《十四號床》
文︰劉fefe | 上載日期︰2014年7月28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主辦︰演戲空間
演出單位︰演戲空間小劇場工作室 »
地點︰曉角實驗室
日期︰5/7/2014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 »

自去年開始舉辦的「小劇場年度藝術交流計劃」,分別由澳門演戲空間及香港小劇場工作室各自帶來一個原創作品,於港澳兩地演出。今年兩團均以死亡為主題,各自帶來《生之葬禮》(演戲空間)及《十四號床》(小劇場工作室),兩個演出都從主角親人離世的角度切入,加上親情、愛情、友情等的元素,帶出珍惜的訊息。

 

《生之葬禮》是本澳原創劇作,由陳飛歷編劇,於2006年獲得澳門文學獎優秀劇本獎,並先後由葛多藝術會製作陳飛歷導演,於北京、台北、上海和法國亞維儂等地演出。這次演戲空間版本由余子傑執導,以三角形框垂吊著長短不一的灰色布條作舞台,除方便中場時拆卸外,在觀眾進場時營造出「陰間」(非寫實空間)的氛圍,可惜氛圍未有延續,很快被進場音樂(爵士樂)破壞。《生》整個演出以主角的獨腳戲為主,演出時主角多是站在舞台前沿或後方,獨腳戲外的少量「對手戲」,都集中在場中央(三角形框內)發生,甚少使用三角形框以外的空間,因此在多人的場景時顯得擁擠,空間處理局限;另外,在未有「對手戲」發生時,導演安排較少上場的演員,坐在舞台兩側觀眾可看到的位置,讓演員較易轉換不同角色,但這樣的安排塑造出觀眾觀演時的疏離感,而疏離感的建立未被貫徹,導致整體演出風格不一,同時亦看不出「疏離感」與演出內容的關係。在動作設計上,一開場時主角邊換衣服邊說話,台詞常被不算流暢的動作所打斷;由「真人」演出的「對手戲」場景,如主角參加朋友的中式葬禮,飾演「法師」的演員在台上做出主持法事的動作,除未夠說服力外,亦看不出人物出現的必要性,這樣的安排亦抹殺觀眾的想像空間;反觀後段以「偶」呈現主角和父親的相處、以及最後一段,主角於父親葬禮中獨自拿著手機,透過通訊軟件聽父親的說話錄音,雖然父親沒有真正出現,但透過沒有表情的「偶」及主角拿著手機時的表情及身體動作,反而讓觀眾在這樣的留白中打開想像,亦加強最後主角對著手機說「對不起」的衝擊感。

 

在《生》劇中觀眾至少可聽到父親的「聲音」,而《十四號床》編劇更將留白擴大,讓觀眾想像爺爺這個不在場的角色。《十》去年於香港首演,由蕭勁強編劇及導演。這次梁淑筠執導的版本,舞台設計較為寫實(如以摺枱及膠椅作茶餐廳),同時將劇中的三個主要場景──病房、醫生房、茶餐廳──平均分佈在舞台上,整個演出導演基本上安排所有演員在場,以燈光的亮與暗讓觀眾區分演出中的區域,雖然在場的演員並沒有很大的動作,但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舞台上的焦點;而平均分佈在場上的場景,亦減少了角色可以活動的範圍,以致後來孫女練舞的一段,空間狹小讓演員未能盡情舞動,顯得有點尷尬,同時也減弱欲以製造的氣氛。除對手戲外,《十》劇大部分演員的投射都是指向觀眾,但飾演醫生的演員眼神只看著遠方,投射上顯得不肯定以致感覺奇怪。

 

劇場是個讓人想像、充滿想像、製造想像、實現想像的地方。這次《生之葬禮》及《十四號床》在空間設計及運用、以至演出段落及畫面的填滿與留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劉fe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