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戲劇年鑑2009
編者
類別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定價
HK$120
ISBN
9789628321919
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簡介

從第一本「2006年」到這「2009年」,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友好的夥伴,一直辛勞工作,為這頗具姿采的香港劇壇,留下了面相由厚笨到輕薄,內容由粗略到全面的四本年鑑。我們為能夠這麼做感到喜悅。

 

感到喜悅,因為,首先,我們慶幸「逢時」,這種對客觀資料比較重視的觀念,在上世紀長期以來都不是主流,現在卻更廣泛地得到認同了,所以,我們才有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支持,才有條件去認真地做這工作。於是,我們才有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這真是基礎嗎?僅是這四本不代表什麼,文化建設的道路漫長。然而,正如去年說的,從第一本的草創,第二本的發展,到第三本的定位,我們委實期望這年鑑能夠從「存在」的過程中建立自己的個性和特質。

 

(前言.張秉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

 

我們去年花了很多時間去構思和建立一個具搜索功能的資料庫。這發展是年鑑的另一大步……年鑑在具體形態上是輕巧了,但我卻越感到其重,是對本地劇場發展的紀錄、整理、書寫和研究的承擔。感謝業界的前輩和朋友對「香港戲劇年鑑」的關注,一方面肯定年鑑的意義,亦對之有更多期望,希望資料能夠更具體地反映業界情況;特別是對於演出票價的調整、觀眾數據、場地、主辦和資助單位資料等。這些資料我們都在可行的情況下陸續加入,而對這些資料的需求,在在都透露著「西九」這次文化藝術發展範式轉移前(或進行中)的未知的期待與不安。我希望年鑑不僅有回顧的功能,它亦有前瞻的視野,能夠與香港一同見證和紀錄這重要的發展。

 

(前言.陳國慧-《香港戲劇年鑑2009》編輯及統籌)

 

目錄

 

前言

如何令年鑑「活」起來? 張秉權

香港戲劇年鑑的輕與重 陳國慧

把香港戲劇「擴散」出去 古天農

香港劇壇二零零九實錄 鍾景輝

年鑑有甚麼用? 蔡錫昌

 

凡例

 

專題論述

從統計數據看二零零九年香港戲劇現象 周凡夫

香港小劇場 二三事 曲飛

分身有術?淺談二零零九年獨腳戲 馮程程

談社區藝術與社區戲劇的相生相輔 莫昭如

敘說.回顧.思潮.對話 陳玉蘭

觀眾拓展,似近還遠的目標 朱琼愛

「場團合一」初探—一以新蒲崗及大角咀工廈藝團為例 梁寶山

訪林奕華—談內地文化市場的開拓 歐贊年、沈子成、年鑑編輯部

《二零零九年香港戲劇回顧討論會》會議記錄(撮錄) 陳暉健、年鑑編輯部(整理)

 

圖片選輯

戲劇演出(粵語、英語及非本地製作)簡表

索引

鳴謝

 

 

圖片參考:

彩頁選頁

專題論述

光碟目錄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