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即時評論:新視野藝術節2004
共 15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
文︰張展鴻|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早於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年青一代對「狂言」這日本傳統表演藝術開始發生興趣,對某些狂言師的追捧和熱愛程度,更不遜於對偶像歌手的熱情。這可使我們聯想到日本的傳統藝術似乎未在現代城市生活中被遺忘,但實際上...
文︰麥家珮|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大煙》的導演在節目場刊中提及到製作這套室內歌劇的動機在於他第一次讀到一封由林則徐於鴉片戰爭前夕寫給維多利亞女皇的函件,讓他想到跨文化關係是何等脆弱,故《大煙》就以鴉片戰爭這段歷史作引線,看中西文化...
文︰麥華嵩|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以《大煙》場刊所載該劇導演林國材及作曲/編劇陳國華的兩篇序言看,他們真的想以這齣室內歌劇探討近代中國歷史的轉捩點──鴉片戰爭。然而,十一月五日在葵青劇院看畢新加坡凱門劇團的這個製作,卻覺得創作者只是...
文︰朗天|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關於娛樂的起源,《大娛樂家》有一段是關於阿當和夏娃吃了蘋果不肯向上帝承認,令上帝怒火中燒。當觀眾聽出「蘋果」原來包含《蘋果日報》的換喻,飾演上帝的詹瑞文又依例鬼馬絕核,觀眾遂告紛紛開懷大笑。 ...
文︰陳國慧|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大娛樂家》在開場前透過劇場廣播「嚴肅」地和觀眾開了個別有意義的玩笑:「今晚梁詠琪因事未能演出——」,(為數應該相當不少的fans)觀眾畢竟單純直接,台下即時就是一下相當合拍而充滿了失望、感嘆、無奈...
文︰小蒼|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看戲是一種娛樂,評論也是一種娛樂。這篇所謂的評論文章的遊戲規則是「速度」和「直觀」,而不是「沉澱」和「深化」,所以我故意把文章的主軸剪得慘不忍睹,好讓它與《大娛樂家》的片段有一種直觀上的對應,使閱讀...
文︰小拾|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詩情舞意流離於舞台上,此刻身體在旋律性甚低的音樂下舞動著,這就是梅卓燕與梁小衛於「新視野藝術節」所演出的作品《流蓮歡》。梁在嘴邊哼著的一厥歌或偶爾吟誦的幾句詩,與舞動的身軀交織出一首蓮花訣來。梅、梁...
文︰麥華嵩|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十月二十八日晚,在文化中心音樂廳看譚盾指揮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出他的《紙樂》和《地圖》時,心裏不住嘀咕:又是這種戲碼? 不是說節目沒創意,但那種模式還是一個老樣子:特別音響加中國風味,再以若干視覺...
文︰Koala Yip|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來自日本的Sal Vanilla從劇名《增幅》(amplified)的構思便直接向觀眾提出擴大、澎漲的概念,而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選用了多媒體劇場形式,使表演藝術的領域向媒體科技方向延展。他們運用的已不...
文︰梵谷|上載日期︰2004年11月28日
《增幅》的最大吸引,應該是來自那電腦操控的光、影和聲音吧。這些元素,如同那長方形的立體帷幕,把一種生活形態確定下來,那是一種pre-conditioning,即先決地為這個演出定下一種生存的條件,在...
共 15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