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李飈與俄羅斯的暗夜神話》觀後感
文︰查太元 | 上載日期︰2016年8月4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主辦︰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地點︰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日期︰24/7/2016
城市︰北京 »
藝術類別︰音樂 »

有一陣子未赴北京了,也發現好些時間沒在北京觀賞節目,安排赴京旅遊行程時,發現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將上演《李飈與俄羅斯的暗夜神話》,心想正巧能趁機體驗一把「蛋交」(因有人認為國家大劇院形似水煮蛋,故將其管弦樂團匿稱為「蛋交」)的演出風采,於是不假思索,排定觀演計畫,在網站上購得票券,邀友人一同前往國家大劇院觀演。

 

這是我第二次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觀演。相較之前(2014年《交響樂之春》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會),劇院的安檢要求稍有放寬,允許帶包(原禁絕各類包款入場),但依然嚴禁帶入瓶裝水、相機等物品,且背包過機檢查外,還有金屬探測儀掃瞄人體。

 

之前坐堂座後方時,對音響效果不大滿意,此次便購入低價的高層側座,靠近舞臺,一聽之下覺得側邊高處還是挺靈的,音量、音色都有不錯的表現。唯一感到不適應的,是廳內掛滿大幅的油畫式裝置,據說這些裝置偶爾還會點亮(伴隨四周鮮豔顏色的聚光燈),除了給人壓迫感、遮擋視線以外,我真想不透這樣的佈景究竟有什麼好處。(至少,對我而言那些玩意兒談不上具備美感。)

 

擔任指揮的,是原以打擊樂演奏聞名的李飈。據節目單介紹,李氏自2011年起開展指揮生涯,算得上是「年輕指揮」,但他已有多次海內外指揮樂團的經歷,亦任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總監暨指揮。李飈與「蛋交」合作的曲目,是四部俄羅斯經典作品,柴可夫斯基所作幻想序曲《哈姆雷特》、拉赫曼尼諾夫《死之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改編穆索斯基的《荒山之夜》,及近年各地常演的史特拉汶斯基《火鳥》組曲(1945年版)等。

 

「蛋交」的綜合表現是令人滿意的,弦樂聲部相當有活力,亦看得出首席很賣力地集結各聲部音響,起到很積極的作用。銅管也相對地成熟且乾淨,大多數的起始音或弱奏都能穩定地傳聲,強奏的氣勢澎湃亦不會予人疲乏感。在遊客、看熱鬧者眾多的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內,這樣有一定水準的表現,加上俄式作品氣派鏗鏘、滿溢夯實的一陣陣高潮,確是很能炒熱場內氣氛。

 

但李飈的詮釋,似乎未激活樂團的全部實力,由於略生硬且機械的落棒,使樂團音色層次尚未分明清澈,而是凝結成塊。乍聽之下,奏出的音樂很有一回事,但若細細檢驗,仍覺不少地方有待打磨。所幸,或許是李飈打擊樂的出身,整體節奏的掌握拿捏還算比較規整,加上樂團自身音色音響的理想表現,我認為整體演出還是有可聽性的。

 

《死之島》與《荒山之夜》兩曲特邀音樂家兼導演Lucas van Woerkum加盟,展現其為此兩首作品策劃製作的「交響影院」。與一般的音配像、像配音不同,盧卡斯製作的影片是可以根據現場樂團演奏的情況,在電腦上調節鏡頭節奏的,算得上是「影像聲部的現場演出」。在一般觀眾印象中的影音結合,應該是透過較具體的影像輔助理解抽象的音樂,孰料,這次其實配合這兩部音樂作品的影像,亦是抽象得很,過於形而上,尤其《死之島》的「劇情」(據節目冊介紹這些影像都屬於「劇情片」),還真不好看懂,如果事先對曲意毫不知情者,將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更令人費解的,是導演既然在台上控制影像快慢,為何還是感覺影音有點搭配不上呢?(例如音樂段落的變化與影像鏡頭切換就不是很一致,而且影像總是比音樂早結束。)值得注意的是,盧卡斯的奇思妙想,與其製作的精美高清影像,其運鏡及色彩的工作還是相當到位,表現出不少有趣的創意。

 

《火鳥》的奔騰尾奏完畢,加上其影像較能被人理解(結尾劇情有驚奇感),現場觀眾反應很好,鼓掌喝彩不絕,亦推測台下有不少李飈的「粉絲」,放聲歡呼。幾經謝幕後,李飈再帶領「蛋交」返場《火鳥》尾部片段,奏畢,仍有觀眾連連叫好,李飈再與「蛋交」重複一次同樣片段作最後返場。但其實,第一次返場似乎有聲部出現一些節拍落差及銅管音準問題,而第二次返場又更為粗糙,如此看來,李飈未能「見好就收」,「蛋交」則在最後有些「輕敵」了。

 

但與大多數的音樂會一樣(尤其是質變為觀光勝地的「蛋」),只要結尾是轟轟烈烈,鼓號吹管齊鳴,輪廓清楚地擺在那兒、細節姑且不表,基本上觀眾還是能買賬認同的。至少,我首次聆聽「蛋交」演出,感受還是很正面的。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九江學院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