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與民族樂的對話
文︰阿貓 | 上載日期︰2015年11月9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攝影:Cheung Chi-wai
主辦︰飛躍演奏香港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日期︰2/11/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年僅三十七歲的以色利曼陀林獨奏家艾維.艾維塔,是首位獲提名「最佳演奏家」(2010)的曼陀林樂手。艾維塔擅長於巴洛克及各式各樣的民族風音樂。他對於巡迴演奏及合奏的經驗相當豐富。這次與科隆學院合奏團聯手在中國、香港及南韓三地巡演。是晚的演奏會為巡演中的第三場,由飛躍演奏香港舉辦。

 

上半場是四首巴洛克時期的移植作品:韋華第《四季》之《秋》、巴赫《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韋華第《四季》之《冬》及巴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曼陀林共有八條(四組)琴弦,空弦定音與小提琴皆為G,D,A,和E,所以是晚音樂會大部分樂曲是由小提琴曲改編過來,這點絕對無可厚非。但直接將小提琴協奏曲移植會引起音量失衡的問題。曼陀林的弦線雖然張力很高,但始終弦線短、音箱細小,音量本身不會太大。這點由其雙弦一組的設定可看到。

 

上半場的演出都是協奏曲,技術上自當有一定難度。作為炫技上的選擇,也很合乎常理。巴洛克協奏曲中大量的快速音階,在艾維塔熟純的手技下,輕而易舉的彈奏出來。但遺憾上半場的整體音量平衡未算完善,到了最後一首方有起息。如果整個上半場都是音量平衡的探索,恐怕花太長時間了。獨奏者的樂段常湮沒於樂隊之中,強弱的對比聽起來也不大。雖然樂隊只得十三人,但要配合音量細的獨奏樂器且奏得平衡,難免顯得吃力。十三人樂隊的編制為4/3/2/2/1 +古鍵琴。第一小提琴的樂手運用了輕巧的弓法,音量恰當,不至於蓋過曼陀林。反觀低音部的表現略為進取,而且在數個樂段也有明顯的趨快跡象。而且合奏團的速度也有數個不穩之處,未能緊扣獨奏者的演繹。上半場最後一首的巴赫協奏曲開首,各成員的速度更明顯有別。

 

音量不均也可部分歸究於選曲,上半場四首都是經移植改編的小提琴協奏曲。編者在重新編配時,應適當地把原有的弦樂段減弱。如果艾維塔選擇移植巴哈及韋華第的魯特琴協奏曲,本身的編配也較輕盈,自然可免從樂隊部分過強的局面。當然如果揀選本身為曼陀林而創作的協奏曲,聲效會更為理想。例如韋華第兩首較有名的是《C大調曼陀林協奏曲》(RV 425)及《G大調雙曼陀林協奏曲》(RV 532)。韋華第在這兩首樂曲中顯示了他對配器的智慧。對於曼陀林琴音不足的處理,作曲家以弦樂撥奏來配合曼陀林。音色相約之餘,音量也絕不會喧賓奪主。

 

是晚巴哈的《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韋華第《冬》的〈廣板〉中,樂隊也有以提琴撥弦伴奏的樂段。觀眾能明顯聽見曼陀林的線條及強弱對比,精細的揉音也能輕易聽見。但後者的演繹稍嫌不夠放鬆。如果對旋律再稍加潤飾及即興修飾,定必更為順暢。拉弦與彈撥的發音很不同,前者長奏長有,後者則可以一彈即逝(視乎弦長及樂器種類)。《冬》的廣板這類行雲流水的悠揚旋律,在曼陀林過短的餘音下,音色也太過乾脆,未能完全發揮。

 

下半場是四首充滿異國色彩的作品:布勞克《巴爾盛組曲》之《即興曲》、巴托《羅馬尼亞民族舞曲》、法雅《西班牙舞曲》及津沙茲《格魯吉亞民謠的八部小品》選段。

 

下半場第一首獨奏曲是瑞籍猶太人作曲家布勞克的《即興曲》。在首次沒有樂隊的伴奏下,觀眾終能聽得到曼陀林的「全相」,好好的讓其展現歌喉。艾維塔在獨奏下再無枷鎖,能舒展地將《即興曲》中的自由韻味彈奏出來。下半場樂曲中的長音大多以輪奏點綴。上半場中的演繹,長音少以輪音奏出。曼陀林這般幼細的聲線,一旦彈響,便即消逝。其餘音也不重。在樂隊的合奏下,曼陀林旋律中的長音也只能默默被湮沒。要演原譜中的長音實在只有輪奏才能好好配合。

 

第二首巴托克的作品雖然本身是寫給西洋的配器,但其民樂的影子仍然濃厚。這次旋律交由彈撥樂器演繹,頓時為樂曲配上鮮明的民族風。但其音效並不與斯拉夫的音樂相像,而是添上了一道地中海的氣息,這點尤其在第二首《飾帶舞》中顯示出來。這股地中海的味道也順理成章的完美配合了法雅的《西班牙舞曲》。

 

最後一首格魯吉亞風的樂曲配器中有一亮點:於《Satchidao》一段,小提琴靠近琴碼演奏,仿效當地的卡萬查琴(Kamancheh)。而且以異部支聲(Heterophony)方式來配合曼陀琴演奏,完全的將民族音樂中的特性顯示出來。全曲的民謠都短小精簡,而且每樂章的結尾都逗趣簡潔,頓時消除了上半場聽到的生硬感。在樂隊輕巧的音色配合下,艾維塔的樂器自由高歌,其輪音的快慢及強弱也終能清楚聽見。

 

艾維塔在下半場的演奏很在狀態,也可能是選曲及編曲更合適其樂器。在觀眾熱情的反應下,他再演一首名為《Bucimis》的保加利亞民歌。跟據他的自述,這民歌是他五年前在烏克蘭一個民樂節中,向一位保加利亞手風琴手取經得來的。在艾維塔的演繹下,配以大量先前樂曲中沒有的元素,例如左手勾弦、掃弦、持續音弦。在臨近尾聲時,更加上了掃琴碼後琴弦,以作節奏上的潤飾。可見他對這首民謠的處理花盡心思,也將自己對樂器的認識充分的表達出來。曲中更有保加利亞舞蹈中有名的不對稱節奏,時間記號為15/16。儘管如此,他亦能精準地奏出熱烈歡快的節奏型。在他純熟的手法下,旋律不停遊走在各個不同的調中,將樂器的可能性毫不保留的發揮出來。

 

第二首再演曲是韋華第《C大調短笛協奏曲》的〈廣板〉,由合奏團伴奏。但此廣板的調性為e小調,弦樂也基本上只演長音。整體來說既不突出樂隊,也沒有炫技的意味。雖然不是所有再現曲都必需歡快,但拿這首廣板作為第二首再演曲,恐怕有種跟先前氣氛「唱反調」的感覺。而且是次的組合,合作上未算成熟,樂隊及獨奏者之間的默契,似乎還有待建立及探索。

 

聽過艾維塔的下半場,尤其第一首再演曲,方發現他風格豪邁奔放的一面。反觀上半場的表現聽起來較有束縛,明顯其功力尚未完全發揮。在下半場中,觀眾終能清楚感受艾維塔對其樂器的熟練程度。可見音量不足並不是獨奏者的技術未能駕馭,而是樂器本身音量上的限制。而且從艾維塔的手法看到,發聲幾乎只用腕力。缺少了臂力的輔助,音量上也自然有所限制。希望將來選曲方面會多加考慮音量平衡的問題,讓觀眾能更清楚的一嘗鮮有的曼陀林琴音。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作曲家。於香港大學完成哲學碩士(主修作曲)及學士課程(主修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