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禾》舞評
文︰駱靜怡 | 上載日期︰2015年3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LIU CHEN-HSIANG
節目︰稻禾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台灣雲門舞集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9/11/2014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4 »
藝術類別︰舞蹈 »
每年秋冬交替,新視野藝術節精選各地具前瞻性的演藝創作,並雲集風格迥異的藝術家和藝術團體來港交流演出,而今年編舞家林懷民為雲門四十周年編創的《稻禾》演出,當然不能忽視。
 
舞蹈.生活
 
「舞蹈之所以有趣, 不只是動作, 而是做動作的人。」《稻禾》與林懷民過往的作品例如《九歌》、《水月》相比,舞台呈現上較簡單,效果卻更原始、質樸溫暖。林懷民於《舞蹈歲月告白》一書陳述舞者每日的功課雖然學習如何運用肢體,做出正確的動作與姿勢,然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手和腳,跳躍和旋轉的動作,從舞蹈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位演出者的獨立個性與氣質,所有的訓練無法抹殺「人」的味道。「在編《稻禾》的時候,我想的是池上的農民。」林懷民盼望編一個簡單的舞蹈,農民也看得懂的舞蹈,而非高高在上的技巧律動。為此,他和雲門舞者於2013年十一月與池上的農民一起插秧、除草、收割,親身感受稻禾的生長變化。經歷過種田的艱辛,抱稻穗的滿足,舞者的身體具有與稻禾、土地連結的經驗。樸實的舞姿,重點放於下盤,讓身體與地下的距離拉近,藤竹著地敲打猶如打捆禾穀,一切恍如農民日常種稻的生活姿態,感覺質樸溫暖。
 
生命.詩韻
 
〈泥土〉、〈風〉、〈花粉 I〉、〈花粉 II〉、〈日光〉、〈穀實〉、〈火〉、〈水〉,林懷民以八段舞體驗循環不息的生命。
 
演出開始,男舞者拿著一根長長的藤條靜靜的走過舞台作為序。〈泥土〉一幕既是全劇首章,也是生命之始。獨舞者提起丹田,使勁向下墜,赤足跟地面接觸,並且不斷重複動作。女舞者隨後繼續加入,生命氣息在沉而有力的節奏中在一開一合地傳遞開去,猶如生命旺盛的種子散播並且努力發芽成長。〈花粉 II〉一幕,以雙人舞表達男女受粉交配的狀態,這不但是植物,也是人及自然界,天地萬物孕育生命必經過程。而〈穀實〉則以艷紅色的符號表現果實成熟後女性生育,經歷懷胎受孕的狀況。從〈泥土〉到〈穀實〉,觀眾感受生命的展開至淌血的收成,繼而進入〈火〉和〈水〉的段落。火燒大地,一連串的爆放聲,敲擊樂此起彼落,眾男舞者揮動藤棍、擊拍地板,或與另一支藤棍互相碰撞,整幕帶著強烈的死亡意識。而〈水〉的段落正好再次回到生命周期的起點,女舞者最後拿著藤條,與幕開時的序作出首尾呼應。溪水徐徐流下至終結,整個作品以八個章節流暢地表達自然界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又藉著自然界萬物成長呼應人成長的歷程。
 
《稻禾》全劇以客家山歌、詠歎調及敲擊作伴奏,減去浮華裝飾,回歸樸實。值得一提的是聲效方面,林懷民在此作品頗為強調呼吸聲,一收一放的氣息時時刻刻出現,與藤條一樣,有著貫穿全劇的作用,亦提醒觀眾呼吸跟生命之不可分離,呼吸的自覺也是對生命的覺醒。作品極具詩意且不停流於傳統。音樂上除了運用傳統的客家山歌或歌謠外,也選用西方歌劇及法國作曲家聖桑的音樂。曲種類型保持人聲或聲樂為主,配合藤條發出的敲擊聲或舞者自然的呼吸聲,效果具人性且質樸而不浮華。
 
剪裁.色調
 
天空藍、小麥黃、淺豆綠、烈焰紅、茶褐啡,是次演出的服裝與錄像充滿大自然色彩。攝影師張皓然於池上逗留兩年時間,記錄稻田整個生命周期:從初秧、結穗、收割、焚田,到重生,張氏捕捉池上最優美的景色,投影於舞台。而是次演出的服裝設計師乃為建築背景,曾於大學任教空間設計的安郁茜負責,簡約的服裝設計,簡潔的剪裁及線條風格,現代主義味濃。而用色方面,除了用大地色調(earth tone)配合《稻禾》外,於〈穀實〉一段選取艷紅色的長裙加強視覺效能。
 
其實此新作於2013年11月下旬,在池上經已舉行戶外首演,然後又到台灣兩廳院公演。雲門舞者曾述「在池上起舞,人不過是配角罷了。」的確,土地沒有人,它還是會在大自然的循環規律下,堅忍地生存下去,但人離開土地則沒辦法生存。《稻禾》整個舞蹈並沒有劇情,林懷民只是從稻米的生命輪迴去講述人與大地、自然的關係。但大自然簡單的周而復始,已經令寸金尺土、城市森林下成長的觀眾動容。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硏究碩士,自幼習琴,初中時開始接觸中樂。大學時期修讀音樂及視覺藝術,主修綱琴,副修中樂揚琴。在學期間曾獲奬學金到維也納交流,於2009年前往美國跟隨凱特.博伊德博士深造;2014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全費資助前往倫敦進修音樂及藝術教育。她的新詩及評論文章曾刊登於明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舞蹈手札、Art Plus及《三角志》等文化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