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網絡時代裡的樂評人
文︰洪思行 | 上載日期︰2022年2月23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題︰古典音樂評論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2022年2月

 

最近香港哲學普及團體「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眾籌成功,自行製作對談節目《哲學係咁傾》,延續被香港電台叫停的節目《五夜講場:哲學有偈傾》,向大眾推廣哲學。其中一集《網絡時代裡的電影》請來游學修和麥曦茵討論電影與網片的分別。

 

這個討論相當貼地,特別是因網絡時代應運而生的網片究竟給傳統電影帶來甚麼衝擊的談論,能夠引發更多的思辯。不過引起筆者聯想的,是古典樂評在網絡時代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作為樂評人,又應如何自處?

 

正如節目一開始先為「電影」與「網片」下定義,文章也為「樂評」下定義。根據邵頌雄〈藝評的本懷〉一文,評論音樂作品和演出的文字是在十八世紀浪漫主義興起時出現,因為音樂作品「越來越能扣緊大眾的情感,讓音樂和生活的關係,愈益息息相關,得到普遍人民的關注」。至於樂評本身不單就一場音樂演出評論其優劣,上乘者更能「引導讀者瞭解其更全面和深層的人文意義」,因而發展出「音樂美學」(musical aesthetics)。此外,通過報導和評論一場大部分普羅大眾未能出席的演出,為他們提供所關注的藝文發展最新動態,具有時代的社會意義。

 

傳統樂評的脫節

 

看罷以上定義,不難想像當今樂評已失去大部分的功能,首先的是在娛樂文化的衝擊下,古典音樂已經跟大眾的情感逐漸脫勾,各種音樂如流行、搖滾、說唱等更能牽動和表達情緒,更遑論有其他藝術種類。古典音樂退為非主流類型,跟日常生活愈來愈無關係,樂評再得不到關注,更不要說音樂美學的發展。而且在網絡年代下,很多演出都能夠在網上看到,真的感興趣的話,大可直接上網觀看,不用依靠文字報導。猶記得樂評前輩黃牧離世後,一些悼念文章指當年無法飛往外地聽音樂會,只能閱讀他寫得龍飛鳳舞似的評論,令人神往,可是今時今日已不再需要這種文章。

 

這樣說並非想指出「樂評已死」,筆者認為即使是在當刻,「評論一場音樂演出的優劣」、「發展音樂美學」和「提供藝文發展最新動態」依然是樂評的作用,因為它的根本是推廣古典音樂,只要有古典音樂在,樂評自有其功用。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樂評無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必須跟上變化。

 

首先是載體,一直以來樂評主要都是「存活」在文字中,但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大眾對文字,特別是長篇大論的文章愈來愈抗拒,甚至出現一個網絡用語「TLDR」(Too Long, Didn’t Read),更不用說實際的情況是紙媒的文化版位愈來愈少,已無多餘空位給樂評。取而代之是圖像和影片(話雖如此,筆者仍然相信文字的力量,流暢的文筆加上合適的題材依然吸引,看看「蕾神」的深夜文章便知),這些形式充滿發展的空間,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推出《演後評》系列,回應時代變化,儘管瀏覽量不多,個人認為那是正確的路向。另外一種值得留意的新興形式是podcast,例如國際音樂雜誌《留聲機》便推出「Gramophone Podcast」,本地的港大MUSE亦有「HKU MUSE Podcast」,證明這真是愈來愈流行。

 

Gramophone Podcast(網上圖片)

 

網絡時代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即時快速,就算是傳統紙媒也要開設「即時新聞」,樂評也不能獨善其身,亦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例如以上提及的《演後評》,就是在演出過後立即進行評論,期望在演出的「溫度」尚熱時引起更多討論,甚至成為吸引演出的宣傳點。

 

由於形式的改變,連帶樂評的內容也應調整,評論的對象不應止於演出,還要發揮新聞的特質,以樂評人專業的知識和角度來分析樂聞。筆者過往曾就西九文化區內忽然興建香港故宮博物館撰寫《失蹤的西九第三期建築》,當時很多討論集中在程序公義上,但該文的重點在於香港長久的場地短缺問題,還特別聚焦筆者關注的音樂設施,雖然文章不短,但由於這個話題是城中熱話,因此獲得不少網民的分享,亦有文化中人跟筆者說那篇文章的確拉闊了事件的討論範圍。這正好體現了邵頌雄所說「扣緊大眾的情感……得到普遍人民的關注」,只不過這個例子不是音樂作品,而是藝文新聞,亦說明樂評(人)的影響力不止於演出。

 

從此方向發展下去,樂評人撰寫的除了是事後的評論,更可主動出擊,引導大眾的關注,例如筆者在2020年疫症爆發後,發起「疫下藝生活」系列,訪問多名不同崗位的圈中人,讓讀者了解業界在場地被封後所受的影響和應對方法;或者是就某些議題倡議,譬如筆者曾發起「音樂界從業員在疫情下的工作狀況」網上調查,將資料整合後發表調查報告,並提出建議,相關的資料亦曾被內地樂評人唐若甫所引用。

 

樂評KOL

 

以上所說或多或少都是從傳統樂評的思維出發,輔以筆者自身的經驗分享。但若然能夠退後一步,在傳統框架以外,其實樂評的形態有更多的可能。

 

隨著網絡時代的興起,KOL(Key Opinion Leader)的影響力日益俱增,有時甚至比傳統媒體過之而無不及,而且KOL不但種類林立,還旗幟鮮明,能對準特定的網絡社群,例如講旅遊、遊戲、美食、科技產品、電影,當然少不了古典音樂。雖然網絡上的古典音樂KOL與傳統樂評人的性質看似相距甚遠,前者總給人一種注重娛樂以吸引流量的感覺,特別是網絡上有不少女性YouTuber以性感造型演奏的影片,但如果退後一步看,輕鬆的背後若然能以音樂專業的角度出發,讓受眾認識古典音樂,其本質就是推廣古典音樂,與樂評的根本並無二致。以下便介紹兩位娛樂與評論兼備的「樂評KOL」。

 

-           Twoset Violin

相信很多樂迷都認識「Twoset Violin」,目前YouTube頻道有超過350萬用戶訂閱,可能是全世界較廣為人知的古典音樂頻道之一。由兩位澳洲台裔小提琴家楊博堯(Brett Yang)和陳韋丞(Eddy Chen)於2014年組成,他們幾乎每日發片,多是跟古典音樂,特別是小提琴相關的影片。影片題材多元輕鬆,例如二人之間的音樂小遊戲,包括用古典樂曲估漫威人物用音樂猜國家等;以表演者角度指出電影中音樂演奏橋段的「穿崩位」,分析哪些是作假,例如《交響情人夢》中玉木宏的指揮片段,或他們在不認識周杰倫的情況下分析他在《不能說的秘密》中是真的懂彈琴;觀看不同天才小朋友的演奏片段並指出他們厲害之處。他們其中一件知名事件是評論號稱打破《大黃蜂的飛行》最快演奏速度世界紀錄的影片,指出其「快而無準」,引起熱話,後來健力士世界紀錄宣佈取消這項紀錄。

 

除了影片有趣,他們非常懂得網絡語言,會製造「迷因」(meme),創造出虛構小提琴家Ling Ling,她會每天練琴40個小時,二人因此經常叫人練琴40個小時,又發起不同的「Ling Ling Workout」,以各種方式拉琴,例如一邊拉琴一邊玩呼拉圈,不少著名小提琴家如Ray Chen、Hilary Hahn都接受過挑戰。

 

Twoset Violin曾來港演出(網上圖片)

 

-           笑哈哈LOL/我是江老師

台灣知名古典音樂YouTuber「江老師」江宇婷有兩個頻道「笑哈哈LOL」和「我是江老師」,前者是與拍檔長笛手Eric合作經營,後者則是個人頻道。江宇婷本身是畢業自東海大學音樂系,從事鋼琴伴奏和教學。她和Eric是大學同學,在2017年開始「笑哈哈LOL」,初時以短劇形式分享在教學上遇到的各種情況,例如學生不同的請假原因音樂系學生的刻板印象等,另外一個有趣系列是「視譜系列」——視譜就是在沒有練習下彈奏未接觸過的樂譜,對於伴奏專業的江老師來說是特別重要的能力,因為經常要為不同樂器伴奏,常常接觸到新的樂譜,該系列就是即席彈奏不同的樂曲,通常都是非古典音樂,例如迪士尼音樂電玩音樂等,某程度是將時下流行的「開箱片」結合演奏,所開的「箱」是琴譜,彈完後會輔以個人感受,例如難度、需要注意的地方、編曲好壞、該如何彈等,就像評論樂譜一樣。

 

至於「我是江老師」頻道較多關於個人的影片,也有不少非古典相關,但關於彈奏的影片卻多是古典曲目,亦會請來不同嘉賓拍攝各個題材的影片,譬如邀請焦元溥講渣男作曲家,鋼琴家嚴俊傑玩音樂遊戲

 

如果說「Twoset Violin」的成功在於對網絡生態的掌握,江老師更多是個人的真性情。很多觀眾被她誇張的表情和爽朗的笑聲吸引,在一次與樂團魚丁糸(前身為蘇打綠)合拍的宣傳片中,自言跟不相熟的人很少話說的吳青峰也說被大情大性的江老師吸引,可見她的魅力所在。

 

有台灣媒體稱江老師是「史上最搞笑的鋼琴YouTuber」(網上圖片)

 

結語

 

十年前,在香港提起哲學,通常會覺得高深難明兼離地,但今時今日就會想起「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一個由一群「哲學人」組成的團體,他們甚至將講哲學化為個人特色,現身於不同的範疇,達至推廣、普及哲學的目的,這些都是網絡時代帶來的變化。樂評人當然不能獨善其身,特別是傳統紙媒平台愈來愈少,影響力逐漸下降,樂評人要趕上急速的變化洪流,在形式、內容和媒介注入新思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為推廣古典音樂盡一份綿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樂評人,香港藝術發展獎2017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得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音樂),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及2015)。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