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眾籌是出路?——由兩個舞蹈眾籌演出說起 
文︰聞一浩 | 上載日期︰2017年8月2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藝術類別︰舞蹈 »

2017年8月

早前,去了不加鎖舞踊館的排練室,看一個名為「比賽前夕」的展演活動。這次演出特別之處,是兩個表演單位——獨立編舞藍嘉穎和陳偉洛,以眾籌方式籌募到韓國首爾比賽的旅費。他們獲選於今年進入第二屆的韓國NDA(New Dance For Asia)國際舞蹈節獨舞及雙人舞決賽,該比賽是特別為區內編舞而設,勝出的可獲到西班牙比賽及交流的機會。

 

由於入選結果於六月底公佈,錯過了申請藝術發展局(藝發局)文化交流資助的截止日期,又不符合該局特別申請中必須在計劃舉行前三個月提出的規定,他們就想到眾籌這方法——做一次賽前展演,不設門票訂價,預先留座的觀眾到時自行決定付款多少。本來只開一場,其後反應熱烈,於是再加開一場。每場人數五十。觀眾到場觀看演出後自由付款。事後藍嘉穎表示,今次展演籌款達到了目標,而這不只是指款項上,還見到大家對他們的支持,有人不能出席也照捐款。

 

獨立電影方面已用了眾籌方式一段時間。而算起來,這一年也有好幾個戲劇和舞蹈製作或創作人,以不同的眾籌方式成功集資演出或出外交流。另一個印象較深的舞蹈眾籌項目是四月李偉能與邱加希的舞蹈劇場重演計劃,這是我第一個留意到的眾籌演出計劃。那次兩位編舞再搬演去年各自頗受好評的獨舞作品外,還合作一支新作。計劃是以網上眾籌的方式,列明籌款的目標及期限,捐款者因應捐款額而獲不同程度的回饋:門票、參加工作坊、場刊鳴謝及/或紀念品等等。最後也達到籌款目標,演出了四場,上座率相當不錯。

 

這些個案證明眾籌方式或可突破香港文化藝術資助的框框,讓本地藝術家有更靈活和彈性的創作和演出機會。眾所周知,香港文化藝術的經費主要來自公帑,商業或慈善機構佔的比例不多。以往藝術家要演出,就要向藝發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找資源,出外交流就是藝發局及民政事務署,但申請資助不論在時間掌握或資助額上的掣肘都不少,像文首提及的遞交申請時限,成功與否,有時又在文化交流活動出發後才知道。而且,藝發局的資源不是無限,他們在審批時有一套準則。要能合乎準則才有機會獲資助,創作人有時也許需要因應其準則而作出妥協或調整,而所得的資助亦未必如他們所要求。

 

從上述兩個活動所見,採用眾籌方式,不僅讓藝術家能夠比較靈活處理,集資對象及方式也改變了——像李、邱的計劃,由填表、遞交文件,等候幾位相關的職員、審批員或者顧問發落的流程,改為面向公眾,向他們陳述自己的想法,接受的自然就會捐款。藝術家也不用事前撰申請書或事後寫報告,可以專心創作上的事宜。製作費由捐款而來,捐款者變成了持分者——讓創作人與觀眾之間的關係更形密切。他們要向之負責的對象,是捐款者/觀眾,通過演出本身來讓觀眾知道是否「物有所值」。

 

至於藍嘉穎與陳偉洛的展演,明說了是出外比賽,「為港爭光」。坦白說,兩個作品均為十分鐘左右的短篇,觀眾預留位置,決定出席,相信是支持為主,當日所見,出席的似乎大部分都是相識的圈內或舞蹈觀眾,而他們以演出來回饋出席者,也是相當合宜。

 

上述兩個眾籌例子的成功也許有其他的利好因素,像重演的作品都是首演時頗有好評的,看過或未看過的觀眾都會有信心,而且在重演以外,又加入新的誘因,如李偉能和邱加希有兩人合編的新作,而陳偉洛的作品在香港應是未曾演出過——甚至,陳偉洛的名字也是相對新鮮,令大家對其作品風格有一定的好奇。此外,懂得利用社交媒體,如在面書持續發表文字和錄像,不停提醒公眾有此計劃,又藉此令他們對計劃增加認識,相信都是這些計劃成功的因素。

 

雖然只是起步階段,但我想眾籌其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一些較小型或實驗性較強,又或者work-in-progress的創作計劃,可以考慮以眾籌方式籌集製作費。製作費龐大的計劃當然不大可能眾籌得到,但小型演出所需的製作費相對較低,三數萬元的演出用眾籌方式應不難達到。縱觀上述兩個計劃的支持者,都是圈內或堅實的舞迷,他們相對上較易接受新的創作概念或實驗創作。而有了眾籌的可能,創作人也不用囿於資助申請需時,而能有更大的彈性去創作或實驗,也可藉此吸收觀眾的意見。同時,令創作人之間和舞迷有更多的溝通。

 

當然,上述因素也可能是眾籌的限制——提出眾籌的幾位編舞基本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為舞迷所認識,也有叫人有信心的往績,沒有往績的新人是否能夠吸引人支持和捐款則尚待觀察。而支持者主要是「自己人」是好處也是弊處,眾籌既是開放的,希望公眾能夠以行動支持,能夠吸引對舞蹈有興趣的人支持,把圈子擴大,對舞蹈的發展或創作人都有好處。

 

眾籌不可能取代傳統的資助模式。但在這幾年,大家開始相信集結個人的力量去達到目標的可能時,就讓眾籌有發展的空間。這空間亦讓創作人打開多一個集資的窗口;轉過來,這又讓觀眾有機會看到更多不同的創作可能,讓演出更形多元。若果場地發展能夠配合,令香港有更多不同大小和形態的演出空間,生態將更為有趣。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劇場旅人,看舞寫舞,舞蹈文章散見報章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