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思:一齣舞台劇誕生前的遊弋異象(無過虫系列 1「瘋祭舞台」胡思亂想集)
作者
編者
類別
出版日期
2002年8月
定價
HK$80
ISBN
9789628321308
發行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簡介

「無過虫」系列叢書

中國古代優人有所謂「無過虫」,仗義論政、打諢取笑、冷嘲熱諷,而權貴不能將之入罪。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直言世態之作固而然之,就是最個人化的作品,表達的也是個人處身世情中所思所感;而在一個開明進步的社會裏,論者享有自由,言者無罪,聽者足鑑。

 

「無過虫」系列各書均以藝術作品為起點,追溯創作過程中對藝術形式或主題內容的思考,強調創作的「過程」,突顯作品的立體感。文字或出自藝術家本人之手,或由評論人及旁觀者論述,務求把作品建立的話語伸引發展,讓藝術創作更積極地參與在本地的文化討論和建構之中。《抽思:一齣舞台劇誕生前的遊弋異象》為「無過虫」系列第一部作品,由「瘋祭舞台」作品《大路西遊》出發,帶你漫歷於何應豐的創作札記之中。

 

作者簡介
香港出生。戲劇藝術及教育工作者。美國侯斯頓大學戲劇系文學士及藝術碩士。一九七九年開始從事專業表演藝術工作(崗位包括導演、編劇、佈景、服裝及燈光設計、錄像創作、監製及翻譯,曾參與的舞台創作超過一百部。一九九三年與鄧樹榮創辦「剛劇場」。一九九六年獨自創辦「瘋祭舞台」,現為該團的藝術監督。何氏作品曾先後在十三個海外國家發表,更多次獲得本地及國際戲劇獎項。編導作品富獨特風格,深入掙索「舞台詩劇」的創造。重要作品有《離地三百七十五米又如何》、《元州街茱莉小姐三部曲》之《元州街茱莉小姐的最後一夜》、《元州街茱莉小姐不再在這裏》及《蝴蝶夢》、《中環廣場上的野餐》、《鄭和的後代》、《石水渠街72號的一片藍》、《母親》、《尋人的眼睛》和原創歌劇《夢拾紅梅》等。近作有編寫英語劇作The Seventh Drawer。一九九九年,創辦《一鼓作戲》青少年習作系列,致力以創作媒體推動創意教學,為青少年、教師及社會工作者舉辦多媒體創作工作坊,藉表演藝術為渡橋,培育青少年成長。

 

目錄

23.5.2002 前言

24.5.2002 等待鏟除的「廢料」

25.5.2002 此刻,可怎樣去看世界?

26.5.2002 一切痛苦產生於無明

27.5.2002 給「歡愉」一次徹底的機會吧!

28.5.2002 誰料「我們」會在哪刻哪地相遇?

29.5.2002 只管盡情做夢⋯⋯

30.5.2002 狩獵

31.5.2002 專業情慾

1.6.2002 我愛!不愛?

2.6.2002 「龍」的「文化」

3.6.2002 可大可小

4.6.2002 上妝

6.6.2002 繼續聯想

7.6.2002 感覺/配套

8.6.2002 「迷」與「途」

9.6.2002 「真摯」的一刻

10.6.2002 校長先生

11.6.2002 善哉!善哉!

13.6.2002 貓咪的從容

14.6.2002 絕跡的前奏

15.6.2002 三段戲

16.6.2002 假臉

17.6.2002 「火」的亮度

19.6.2002 平凡

20.6.2002 家的出路

21.6.2002 靠甚麼?

22.6.2002 「山水」意識

23.6.2002 真不可小看

24.6.2002 尺度

26.6.2002 醞釀

27.6.2002 尋找磁力共震

28.6.2002 「大漠」在哪裏?

30.6.2002 迷走

1.7.2002 歸依

2.7.2002 沒有行動!

3.7.2002 「過去」的「後頭」?

5.7.2002 老豬只知饒蟲大動⋯⋯

7.7.2002 「開發」

9.7.2002 知識份子

 

荒漠中的一個水酲——兼談何應豐家國情意的擬象「蒙太奇」 黎鍵

「遊」與「開發」 張秉權

遮蔽的大西北 何國良

世界愈來愈小 胡欣欣

故事兩則、管家與開發 陳明期

我的「大路」、我們的「西遊」 梁小衛

飄浮中的家——廿四樓的一塊石屎地 蔡少欽

 

圖片參考:

前言

內容選頁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