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04年2月 |
定價 | HK$80 |
ISBN | 9789628321384 |
發行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簡介 | 研究鄧樹榮並把研究的成果編彙成書,是一項既艱辛又令人愉快的工程。本書的研究方法,基本上結合了參與觀察、深入訪談、演出觀賞以及文獻爬梳等多方面進路,希望研究不單從作品的面貌,也從藝術生產的角度,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的,嘗試更立體的重構鄧樹榮的劇場世界。本書書名《合成美學──鄧樹榮的劇場世界》,取自鄧樹榮的影子老師梅耶荷德的「合成美學」(aesthetic of synthesis)觀念。梅氏認為,導演對劇本的詮釋與演繹,重點不在於整個劇本的細節總和,而是在於把劇本的特點融合為一個演出的整體意念,這樣才能夠更有效地呈現作品的精神。梅氏的美學觀對於鄧樹榮可謂影響深遠,而鄧的美學觀又的確繼承了梅氏合成美學的神髓,故取此名。
關於鄧樹榮 鄧氏曾留學法國,於巴黎第三大學獲戲劇碩士,並在I'Ecole de la Belle de Mai學校接受不同形式的演員訓練。回港前在巴黎金手劇團任助導及演員。
近年的主要導演作品包括「生與死三部曲」系列:《三級女子殺人事件》、《解剖二千年》 (1999年香港藝術節、2000年紐約國際木偶戲劇節)及《我的殺人故事》、《我們互不相識一小時》、《煉金術士》及《生死界》(2002年香港藝術節),並憑《生死界》獲2003年香港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戲劇及最佳導演提名(悲/正劇)。
目錄 前言 陳國慧/小西 沒有甚麼再可發明——走自己的路 鄧樹榮 日落前後的兩三種做愛方式 鄧樹榮 演出資料 導演的話 劇本 鄧樹榮創作年誌/鄧樹榮談鄧樹榮 鄧樹榮藝文觀止 人與神 翻譯劇、本土創作及戲劇文化 從歐洲的經驗看香港前衛劇場的困局 人與木偶的神奇組合:記南非「手翻傀儡劇團」的演出 木偶戲比人戲優越?! 《梅耶荷德表演理論:研究及反思》摘要 表演的內在節奏 鄧樹榮藝文目錄(初編) 眼看筆記《日落前後的兩二種做愛方式》 陳國慧 科技的靈光與本真——論鄧樹榮的多媒體劇場美學 小西
圖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