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花——大膽創新的嘗試
文︰劉可茵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帝女花 »
主辦︰香港舞蹈團
演出單位︰香港舞蹈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20 - 22/3/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帝女花》是唐滌生先生家傳戶曉的作品,是關於明朝末代公主長平公主及其駙馬周世顯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從傳統的粵劇至現代的舞台劇,此劇目多次以不同的演繹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香港舞蹈團」欲將《帝女花》轉化成舞蹈,實在是一次高難度的考驗。

 

舞團邀請了享負盛名的現代舞舞者/編舞家邢亮先生和劇場導演鄧樹榮先生,以及獲獎無數的舞台設計師曾文通先生重構《帝女花》。整個作品在三人的打造下,注入了許多嶄新的元素,令人眼前一亮。

 

正如編舞者邢亮先生所說,《帝女花》深入民心,而且此故事曾被搬上不同藝術表演舞台,因此是次的舞蹈編排是著重於展示每一場戲的精髓,而並非線性圖解的方式去解釋劇情。例如〈樹盟〉一場便著重於表現周世顯和其他求婚者之間的競賽,而不是以故事方式講述周世顯和長平公主如何情定終身。又如〈乞屍〉一場中兩位舞者只是以互換位置來暗喻長平公主與死者交換身份,而非以一連串的肢體動作和表情來詳述長平公主如何被慧姑發現及隱姓埋名於庵中。

 

當代劇場的影子亦在此舞劇中隨處可見。在整個作品中,金童和玉女站在舞台兩旁貫徹全劇,以突出主體。舞劇中段開始穿插創作人邢亮先生和鄧樹榮先生的對話,向觀眾坦蕩蕩地披露創作的過程與意念。〈上表〉一場還加入了文字的藝術,由舞者在台上朗讀文章,以揭示主角的心態。

 

在舞台設計方面,曾文通先生棄用了華麗的舞台設計來展現宮廷的富麗堂皇,取而代之的是簡約的現代舞台裝置,如〈樹盟〉一場便只放置了數張古代木椅,〈香劫〉一場亦只得一座牌坊。傳統的平面舞台在後段更變成了立體的舞台,讓舞者在舞台上、下穿插交錯。

 

「香港舞蹈團」以弘揚中國傳統舞蹈文化,拓展香港藝術特色,及推廣發展本港舞蹈創作為己任。《帝女花》將多元化的現代藝術元素融合於中國舞中,反映出舞團的使命,是一個極具誠意而非常大膽創新的嘗試。但是,《帝女花》此劇目故事性極強,人物多且關係千絲萬縷,觀眾需十分清楚劇情和人物關係才能領略抽象的現代舞蹈動作編排的精髓。雖然舞台兩旁有字幕介紹舞劇人物作輔助,但是同時注入那麼多嶄新的元素及豐富抽象的內容,確實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震撼。筆者在欣賞時實在有吃不消的感覺,認為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慢慢消化及細味箇中的味道。完場時觀眾的反應亦正反映出這點──能夠在短時間內吸收消化的觀眾為(編)舞者報以熱烈的喝采及掌聲;同時亦有許多觀眾表示不明白此舞劇內容,謂之前的《清明上河圖》易明好看得多了。

 

「看舞‧析舞‧論舞——舞蹈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香港舞蹈聯盟合辦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劉可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