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離破碎的帝女花
文︰傻A仔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帝女花 »
主辦︰香港舞蹈團
演出單位︰香港舞蹈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20 - 22/3/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看過了由鄧樹榮及邢亮攜手創作的新派舞劇《帝女花》──一部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粵劇名作,將此戲寶創作成舞劇版本搬演上台,確實佩服導演及編舞有向難度挑戰的決心,確是勇氣可嘉。

 

可惜珠玉在前,經典不朽的模式太根深蒂固,整體上舞團在演繹過程中失去了原著神髓,未能充份表達《帝女花》中周世顯及長平公主哀怨纏綿的深情,文采及情感詩意欠奉。結果令各位愛慕此等傳統戲作而來的觀眾及中國舞支持者失望而回。 其實,在場刊的引言中,已道出導演及編舞的心聲:「它很美,美得幾近不可能破」。先來一個唱好的「事先聲明」,巧妙地舖排了一個自由聯想的伏筆,留待觀眾各自尋找思索的空間,好讓觀眾們去親身感受此等嘔心瀝血之作;把「問題」留了給觀眾而非導演和編舞。

 

一部家喻戶曉的劇目,在微弱漆黑的燈光下,完全找不出∕分不清幾位主角的出現,營造出「非常引人入勝」的神秘感;然而在舞蹈編排上,未能完全交代整個故事的內容,分場部份欠缺連貫性。舞段間場中霎時播放著導演及編舞的討論對話;一時舞台上又出現舞者重覆再重覆的綵排片段,效果含糊、莫名其妙。最有趣的是金童玉女活像「門神孖寶」由頭至尾肅立在舞台兩側,動機未明。結尾的〈香夭〉更令我想起John Cage《4’33”》之意境;將任白經典之作故弄玄虛,實在是很耐人尋味。

 

編舞對舞蹈肢體技巧上的執著,無疑是展現了他對場面角力鋪排及對舞台空間展示的深厚功力。舞蹈整體上是節奏明快、充滿緊湊及凌厲之感,突顯了編舞「個人化」的舞風;但一切來得「太過火」,這純粹是編舞滿足了對其身體節奏上的把玩和炫耀!筆者覺得,過份著重形體上的複雜花巧而忽略舞蹈本身的最原有的主題意念,單憑在舞蹈上追求創意試點而失去平衡的話,這樣會浪費了編舞及舞蹈員的努力。值得一提是大部份舞者都有相當水準的舞蹈根底,但舞蹈肢體著重「形」而欠「情」的話,整個舞劇就變得乏善足陳、強差人意;舞台上的凝聚力大減,弄成肢離破碎的局面。

 

對於導演的簡約風格,刻意在〈上表〉中透過金童玉女的說書娓娓道出慾念生死之概念,筆者不明所以,故難以意會箇中道理。總括而言,筆者乍看來以為自己對號入座,看著「CCDC」的當代舞演出;導演和編舞選擇以嶄新的演繹方式來活現《帝女花》,確實帶給觀眾有「似曾相識」、「轉載翻版」的驚喜吧!

 

「看舞‧析舞‧論舞——舞蹈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香港舞蹈聯盟合辦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傻A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