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豐滿,深意略欠——寫在香港芭蕾舞團舞劇《香奈兒》演出後
文︰李夢 | 上載日期︰2023年5月1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香奈兒:潮流教主傳奇一生》(攝影:Conrad Dy-Liacco,照片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主辦︰香港芭蕾舞團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日期︰25/3/2023 7:30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初見香港芭蕾舞團舞劇《香奈兒:潮流教主傳奇一生》海報,已被畫面中經典的黑白兩色吸引。三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舞團一眾舞者聯同哥倫比亞及比利時籍編舞家奧喬亞(Annabelle Ochoa),將二十世紀著名時裝設計師的傳奇故事搬上舞台。這絕非易事:其一在於香奈兒的故事家喻戶曉,編舞和舞者如何呈示新意,此為不小的挑戰;另外,芭蕾舞劇的空間和佈景大多炫目繽紛,若欲凸顯香奈兒品牌經典的黑與白美學,實要花費不少心思。


舞作分為兩幕,約十三個場景,依循時序,回溯法國鄉郊孤兒院長大的窮苦少女如何從小酒館的舞女一步步成長蛻變為知名時裝設計師,最終建立自己時尚帝國的傳奇一生。線性敘事中,穿插香奈兒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與幾位男人(如富商巴爾森、名流卡帕、作曲家史特拉文斯基等)相識並相戀的故事,有些點到即止,有些高調渲染,雖說史特拉文斯基等角色的出場為增強戲劇感而略嫌誇張甚至臉譜化,卻足以讓舞台上的潮流教主形象更為豐滿,更易親近。原來,香奈兒事業成功的背後,也像這世間很多的女性一樣,曾在男權社會中經歷誤解、指責、背叛,甚至愛而不得的寥落與傷感。

 

《香奈兒:潮流教主傳奇一生》(攝影:Conrad Dy-Liacco,照片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舞作敘事中規中矩,唯編創團隊善用道具,以更加鮮明地詮釋劇中人的個性與特質。香奈兒的黑裙、手指間的香煙、頭飾等,都是這位時尚界名流的經典造型;香奈兒與商人維德摩爾簽下讓她後悔半生的香水合約,後者的精明與霸道,透過男演員手中的一隻裝滿現金的皮箱便能透露一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編創團隊安排了「影子」這一角色,貫穿舞作始終,可視作主角香奈兒的分身。「影子」遊走穿行,有時在遠處觀望,有時走到主角身旁,提醒她放下成見和執念,勇敢追逐心中理想。若借用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舞台上香奈兒與「影子」持續一生的互動乃至糾葛,便是從「本我」與「真我」的對話或抗衡中脫胎而來。飾演香奈兒與「影子」的舞者葉菲菲和張雪寧皆發揮出色,將角色的明暗兩面詮釋得生動又傳神。


編創團隊善用香奈兒開創的黑白經典,於今次舞劇的舞台佈景之中,為作品增添典雅高貴、不落俗套的氣質,呼應彼時香奈兒以獨特美學對抗甚至重塑時尚風潮的大膽創舉。深色的舞台佈景,亦應和香奈兒一生摯愛卡帕因車禍離世的悲劇,以及她因與納粹合作而在二戰後備受抨擊,暗示女主角看似光鮮明麗的人生表象之下,實則充滿暗湧。黑與白,是時尚界的經典,也是人生光與暗的寫照。

 

《香奈兒:潮流教主傳奇一生》(攝影:Conrad Dy-Liacco,照片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以兩小時舞劇重溫香奈兒一生傳奇,難度不可謂不高,惟編創團隊因善用道具、佈景與背景音樂,為舞劇敘事增添光彩。若下次重演時,能在人物經歷的線性敘述之外,避免臉譜化的角色呈現,以更多筆墨陳示主角在曲折起落的人生旅程中複雜的內心世界,並描摹角色之間的微妙關聯,或會令到整部作品更具厚重且耐人尋味的深意。

 

(文章於《舞蹈手札》同步刊出)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大眾傳播與藝術史雙碩士,不可救藥的美食及古典音樂愛好者。藝評文章散見於北京、香港和多倫多等地報刊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