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中漂流,尋得的是月還是冬甩重要嗎?——短評《漂流誌.尋月記》
文︰冰慧 | 上載日期︰2023年5月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漂流誌.尋月記》(攝影:IG@snap_shot_sammy,照片由La P en V Innovative Dance Platform提供)
主辦︰李俊軒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賽馬會黑盒劇場
日期︰18/3/2023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漂流誌.尋月記》是年輕編舞及舞者李俊軒的長篇舞作。李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主修中國舞。身為香港舞蹈團的舞者,在舞團的工作以外以個人身分申請資助去創作一個長篇的舞作真的熱誠可嘉,有心有力,後生可畏!近年,依稀看到獨立的中國舞者和團隊都積極地創作,除了有La P en V優之舞藝術總監莊陳波發表《異舞.迴聲》,亦有獨立舞者林慧恩及陳敏珺編創舞作《廣陵不散》等,都在大台以外綻放出有暗有明的色彩!

 

《漂流誌.尋月記》(攝影:IG@snap_shot_sammy,照片由La P en V Innovative Dance Platform提供)


無疑,《漂流誌.尋月記》在創作上略見稚嫩,在三個主要段落中的起伏和節奏都相當接近,看到有觀眾在中途也不禁墮入夢網,而間場的黑燈又有時打斷了舞作的節奏,顯得沒有太大必要。然而,作為首個長篇作品,整體的技巧和完整程度來說算是不錯,專注於一個點子,就是扇!很多的扇排列成不同畫面,在舞者手中轉換成隱喻的符碼,貫穿整個舞作,用法見心思,沒有像很多年輕編舞貪心地塞下不同的意念,可算是有專注發展的一個長篇作品。


既編又演的李技巧紮實,動作到位,獨舞段落執行得流麗,特別是到舞作後段亦不見疲態,年輕又力壯!而其餘三位女舞者的表現算是穩定,在動作上可發揮的空間沒有男舞者的段落設計到位,多數只是完成畫面的層次和起伏,較為難以突出。在既編又跳的作品中編舞的調度實在是要萬二分注意,特別是在這個作品的主題上,有別於一般的舞劇有角色劇情上的設定,此作的男角和女角之間實在沒有需要太大敘事上的差異,故此只著重男舞者的獨舞段落設計不禁使人覺得有失平衡。另外舞美也可能要加以著重細節的呈現,服裝看來是在追求一種整體而和諧的感覺,但有個別舞者的頭髮顏色卻是時下流行的淺色漂染,就好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若非舞作原意,也許編舞在視覺的整體性上需要多加留意。

 

《漂流誌.尋月記》(攝影:IG@snap_shot_sammy,照片由La P en V Innovative Dance Platform提供)


此舞作嘗試以扇喻月而言,可是除了以鋼索吊起一把扇的那一幕之外,編舞選取動作和編排到底是指向月,還是只是圓也好像沒有太大的分別。在這個情況下,編舞要思考的也許是從「月」的甚麼特質去開始創作,若果只是利用當中的一個顯著的元素——外在的圓形,就算有圓缺之別,但對於觀眾而言,多數的動作都是根據編舞對「月」的主觀投射去編排,從外在只看到一貫的中國舞套路,到底是「月」還是「非月」,對於觀眾的進入和主題的表達似乎都影響不大,只能看舞者盡力的舞姿!


話到最後,有關從單一視覺元素發展出色的創作讓我想起《奇異女俠玩救宇宙》中以圓作為喻體,發展出吞噬萬物的冬甩,亦暗指貼在額頭的小眼睛,但圓終究只是起點,緊緊扣連出現的不同事物,卻不會說成是滅世冬甩的故事。要精進創作的話,就要有跳躍漂流在多重宇宙的心理準備去開發創作的廣度和深度。

 

(文章於《舞蹈手札》同步刊出)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習舞愛世人,持筆渡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