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深而論」:闖進文字與時間的河流 談《解憂雜貨店》的空間想像
上載日期︰2022年12月8日

 

「評深而論」:闖進文字與時間的河流 談《解憂雜貨店》的空間想像

討論劇目:《解憂雜貨店》

藝評人:潘璧雲、邵善怡

主持:陳國慧

初稿整理:江祈穎

定稿:潘璧雲、邵善怡

 

《解憂雜貨店》是一個重演作品,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於2012年推出的同名小說。後來在日本、內地及台灣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及舞台劇。不少香港觀眾也看過電影,成為他們心中相當動人的作品,中英劇團於2018年首演《解憂雜貨店》,全院滿座,今次2022年再次搬演,在舞台效果及演員訓練等方面重新精煉,再度為觀眾帶來感動。藝評人潘璧雲及邵善怡都是首次觀看演出,從「新鮮觀眾」的角度,分別就文本演繹、舞台空間及表演三個範疇,討論本地觀眾如何受日本影視文化影響,以及在改編日本舞台劇作品時需要面對的困難。

 

(一)日本文化語境——香港觀眾視野的日本文化

 

《解憂雜貨店》處於香港觀眾較熟悉的日本文化語境,而香港劇場也多次搬演日本劇場作品。潘璧雲認為除了身處日本的華人,對日本文化最熟悉、有感情的就是香港人。香港觀眾對日本文化的偏愛,源於伴隨香港人長大的日劇;日本文學、日式美食等也廣為香港人接受。而日本劇作在香港搬演次數雖不及歐美作品,但也常有演出;除了中英劇團外,香港話劇團之前演出的《脫皮爸爸》、《結婚》等、還有經常在小劇場上演的《杏仁豆腐心》都是日本作品,還有擅長荒誕虛幻寫法的日本劇作家別役實的作品,而日本文學也頻被改編,日本故事在香港舞台的呈現有一定市場。

 

從前杜國威導演也曾編寫有關日本的故事《扶桑過客》,只演出過一次,故事講述中國留學生於日本的悲慘故事,當中亦牽連一些日本人,演出深受觀眾歡迎,對香港觀眾而言有一種異域感。而《解憂雜貨店》在舞台呈現出常見的日本元素,例如在草坡上升起的太陽和月亮、八十年代和現代的衣著、對著海大叫、躺在草坡上等。這些場景頻頻在日本動漫、電影作品出現,也很代表香港觀眾視野中的日本味道。

 

(二)日本味道、故事年代的演繹不足

 

這些作品橫跨三十年,演員似乎需要深入了解日本文化,例如不為他人帶來麻煩、前輩後輩階級觀念、還有如進屋放鞋的生活規範等等,雖然改編者為日本人,翻譯則是身在日本的台灣人,但潘璧雲認為《解憂雜貨店》在日本味道的演繹不夠濃烈,例如家中、職場與師生間如何使用敬語,在作品中似乎並不明顯。同時,故事跨越八十年代和當代,而作品未能在演繹上反映年代分野,三十多年前和當代人的說話方式應該有更大分別,故有改進空間。《解憂雜貨店》的故事並非線性,而以零碎事件湊合而成,不同故事間淡然呈現不同訊息、人物改變和發展等,在故事表達上仍能看出日本味道。

 

由於疫情影響,《解憂雜貨店》的演員陣容有所轉變,導演盧智燊也需親身上場演出。潘璧雲認為他不止模仿,更很好的演繹出昔日日本味道。而如果這是導演標準或心中的日本氛圍,那麼演員表達氛圍未及統一,似乎其他演員的演繹尚未到位,例如在人群中的反應、親疏有別、心理流動。潘璧雲認為馮祿德先生的演出相當切合角色,但如果有更多日本老頭的感覺則更完美。陳國慧亦提到在疫情影響下,由於部分演員要接受隔離,角色有調動,部分演員只能以很短時間投入角色、重新演繹。故在短時間內難以對身體、文化演繹、空間上作出充足整合。而正正導演盧智燊在文化語境的演繹上較為仔細,和其他演員對比下反顯得突兀。故如果有重演,在空間運用及日本文化演繹上有改進空間。

 

邵善怡則認為《解憂雜貨店》的日本味道較為卡通化,例如有如夕陽落日,以燈光構成的鹹蛋黃場景,多在日本動漫的結尾出現;劇作尾段的雀鳥剪影,亦非真實的呈現,較為卡通。這種超現實設定貫穿全劇,令邵善怡感覺不到太重日本文化的呈現——即使劇中仍有日本人際間相處、對談的禮儀表現,但結合了劇中超現實的設定,所以並非貫切的現實日本文化。這種感覺亦貫切街景、舞台空間設計等地方。

 

陳國慧指出超現實場景是故事本身賦予的感覺。故事以三位邊緣青年闖入一間雜貨店,收到一封33年前的信開始,進入時空交替的狀況。然後輾轉發展下,他們的回信改變了他人生命。有別於電影剪接,舞台上雖有時間提示,但畢竟故事時間跨越33年,而時間亦不斷遊走,以舞台空間呈現時空落差,同時要讓觀眾意識到正觀賞一個日本故事,是對導演的一大挑戰。雖然在演繹上未做到明確的年代分野,而角色變化亦不明顯,但邵善怡指出不同年代間的空間設計及燈光轉換仍能看出分別。舞台分成一個個零碎部分,當人物穿梭不同部分,劇中以燈光聚焦帶引觀眾觀賞。

 

(三)部分角色欠缺獨特性

 

潘璧雲指出在充滿愁苦氣氛的疫情期間,《解憂雜貨店》為人帶來正能量。東野圭吾的另一本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有一句名言「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而這也貫穿了《解憂雜貨店》的故事,三名現代年輕人、甚或其他角色,也緊緊連繫著孤兒院、雜貨店;很多角色也和孤兒院有千絲萬縷的連繫;各種零碎的片段和角色間又各有線索。但在日本味道的塑造外,三位主要角色營造則欠奉,劇中某些對白似乎沒有由某人說出的必要性,例如演員袁浩楊和廖國堯甚至交換對白也無不妥,可見部分角色欠缺獨特性;雖然日本人有其習性,但角色得到成長、救贖和改變之外,還可以有更多角色個性、深度的發掘,與及獨特背景,導致他們有對事情有不同反應及選擇。

 

邵善怡則認為故事中後段仍能看出角色性格的分別。例如有一個較為偵探,猶如神探伽利略的角色,總在查案、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線索,找出魔幻故事背後的真相;另一角色較唯唯諾諾,但仍能看出個人堅持——想回覆信件,甚至為此下跪懇求。但她也同意上述兩名演員似乎在某些地方過分重疊。

 

陳國慧指出故事前半段重心放在歌手松岡克郎(陳健安飾演)的背景,戲劇處理上較為簡單;而下半場就進入如邵善怡所指,柯南式查案情節,劇情線索大量湧現,並開始拆解事情。上下半場的鋪墊甚有分別,三位現代角色在下半場才有較明顯的角色塑造。但也許是排練間的互動經驗,三位演員間的互動相當自然。

 

(四)演員演出能量不一

 

劇中不論上下半場皆用主題曲貫穿,歌詞亦呼應故事情節內容。但邵善怡指出主題曲的部分較長,重心亦落在歌手松岡克郎上,拖慢上半場節奏;另一方面,雖有針對松岡克郎堅持做歌手、和父親約定一事的呈現,但似乎未能呈現角色於承繼家業或堅持做歌手之間的掙扎。陳國慧提及這個掙扎也常在日本故事中出現——父子間的張力,父親渴望創一番事業,不需兒子繼承家業,可有自己事業;但兒子卻想投身父業。中間有複雜而濃烈的父子情,同時又有日本式的熱血。邵善怡認為演出成功表現出父親的熱血,渴望實現理想的感覺;但反而兒子的回應較為遜色。

 

潘璧雲認為演戲是雙向的,兩個角色互動間,兩者的「能量」濃度也要配合。陳健安演繹松岡克郎一角表現稱職,一方面唱歌好聽,飾演青年亦無問題,也能配合其他演員,感覺不會突兀;但他在表現角色的熱血、無論是熱血青年還是柔中帶火的方式,表現角色的堅持、執著方面仍有空間進步。而在整個演出中,除了日本味,不同角色的能量也有未統一的地方。

 

潘璧雲提及飾演晴美的演員黃熙童有進步空間,例如聲音上、或演出狀態明顯較拘謹,但明白是替補上場,可以繼續努力。陳國慧指出其角色複雜,年齡跨度大,由飾演夜總會陪酒小姐到長大後成熟、有事業的社長,不止服裝上有明顯轉變,氣度上也有明顯分別,在短時間内拿捏角色對替補演員相當有挑戰性。潘璧雲續補充其他演員在處理演出的能量、導演統一演員演技方面亦有改進空間。

 

(五)燈光設計用心,呼應故事

 

而在燈光演繹上,潘璧雲指出有一個父子對話的場景,倆演員皆站在舞台燈光的光圈外,非常暗;後來才有回一點點光,她疑問為何會在這樣一個重大矛盾的對話沒有燈光,甚至以為是壞了。除此之外,整場演出的燈光處理和演員走位非常好看、有意境、令人舒服。整個舞台設計和燈光配合、例如牛奶箱、街燈、演員在四方台的通道間跑動等,設計得很好看,令人覺得既用心、又有好既效果。

 

而邵善怡亦讚揚牛奶箱的設計。除了在最後一幕,整個舞台佈滿牛奶箱,每一次投遞信件時,演員也運用不同的牛奶箱,而非限死某個。這也帶來意象上的意義,透過牛奶箱,空間上有許多跳接,從而帶來情節上的呼應。而在結尾的全場白燈亦和整個演出中,路邊的街燈有所呼應;邵善怡特別留意到白燈的處理,這種猶如光管慘白的白度甚少在舞台上出現,當角色在路上奔跑,來來回回卻離不開同一個地方時,這種白到不真實的白燈正呼應其超現實情節。另一方面,晴美在述說自己在夜總會的工作時,全場燈光轉為紫色,呼應夜總會風格。

 

陳國慧續指出她最有印象是在上半場,成名歌手演繹歌曲時,角色在後舞台(Upstage)較高的空間中,同時又有打光,呈現出一種「女神歌手」的印象;同時,她又和台下的松岡克郎有呼應。在舞台上的現實與懷念某人的現實之間,燈光處理有協助處理跨越現實之作用;牛奶箱有節奏的逐個亮起,這也呼應戲中主旨、以及不斷收信寄信的狀態,令燈光處理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六)逆境演出不容易,中英劇團持續有進步

 

陳國慧提及演出的售票情況理想,觀眾反應良好,不少人亦排隊選購演出的相關產品。在疫情期間,劇團、導演、演員也要對困難見招拆招,在逆境下能做到這種水平已相當不容易。她在演前也相當期待,因為《解憂雜貨店》是在近年中英劇團較得到觀眾認同、反應不錯的作品,相信不論在觀眾拓展或演繹上仍有空間更進步。

 

潘璧雲提及在本劇評計劃開始後,中英劇團的作品在觀眾拓展、選材等等都有很大進步,例如《穿Kenzo的女人》或《解憂雜貨店》也可見觀眾相當喜歡,並引起討論,劇團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而黑盒作品亦讓年輕導演、演員作嘗試。另外,中英劇團愈來愈多全職演員,當中不少年輕演員,劇團讓他們有練習機會、不同挑戰也是好事。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