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幻的形式與模糊的空間:記一場跨世代的爵士音樂會
文︰王佳文 | 上載日期︰2022年6月29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日期︰24/6/2022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在香港,爵士樂雖非主流,但近年愈加蓬勃發展。連續舉辦三年的西九文化區自由爵士音樂節, 不僅邀請到爵樂泰斗和新生代樂手,也吸引了更多年青一代對這流派感興趣。爵士樂如若要在香港煥發持續的生命力,自然不能僅仰賴殿堂級人物,康文署主辦的香港大會堂60周年誌慶節目《爵樂引力》,就是一場跨世代的爵士樂對話。

 

是次演出邀請了被稱為「香港爵士樂教父」的鋼琴家羅尚正(Ted Lo)和資深爵士結他手包以正(Eugene Pao),聯同九位青年音樂人,帶來風格迥異的聽覺盛宴。在短短兩個小時中,變幻的風格悉數呈現,大會堂音樂廳有限的空間中形成多層次的對話——台上是前輩與新人的切磋,台下是觀眾與樂手的互動。像一場放膽的冒險,音樂會本身透過多變的形式,重新定義了音樂廳這個空間。

 

上半場,羅尚正分別與雷柏熹(Patrick Lui)、李梓禾(Bowen Li)、朱肇階(Daniel Chu)和張貝芝(Joyce Cheung)合作,帶來八首鋼琴二重奏。首位登場的雷柏熹帶來《邀請》和《歡樂春天》,在這個我們外行人認為充滿「爵士味」的氛圍中,不規則的切分音和明快的音色,霎時為觀眾完成了熱身。燈光由黃變紫,掌聲已經從觀眾席湧上舞台。雷柏熹亦不時晃動左腳,把身體交給自己創造的節奏之中。緊隨其後的是截然不同的風格,與李梓禾合作前,羅尚正談到,爵士樂和唱詩班(Choir)的融合讓他感到新奇。他與李梓禾帶來的《失去的恩典》和《窗》的調性明顯相對靜謐,前者更有不少宗教風格的和弦交織其中,筆者竟可以從這樣的爵士樂中得到些許療癒,撫慰煩躁的內心。緊接著,朱肇階則獻上了與羅尚正共同作曲的《即興曲》,充滿技巧的曲目中又不乏浪漫與力量,曲中豐富的音色變化和調性轉換令人應接不暇;而《我會在》的演奏中,兩位鋼琴家隔空多次對視,更顯二人此起彼伏的對話感。最後登場的青年樂手是張貝芝,比之以上六首曲目,她演繹的《我最喜歡的東西》和《比利的彈跳》則多了一抹俏皮和靈動,引得陣陣掌聲之餘,她亦多次向觀眾席點頭致意。

 

下半場則由包以正領銜,與三位結他手張駿豪(Teriver Cheung)、關家傑(Alan Kwan)、林知秋(Wilson Lam),以及低音大提琴手龍小飛(Sylvain Gagnon)和鼓手陳衍光(Samuel Chan),帶來四首爵士標準曲。由《畢爾包之歌》始,音樂廳已然被激情充斥,至《伯尼之歌》,樂手輪番solo,台下更無拘束,歡呼聲此起彼伏。此後,包以正獻上了數十年藝術生涯中第一張以個人名義錄製的專輯 Comfort Zone 之同名曲。包自如地與樂手一一互動,台上眾人皆是遊刃有餘的狀態,正正詮釋了爵士樂是個令他們享受的舒適圈;又抑或是,每一次即興、每一種可能性,都是跳出舒適圈的勇敢嘗試。隨後的《法國製造》則是四位結他手使用原聲結他演奏而成,不同於電結他的激烈昂揚,原聲結他的音色更顯純粹,質感更為輕盈。壓軸登場的《不關事》集結羅、包二人以及一眾青年樂手——鋼琴被置於舞台左側,鋼琴家輪番上陣,與右側的結他、低音大提琴和鼓,此消彼長地呼應,不間斷的爵士串燒將演出推向高潮。

 

以自由和多變著稱的爵士樂不僅海納各種曲風,予樂手以即興的可能性,更挑戰了主流和權威的規則,重新定義了演出空間。譬如在大會堂音樂廳中欣賞古典音樂,鮮有觀眾會在音樂尚未完結時鼓掌,亦少有曲中此起彼伏的歡呼,因這常被視為對古典「業餘」。而在爵士樂的演出中,這些都是樂手樂見的互動,包以正更會興奮地喊出「Are you ready?」,亦會伸手示意獨奏的樂手邀請觀眾報以掌聲。對觀眾而言,大會堂的座位就似有些許束縛了。在爵士樂不規則的搖擺節奏中,不少觀眾在座位上跟隨節奏點頭,用身體打出鼓點,似乎多一枝啤酒在手即可晃動起來。筆者觀察到,儘管開演前的廣播和場刊均聲明嚴禁錄影,仍有部分觀眾忍不住舉起電話。此舉固然不可取,但亦側面寫照了,爵士樂的互動性雜糅了livehouse或演唱會的特性,以一種即時的、自由的「現場」存在,快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爵士樂可以出現在音樂廳、露天場所、展演場館、酒館、街頭等等,這些空間之間的界限已然被這個變幻莫測的流派,給模糊了。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文化研究學徒,在摸索中冒險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