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台復演迴響 「西交」疫下上山爭取三贏
文︰周凡夫 | 上載日期︰2021年10月6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華山之巔雲海音樂會」演出的場景,圖左是西安交響樂團,右是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網絡截圖)
主辦︰西安交響樂團
演出單位︰西安交響樂團 »
地點︰大雁塔北廣場、華山西峰山脊、秦嶺山脈
日期︰2020/09/19、2020/07/04、2020/07/19-09/09
城市︰西安 »
藝術類別︰音樂 »

編按:本文一直未有機會刊登至報章專欄,本會現獲得周凡夫老師家人授權首刊,希望藉此與大眾分享周老師的文字。

 

9月19日晚上在西安地標大雁塔北廣場的戶外音樂會,可以說是西安交響樂團(XSO)六月初中國演藝舞台復演以來的高潮活動。這項自2013年開始舉辦的大眾化音樂會,剛迎上劇場開放七成半觀眾的喜訊,當晚的現場觀眾多達三萬人,透過眾多網絡平台直播觀賞的點擊人次更多達560萬! 

 

其實,就音樂會的性質內容來說,這場邀來中國愛樂樂團常任指揮黃屹執棒,在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贏得冠軍的首位中國鋼琴家張昊辰擔任獨奏的戶外音樂會,更可說是XSO自七月以來「奇兵突出」,於疫下將樂團帶到華山、秦嶺山脈舉行一系列合共七場的大自然音樂會的高潮。 

 

大膽運用「地利」資源

「華山之巔雲海音樂會」演出的場景,圖左是西安交響樂團,右是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網絡截圖)

 

以西安音樂廳為「基地」的XSO,於2012年成立,至今未夠八年歷史,在疫情下透過網絡的雲上演出,自7月至9月,更是創意無限,不斷突破。這包括將著名指揮家湯沐海,和他的女兒湯蘇姍(小提琴家)請來,將樂團與樂團的合唱團(2017年成立),及工作人員合共225人帶到西安市外120公里的華山上演奏!華山是五獄之一,這場於7月4日舉行的「華山之巔雲海音樂會」,更安排在山勢最為險峻的華山西峰山脊的蓮花峰頂登山徑舉行。相隔半個月後,再進一步,在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歷史記憶的秦嶺山脈六個獨特景區,直到九月初,舉行一系列六場「中華祖脈.秦嶺之聲」雲上音樂會。

 

這六場演出首站是在秦嶺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舉行的「牛背梁迴響」(7月19日,指揮柴昊夫)。隨後五站,分別是在漢中佛坪大熊貓保護基地的「佛坪探寶」(8月2日)、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的「翠華山行」(8月9日、合唱指揮朱翊彰)、安康瀛湖風景區的「瀛湖攬月」(8月22日、指揮楊勁松)、漢中勉縣漆樹壩茶山的「漢中問茶」(8月30日、指揮李昊冉),和在終南山道家聖地樓觀台書院前廣場的「詩韻終南」(9月9日、指揮楊勁松)。

 

尋找生機帶來啟示

XSO過去在節目設計上的創舉已不少,選擇華山、秦嶺辦雲上音樂會,目的並非挑戰不可能,客觀上是在此「非常時期」通過「非常手段」,每次通過十多二十個網絡平台,來將古典音樂帶入更多人的生活中。如從市場角度看,這更是求取「三贏」收到不錯效果的成功實例。疫情下華山、秦嶺等著名熱門景點,亦因沒有遊客,為此卻提供了與樂團合作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這種合作不僅能爭取得政府單位,還有企業、商品支持贊助。因採用預先錄製剪輯後才放上雲端的做法,便可以「帶貨」(附加上「廣告」),其實,演奏音樂過程插播的華山、秦嶺風光(特別是航拍的鏡頭,確是引人入勝,這幾乎便是以樂團演奏作配樂的旅遊廣告了)。相信好些觀眾在收聽(看)的過程,都會被引人入勝的風光畫面吸引,而動了一遊華山、秦嶺的欲望。同時,除了展示華山、秦嶺的獨特魅力,特色旅遊路線,還推介了秦嶺特色農産品和手工藝,「帶貨」的能力可強呢。

 

由此不難見出,XSO走到山上的雲上音樂會,觀眾免費獲得新的觀賞經驗,贊助者(包括場地)達到贊助預設的目標效果。對樂團而言,除了爭取到新的資源,樂手獲得新的演奏經驗,樂團名聲不僅打出西安,除獲得全國眾多媒體報導,歐美傳媒不僅亦有不少報導,有些更用上大篇幅的好評,也就是說,樂團由此更衝出了國際,此一「三贏」局面最大的贏家還是XSO!更重要的是,XSO的「鋌而走險」,為當下舉世大型交響樂團在疫情下面對生存重大壓力,要尋找生機帶來新的啟示。

 

唱響奏響《我的祖國》

就網絡上的「直播」所見,一個多小時的音樂會好聽亦好看,好聽在於很明顯地樂隊與合唱的聲音都經過收音處理才放到「雲上」,為此,音樂聽來並無在空曠空間演奏的鬆散感覺。「秦嶺之聲」系列各場演出更在西安音樂廳交響樂大廳,以IMAX巨幕作現場放映,前幾站仍受三成、五成座位所限,每場仍只能有約二、三百位觀眾獲得邀請入場,「瀛湖攬月」還在大唐不夜城安排了巨幕,為大量遊客進行播映。相信當日在音樂大廳通過IMAX大熒幕觀賞秦嶺之美的感受,應會更深刻。

 

「中華祖脈.秦嶺之聲」第六站「詩韻終南」音樂會,照片提供:西安交響樂團

 

其實要將樂團帶到秦嶺山脈的大自然中演出,面對最大的風險自然是大自然變幻莫測的天氣,尋找合適的空間(地方)解決拍攝,收音等技術問題,都是挑戰,但仍是在可控的範圍內,事實上,最後一站,原安排在秦嶺最高峰的太白山上舉行,便因為其時有關方面發佈了近期山洪預警,要臨時改到終南山脈上,但總體而言,各場仍得以順利收官,完滿結束。最後一站還有「意外安排」,邀得其時在西安音樂廳登台,享譽國際的著名男高音石倚潔「上山」助陣,在樂團伴奏下選唱了三首歌曲,成為收官演出的一大亮點。 

 

這六場秦嶺音樂會,都長約一小時,除了第二、三站是室樂重奏,其餘四站都是樂隊演出,第三場則加上混聲合唱團,和童聲合唱團,演出曲目都是十首左右,相同的都是有西有中(如琵琶古箏《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鮑元凱《炎黃風情》選曲);有古典的,有大眾的(如《茉莉花》、《夜來香》),最多仍是西方的古典經典樂曲,全都是旋律優美易聽的作品。

 

這系列六場音樂會共通點都以劉熾的《我的祖國》作為音樂會的壓軸節目,但演出形式有多種,除了管弦樂版本,第一場加上合唱,第二場卻是樂團首席只用一把小提琴獨奏的版本,第三場是樂隊聯同合唱團、兒童合唱團的大合唱版本,第五場則是很簡短的管弦樂濃縮版,很顯然地,各場演出都以這首歌頌祖國山河大地的音樂壓軸,既貼合秦嶺獨特迷人的大自然風光,又能振奮人心,當是在疫情下的絕佳選擇。同時,如果知道劉熾(1921-1998年)原是陝西西安人,《我的祖國》更是1956年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電影原唱者郭蘭英),在中國面對美國打壓的今時今日,在這一系列於中華祖脈秦嶺上唱響奏響《我的祖國》也就更多一重意義了! 

 

大雁塔下高潮收官

西安交響樂團在大雁塔北廣場舉行戶外音樂會三萬觀眾的場面,照片提供:西安交響樂團

 

從秦嶺回歸到城中地標式的大雁塔下的戶外演出,同樣是雅俗共賞、中西兼備的曲目,既有柴可夫斯基的《波羅乃茲舞曲》、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鳥》選段,亦有西安作曲家趙季平,在樂隊中加入柳琴的《深瓶夢幻》,同時還安排了交響樂團的合唱團及西安音樂廳童聲合唱團,在樂隊伴奏下演唱了印青的《在燦爛的陽光下》,和歌劇《卡門》的《鬥牛士之歌》,而張昊辰則壓軸登場,和樂隊演奏了拉赫曼尼諾夫二十分鐘長的《巴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音樂會的高潮卻是張昊辰連同合唱團、樂隊演出了《黃河大合唱》及《黃河鋼琴協奏曲》最後的篇章〈保衛黃河〉,將大合唱及協奏曲兩個版本結合(未知是何人編曲),有很不錯的效果,澎湃的激情,意料不到的是掀起的仍非當晚音樂會的最高潮,在掌聲不絕,黃屹一再返場,先後加奏了活躍的拉丁舞蹈節奏音樂阿布魯的《雀鳥》,和輕快愉悅的約翰.史特勞斯的《雷電波爾卡》後,觀眾意猶未盡,最後仍是以《我的祖國》作為音樂會的結束樂曲,演出的是童聲與混聲合唱版本,和秦嶺第三站相同,不同的是,拱托著宏大歌聲的不是大自然的祖國山河景貌,而是北廣場在燈光變化下,噴發起來的噴泉,以充滿節日視聽感覺的熱鬧歡慶場面結束,亦為這次疫情下XSO復登舞台寫下深情的印記。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本地資深音樂評論人,1982年開始至今,一直在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古典音樂及文化節目,於2011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以表揚其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貢獻。著有《愛與音樂同行─香港管弦樂團三十年》、《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現代香港的起跑點─大會堂五十年的故事》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