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三:從身體的領悟思考舞蹈的定義與可能
上載日期︰2021年7月21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第三十一屆澳門藝術節網上藝評交流活動討論三以「從身體的領悟思考舞蹈的定義與可能」為題,討論《雙舞作》、《未境作業.挫敗之慾》兩個作品,關鍵字為表達的欲望、跨文化及專業與素人。此次交流由陳國慧、莫兆忠主持,參與討論有黃寶儀、鄒景峰和羅嘉華。

 

《雙舞作》為舞者金曉霖離開澳門十年後,首次在澳門藝術節演出的作品。而《未境作業.挫敗之慾》則由瑞士以及澳門的特殊演員共同演出。兩部作品在講述個人故事以及溝通交流上各有表述。

 

《雙舞作》:回歸陌生的成長地

 

《雙舞作》由兩部獨立的單人舞作組成,分別是《在法院跳舞》和《本作品無法描述本作品的內容》。二作展示了金曉霖作為專業舞者的動作控制力與基本工,但同時亦顯現了舞者與成長地的隔閡。

 

《在法院跳舞》為舞者自述習舞經歷之作。從舊法院門外走到大堂,舞者歷經從燈火通明處走到昏暗處的過程,象徵其從外地重回本土,從穩定的舞團工作變為前路不明的自由舞者。法院的建築結構為舞者提供了自我表述的場所,但從外地歸來的舞者與文物的關聯性何在?舞作名稱點出了演出場所,但空間的象徵意義卻未有顯現,只被用來述說舞者與澳門的故事。此作的另一重點為跳舞。舞者以錄音旁白交代自身從芭蕾轉向現代舞的的歷程時,同時展示兩種舞種的動作。然而,語言敘述遠多於肢體表達,兩種舞種在身體語彙上的對照亦不明顯,致使舞作依靠語言而非動作來自我表達。

 

而《本作品無法描述本作品的內容》則在結構上探索觀演關係。舞者通過互動與觀眾建立連繫,其於演出過程中,不時到台下詢問觀眾對舞台空間的詮釋。相對此作於內地演出時熱烈的現場反應,澳門觀眾在即席交流上則顯得保守、冷靜,此一互動設計未能發揮原有功能。由於前作需要沉澱聆聽,觀眾難以在短時間內轉換視角作互動,而舞者未有因應現場狀況作調整。在舞作後期觀眾可於舞者說故事時,隨時中斷故事敘述。可惜,此設計並未能因應觀眾反應作調動。即使觀眾沒有打斷舞者,但其說完故事後便自行暫停,致使此互動方式失去探索空間。

 

《未境作業》:跨越溝通障礙的試驗

 

疫情下跨地域的合作困難重重,瑞士霍拉舞蹈團以線上方式參與石頭公社、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會合作的作品《未境作業》。此作聚焦於溝通:一場跨越地域、種族以及標籤的溝通。

 

分隔兩地且語言不通的特殊演員,如何克服溝通困難?此作展示了多元的溝通方式。不論演出前的錄影片段,抑或劇場的網上連線,都是一場溝通實驗。演出者在對答過程中不時答非所問,又或因語言不通而牙牙學語,這些看似失效的溝通卻充滿玩味。作品亦不乏溫情場景,一名瑞士演出者通過線上交流,安慰痛失家人的香港演出者。二人因家人離世的共同經歷產生共情。在呈現溝通方式的可能性以後,此作未有再作深入討論。然而,其在探索劇場與網絡結合的演出方式上,貼切地反映疫情下的日常溝通。兩地演員線上溝通的畫面投射在螢幕上,觀眾視點集中在螢幕,對演員身體的觀察被轉移。而此種身體語言被壓抑的狀態,正是當下生活常態。

 

此作在構作上對觀眾的觀賞經驗帶來了衝擊。相對於前作《世界和我怎麼樣》,此作的結構較為開放,再加上作品未能呈現明確的美學標準,故難以用慣常的觀賞標準審視之。前作以提出問題,再由表演者回應。提出與解決問題的結構能滿足一般觀眾期待。然而,此作並沒有設置高潮、笑點,若以慣常的觀賞要求進入作品,不免會感到挫敗。由於劇場觀賞標準被打破,觀眾需要不斷調整觀賞角度,同時重新思考何謂正常的作品。

 

討論三:從身體的領悟思考舞蹈的定義與可能

關鍵字:表達的欲望、跨文化及專業與素人

討論劇目:《雙舞作》、《未境作業.挫敗之慾》

主持:陳國慧(港)、莫兆忠(澳)

藝評人:黃寶儀(港)、鄒景峰(澳)和羅嘉華(澳)

文字整理:黃寶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