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一:從流動的腳步再現城市的記憶與空間
上載日期︰2021年7月12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第三十一屆澳門藝術節網上藝評交流活動討論一以「從流動的腳步再現城市的記憶與空間」為題,討論由梳打埠實驗工場藝術協會創作的《從記憶看見你》和夢劇社的《路.遊.戲》兩個劇場作品,關鍵字為步行、社區及口述史。此次交流由陳國慧、莫兆忠主持,參與討論有張澄、黃詠思和羅嘉華。

 

主持人陳國慧稱受疫情影響,她與另一香港藝評人張澄未能親身到澳門,只能觀看演出錄影,現場觀劇感受交由澳門主持人莫兆忠及藝評人黃詠思和羅嘉華分享。兩個重演作品的共通之處是觀眾需要於戶外步行以觀賞演出及題材與當地社會變化有關。

 

莫兆忠介紹兩個同是於2018年首演劇場作品的創作背景,皆是由與社區有關的藝術計劃延伸。《路.遊.戲》沿路環海岸線歷史說到造船業發展,是「再續船夢」計劃的演出,透過劇場作品傳承造船技術、推動保護工業遺址及推廣造船文化。《從記憶看見你》以沙梨頭區為主題,與以往「OFF|SITE在場」系列作品帶領參與者到不同社區步行探索的形式有些不同,是比較定點演出的紀錄劇場。

 

就步行的身體經驗能否與社區及記憶連繫,羅嘉華表示再看重演,對《從記憶看見你》中選取的場景有所保留,特別對將屬於社區的記憶承載於官方收藏的機構——圖書館有意見。圖書館並沒有特色,於任何一座圖書館演出分別不大。即使於土地廟觀看的演出,與地點相關的段落亦不多。是次作品與社區及地點的連結比劇團以往走進街區的作品更薄弱,未有加深觀眾對地方的了解。張澄認同這觀點,以非澳門居民的角度觀看,未能透過作品感受及了解整個社區的特色及連繫。

 

黃詠思表示澳門有很多步行演出,談及社區就與落區劃上等號。點對點及沒有步行體驗的《從記憶看見你》沒有滿足預期,表達的內容不需要走進社區觀看。過程令她思考步行這敘事方式是否必要去配合演出內容,及劇場參與與自行發掘之別。

 

《從記憶看見你》有許多素材拼貼,黃詠思表示作品與她的個人成長及工作經驗有連繫,惟結構選材貪心、片段跳脫,與大部分觀眾應該連結不大。張澄指作品話題零碎,出現了很多關鍵字,卻沒有明顯時序或個人與社會層面的脈絡跟隨,多個街坊巷弄的故事模糊了思維。

 

於《從記憶看見你》夜遊沙梨頭後,《路.遊.戲》則日遊路環。張澄指《路.遊.戲》有加深對路環社區的認識,象徵往昔生活的符號,引發不少聯想。劇場尾段,清拆、停滯不前、改變用途的紀錄並沒有簡化為數字,而是具重量地個別讀出,很有力量。

 

陳國慧提問《路.遊.戲》兼容娛樂性及探討議題,內容舖排該如何平衡及觀眾應以甚麼角度欣賞?莫兆忠回應不滿足於作品,戲劇介入社區參與不是純粹去觀看一些未曾看過、奇觀化庶民生活的普通歷史導賞。戲劇的責任是除了資料之外,帶給觀眾新的想像、或者重新認識這地方及居民面對的問題。

 

羅嘉華表示《路.遊.戲》這重演令人失望是事隔幾年未見有對議題新的思考,當2017、2018年觀眾看直播船廠被拆的震撼畫面開始弱化,作品是否只安於「安然無恙」的狀態,而放棄與觀眾交流及討論。

 

陳國慧提問兩個作品都有搜集與地區相關的素材,為記錄劇場或創作取材自記錄或真實的口述歷史,面對這類型作品,應如何理解真實或虛構成份?觀眾應如何接收用戲劇形式呈現的「歷史」?

 

張澄於回應之前提出,步行於街頭社區及導賞團形式掩飾了許多記錄劇場只呈現資料的乏味。而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太模糊,口述史亦不代表代表真實。於《從記憶看見你》將真實素材平舖直敘的方式只是如裝飾品被剪裁及展現,沒太多處理反而過於赤裸。末段,將新聞與未來想像混合反而更添趣味。黃詠思將兩劇與另一劇作《大堂巷七號睇樓團》作比較,認為事實如何拼接戲劇元素比真實更重要。羅嘉華則著重選材及包裝方式能否增加對該年代及地方的思考。

 

莫兆忠於交流尾聲作結語,社區藝術近五六年經常被討論,多了劇團帶觀眾觸及社區題材。澳門有不少出色的導賞員,在專家之外,劇場工作者不過是相對業餘的歷史愛好者。跟觀眾交代地方歷史時,他對劇場工作者應該採取甚麼角度存疑。何謂正確?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都是由人寫出來?為何不找專家來說,仍需要用戲劇角度去做呢? 這是劇場工作者於現今這股潮流應思考的議題。

 

討論一:從流動的腳步再現城市的記憶與空間

關鍵字:步行、社區與口述史

討論劇目:《從記憶看見你》、《路.遊.戲》

主持:陳國慧(港)、莫兆忠(澳)

藝評人:張澄(港)、黃詠思(澳)、羅嘉華(澳)    

文字整理:張澄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