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矛盾、選擇與改變
文︰朱映霖 | 上載日期︰2021年3月3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Chi Wai@moon 9 image
節目︰青衣 »
主辦︰香港舞蹈團、亞彬舞影工作室
地點︰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日期︰27/02/2021 7:4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香港舞蹈團是次與亞彬舞影工作室聯合製作的舞劇《青衣》,無論在舞劇內容或是觀眾的角度來說,都能夠感受到當中各方面的矛盾、選擇和改變。單純看舞劇的標題《青衣》,總會聯想起中國戲曲,大部分人對於青衣的認識,源於中國戲曲北方劇種等同於南方劇種「正旦」的稱謂,因角色常穿青色褶子(傳統戲裝的一種便服)而名為「青衣」。雖說這舞劇名為《青衣》,但舞劇內容並不是詳細描繪有關青衣的特徵和技藝,而是表達作為一位青衣的現代女演員筱燕秋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經歷,因為此劇本是改編自畢飛宇的其中一部短篇小說作品《青衣》。

 

第一幕是筱燕秋(華琪鈺飾)在舞台上演出「嫦娥」的戲碼《奔月》的場景,這一幕從舞蹈員的服飾和水袖舞的表演中,可以看到青衣的特色,青衣的衣服多是長衫有水袖,主角身上的服飾是淺藍色和白色的簡潔設計,塑造了角色高貴端莊的形象,水袖舞的動作幅度不大和緩步的舞蹈演繹,也是作為青衣含蓄表達感情的特徵,這些細節值得一讚。第二至七幕的分場,是描述筱燕秋失去「嫦娥」青衣的位置,被迫離開舞台後選擇嫁給交通警察面瓜(潘正桓飾)過著家庭的生活,面對無力找回自己青春的同時卻掛念著作為青衣「嫦娥」的自己,現實生活和內心世界充滿著矛盾,這裡數個場景與舞台上的青衣,形成強烈的對比,舞劇其後的演繹方式也是以現代舞為主,舞者的服飾較貼近現代芭蕾舞或西班牙佛林明高舞的造型,表演方式跟香港舞蹈團歷年來的形象有很大的違和感,觀眾需要以欣賞現代舞團的角度去看。在這數個分場內,有多位觀眾離座,是次演出有半數觀眾都是十歲以下的兒童,當中亦包括不少五歲以下的幼童,家長們未必一定了解《青衣》是現代的故事,劇中男女主角在表現愛情生活的演出時,翻雲覆雨的場面無論在舞蹈動作、音樂或燈光各方面構成的舞台效果並不適合年幼的觀眾,而且這段舞的時間亦不算短,原本誤以為《青衣》是古裝舞劇和希望培養小孩對於中國舞或戲曲認識的家長觀眾,必定會大失所望,這應該是舞蹈團在推廣或宣傳此舞劇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推動藝術教育或開拓售票源的同時也需要顧及社會責任。

 

在完全拋開傳統中國舞的思維下,值得讚賞的是燈光和佈景設計,特別顯眼的九盞吊燈,分別在幾個不同的場景出現,舞蹈員在展現各種舞蹈姿態的同時還可以推動吊燈形成盪鞦韆的效果,吊燈也會在不同的分場有不同數量的排列和移動,這些設計較常出現在西方國家的舞台劇,但運用在是次舞劇上亦能夠做到融合的效果。簡約的舞台佈景設計,令舞台空間感更大,實際上也能夠讓舞蹈員有更方便的移動空間,四塊白色佈景屏幕,成為劇中的門或出入口,也作為投影幻想的情景,無論是月亮還是海浪,都可以看到生動的畫面。從第六幕描述女主角作為教師指導新一代的學生,至第十三幕春來(何泳濘飾)成為新一代青衣演出「嫦娥」的轉變,此兩場會看到小部份傳統中國戲曲的舞姿,春來的水袖舞和老師一樣架子,功架漸漸成熟的學生令女主角感到羨慕又失落,加上排練場景照著每一面鏡子的表演者,更寫實地反映出女主角年華逝去的心情,而最終第十四幕女主角獨自跳《奔月》的一段,激昂澎湃的情緒已超越了作為青衣一向演繹養尊處優的女子姿態。水袖舞對於善於中國古典舞的舞蹈員來說可謂架輕就熟,但較可惜的是水袖舞的場景沒佔很多,未有太多展示技巧的空間,唯慶幸的是女主角拿捏筱燕秋一角的情緒很到位,儘管男女主角的舞蹈技巧優秀,互相配合得宜,有點失色的是數位群舞員在掌握拍子或位置的時候不太精準,感覺過於各有自己的風格,群舞團隊的合作有需要再調節一下。《青衣》劇中女主角光環被奪,日思夜想的矛盾在惡夢中看見不想面對的自己,而現實醒來後發現無論怎樣的選擇,也逃不過已經改變的事實,這樣的結局實在有點可悲。

 

香港舞蹈團近年越來越被觀眾看見舞團在發展潛力的同時亦存在不少矛盾,一直視香港舞蹈團為本地推動中國舞的舞團,近年的定位主力卻選擇走向了現代舞的範疇,這樣的改變長遠來說未必是一個很好的方向,而本地觀眾卻漸漸失去了欣賞傳統中國古典和民間舞的專業平台。以香港芭蕾舞團為例,其舞團雖然有現代芭蕾舞的創作,但亦一直保留大型經典的古典芭蕾舞劇,即使每年上演《胡桃夾子》,間中上演《睡美人》、《天鵝湖》等經典舞劇也不愁沒有觀眾。作為一個參考,香港舞蹈團可以考慮已製作的經典作品作為本地中國舞的代表作並定期上演,例如《花木蘭》、《遷界》、《自梳女》、《藍花花》、《畫皮》、《塵埃落定》等,這些都是值得保留和能夠向世界各地觀眾推廣中國舞教育的經典劇目。


(原載於2021年3月25日《藝頻》)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自幼喜愛舞台藝術與寫作,特別對於舞蹈作品擁有專業的知識,近年曾參與「世界文化藝術節2013:東歐芳華」演後開評-藝評寫作導領計劃、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2018)、第十八屆澳門城市藝穗節(2019)等藝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