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立和神父再舉辦室樂演奏會:中西樂跨界共融古典、民俗、聖樂及小品音樂
文︰傅瑰琦 | 上載日期︰2021年1月3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聖歐爾發堂
地點︰聖歐爾發堂
日期︰13/12/2020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繼暑假時舉辦網上轉播音樂會取得口碑後,位於沙田的天主教聖歐爾發堂(St. Alfred's Church),再度在疫情下聯同音樂家,籌辦更加多元化的古典音樂會,於網上作免費直播。這次,除了當中的骨幹演出者:男高音簡立和神父(Rev. Slawomir Kalisz)、薩克管演奏家Karol Kijas、及豎琴演奏家李慧盈外,還與中樂演奏家作跨界的合作,包括以多種胡琴演出的王志聰、二胡演奏家李彤、揚琴演奏家潘雅詩。幾位出色的演奏家也有演奏西洋音樂。主任司鐸簡立和神父,更以廣東話演唱中國風格的歌曲。

 

當日的音樂會也有選奏與聖誕節有關的樂曲。打頭炮作音樂會開端的是一組聖誕歌曲改編的曲目,而第一首作品是Lewis Redner所寫、家喻戶曉的《美哉小城小伯利恆》,由王志聰及李慧盈作胡琴及豎琴二重奏。李慧盈的演奏甜美而安詳,無論作為伴奏或擔當主旋律都一樣優美。王志聰首先以二胡演奏,他一落弓已不同凡響。在音階上,他完全捕捉到西方音樂的音準,在呼吸及音節力量上,歌唱性可謂一流。他用的是胡琴的一般琴弓,但他在掌握力度上,與小提琴家演奏旋律的平穩流暢幾乎全無差異。之後,他換上高胡演奏,演繹更加動人心弦,不能想像他竟然是用中樂樂器來演奏。王志聰低調而清雅的演奏個性,出奇不意地打動聽眾,與豎琴的融合更是高明。他除卻只保留二胡和高胡的音色外,整個演奏風格都改為與西洋音樂一致的韻味,就像演奏中提琴和小提琴一樣,在轉播過程中所產生的教堂迴響聲,他的演出更恍如天籟之音,非常感人更令人驚嘆。Karol Kijas依然以他專長的中音薩克管演奏,在Richard Willis的聖詩《在晴朗的午夜降臨》中,他這次更接近人聲的沉厚演奏,非常莊嚴,但在中間轉為豎琴作伴奏的片段中,他較有更多發揮的機會。他亦在能夠稍稍製造樂曲高潮的地方添上一些火花,高音的地方有演奏單簧管的韻味,令樂曲的色彩更豐富。李慧盈的伴奏充滿詩意,唯在輪流擔任主旋律時,豎琴較為斷續的音符表現,容易被薩克管演奏連綿的樂句所掩蓋。

 

但Kijas演奏舒伯特的《聖母頌》時,他卻與一般的演繹,有著稍微不同的觀點。他採取相比一般樂器或演唱較慢的速度,但這個選擇,卻令他吹奏的震音更清晰可聞;在中低音色彩的薩克管上,層層慢慢的震幅隨著較慢的樂句和長音,塑造出更多音色上變化。Kijas在樂句中,加插更多隨意的輕微節奏改變,令樂句的呼吸更加動人。個人會較為偏好豎琴的伴奏在短音上應較為連續,多於現在李慧盈所奏出的一粒粒短音。因為在錄播下,演奏短音的手指停頓按壓都被收進,因而影響美感。但李慧盈在樂曲完結前的快速樂句演奏卻相當漂亮。

 

三位中樂演奏家演出了一首江蘇民歌《鮮花調》。樂曲有兩個部分,開始時較為優雅,進而變得輕快。音樂的表現上,小組的合奏很有韻味,特別是在輕鬆的後部分,但兩個胡琴的音準和齊整度上,給人的感覺卻不大一致,不知道這是否與教堂的迴音所產生的重疊聲響有關。潘雅詩的揚琴演奏,則能夠將兩種不同的情緒氣氛充分展現。

 

簡立和神父選唱了江文也的《聖母經》,如假包換的典型中國風,旋律更充滿江南

戲曲的味道。樂曲當中有很多幅度較大的音域變化,簡立和在處理上相當不錯,音準頗佳,而像崑曲中把聲音穩定地留在身體上,能平靜地演繹出淡然的感覺。簡立和還捕捉到曲中的神韻,而他更明白到當中與演繹西洋樂曲較為外放的分別,確實令人非常意外!

 

來自歐洲波蘭的簡立和和Kijas,在音樂會中帶來了一組非常動聽的波蘭聖誕音樂,其優美的旋律,恍如搖籃曲小品一樣。W.N. Ciszy所寫的《In the Silence of the Night》,由五位演奏家合作的跨界五重奏,兩個胡琴與豎琴及薩克管合奏起來,聲音上雖然不算能夠完全融合,但也不會有違和的感覺。有趣的是,揚琴在與西方樂器合奏時,竟然有恍似古鍵琴一般的色彩。在室樂的玩味上,幾位的合作雖不至於思維同出一轍,但大家追求一致的漂亮歌唱性,表現上已非常優秀。豎琴在結尾有一段華彩樂段,以連結之後的樂曲。簡立和在G. S. Panna所寫的《When the Beautiful Virgin》中擔任獨唱。開首的部分,Kijas以薩克管與男聲齊奏,之後兩者再分別擔任主旋律的獨唱或獨奏。簡立和在這首作品中的演唱非常安詳動人,假如在震音方面可以再放鬆一點的話,整體上應該可以更好,而且聲帶放鬆後在掌握高音方面應該會更容易完美。簡立和對於長句中的起伏、及在樂句呼吸的輕微節奏改變,處理得很不錯,所以作品在演繹上的一氣呵成感覺頗佳,並與「接棒」的Kijas在演繹及氣氛的塑造上也非常統一。Kijas及李慧盈作為扶持男高音獨唱的根柢,在純音樂演奏的時候,採取的速度比簡立和更加舒緩及自由,令整首樂曲更加溫柔。

 

這個溫柔的氣氛,正好帶到之後德布西的第一號《Arabesque》,Kijas擔任主奏,他的中音薩克管奏出很夢幻而自由的氛圍,在中低音部分更加明顯。而他在處理樂曲的高潮部分時,果斷而實在的演繹卻令人感到意外,所以在對比上,他的演繹在色彩方面較為豐富,在樂句的處理上卻是相當浪漫。李慧盈演奏這首本來寫給鋼琴的作品,行雲流水般的旋律在她的演奏上,可謂非常輕鬆。而她以愉快及堅定的氣氛來演繹這首作品,與Kijas不盡相同,但最後出來的效果,卻出乎意料地水乳交融,而且非常美麗。

 

作為這場音樂會的主題,《聖母頌》顯然是必備的曲目。這次,簡立和選唱了對於聲樂家來說難度頗高的巴赫—古諾的《聖母頌》,這首樂曲在上幾個月的音樂會中,Kijas以薩克管演奏過,這次終於輪到簡立和獻藝。這首歌曲的音域幅度很大,即時的高低音控制改變、長音及衝上高音,實在考驗演唱者的基本功、體力及音樂修養。除卻軟硬技巧,樂曲講究感情的掌握,和整體的佈局,在簡短的幾分鐘內做到這些要求,實在一點都不容易。王志聰以胡琴在底層為簡立和作音準上的支持,令他可以更有信心地去表現。簡立和在每句的起音及句末控制,都非常漂亮。在高低起伏頻密的樂句中,他在音準上有輕微的偏離,及少許節奏上的不穩定。但他在演繹整首作品的感情改變,及層遞式地攀上樂曲的高潮,再將思維遞減至樂曲開始時的情緒作終結,都極之不俗。歌曲常有大幅度走向低音的樂句,簡立和的表現頗佳,而且聲區的共鳴很動聽。而作為一位男高音,他在衝上最高音G的時候,信心與技巧都非常足夠,響亮而豐厚的音色演唱得很出色,輕鬆的程度可謂應付得綽綽有餘。如果,他能夠在樂句的細微處,稍加上輕輕放緩的節奏變化,以及震音也放慢少許的話,他的演繹必定能更出色。他目前的歌唱表現,亦已經相當動人。李慧盈的豎琴伴奏,緊貼著獨唱的變化,亦填補了一些自由度,增添了整體表現的彈性。簡立和在演繹相對地技巧較容易的作品、Maria Parkinson所寫的《當我在祢跟前跪下》時,表現反而較為平淡及內在。他完美而莊嚴的唱腔,少用上任何變化,只會在樂句之間的呼吸位置增加留白,純以獻唱聖詩的一般風格去演繹。李慧盈及Kijas為他作伴奏。Kijas與簡立和的齊奏,當中嘗試作更多的演繹變化,所以風格上與簡立和並不相似。

 

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樂曲是,由王志聰擔任高胡主奏、李慧盈的豎琴及Kijas的薩克管作伴奏的聖誕歌曲《冬日仙境》,為1934年由Felix Bernard作曲、Richard Smith填詞的著名音樂作品。當日,場地工作人員大概忘了為王志聰開動咪高峰,使得他的高胡旋律幾乎消失於錄音當中。兩位音樂家的伴奏旋律卻清晰可聞,所以效果極之奇怪。其實,王志聰的高胡主奏就是歌曲版本的人聲演唱,而他生動而活潑的演繹,帶著小提琴一般的跳脫氣息,只因技術上的問題,又再一次令演奏的心血化為烏有,實在非常可惜!

 

這次的音樂會,主打的除了是關於聖母的音樂外,也是在試探中西樂器室樂合奏的可能性。如果編曲上安排得宜的話,效果也可以相當不錯。而這次三位中樂演奏家,對於融合西洋音樂風格的理解能力,也非常優秀。當中,王志聰將胡琴的演奏方法改變,以模仿西方樂器的音色來配合小組演出,他的臨場適應力及最終表現,的確非常厲害。而作為業餘演出者的簡立和神父,這次更是挑戰技巧難度,也在音樂修養上再上一層樓。總括來說,音響效果及平衡上,比上一次確實進步了不少。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