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與繼承者們:現當代的挪威戲劇
文︰海格.托瑞森 | 上載日期︰2019年8月1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Erik Berg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約恩.福瑟(Jon Fosse)和安內.萊格雷(Arne Lygre)是舉世讚譽的三位重要挪威劇作家。他們的作品刻畫挪威人的心態和社會眾生相,鞭辟入裡。儘管挪威社會看似建基於人人平等的共識,但這些劇作家卻設法批判北歐社會民主賴以維繫的平等概念——這種社會民主制度也同時受到這時代的個人主義挑戰,人們正不斷質疑家庭、宗教、性別的觀念和不同的意識形態。

 

亨利克易卜生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被譽為「現代戲劇之父」。他在其影響深遠的作品,包括《玩偶之家》、《海達.珈珼珞》、《野鴨》和《群鬼》,嘗試新手法,博採不同類型,突破了佳構劇(well-made play)的慣例。佳構劇是當時廣為流行的娛樂,情節發展往往呼應先前的伏筆,並按照嚴格的因果邏輯推進。故事著重營造懸念和張力,開始時其中一個角色會帶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經過一連串曲折情節之後,便真相大白,有劇終解答所有疑問。這些劇本經常被人批評缺乏心理深度,不能啟發觀眾深入反省。到十九世紀中葉,佳構劇口碑不佳,這個詞已變得帶有貶義。

 

從某方面而言,易卜生也寫了不少佳構劇。他最著名的《玩偶之家》(1879),情節緊湊,結構合理,人物過去發生的事件都以倒敘手法交代,讓觀眾知道劇中講述的婚姻將要經受考驗。情節轉折發生在當海默爾不願意原諒娜拉時,以及當娜拉決定離開丈夫和孩子時。這打破了佳構劇的規則,無法令劇中的資產階級家庭以大團圓收場。易卜生顛覆了觀眾對資產階級戲劇的期待,在劇終時為大家帶來迥然不同的東西,一新耳目。

 

在易卜生的時代,歐洲大多數已婚女性都沒有機會過自主生活。難怪《玩偶之家》在當時成為話題之作,被認為是對女性主義文學的巨大貢獻。

 

在易卜生後期的作品,他持續創作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場景、人物和情節。劇中人物大多關係密切,不是父母子女就是夫妻伴侶。他們的思想和情感、秘密和幻想、所感受到的孤獨和無奈,都會隨著劇情一一展現。易卜生審視了隱藏在資產階級家庭門面背後的現實情況,以批判眼光探討家庭生活和道德問題。他的作品揭示出我們的個人生活如何受經濟環境左右、兩性關係在日新月異的社會又如何演變。

 

這也許是易卜生的劇作今天仍在各地上演不輟的原因——劇中人物的關係莫不顯現出深刻的人性。雖然劇本在一百多年前寫成,但仍能為當代生活帶來深刻見解。因此,奧斯陸國家劇院兩年一度舉辦「國際易卜生戲劇節」,展示來自世界各地演繹易卜生劇作的優秀製作,同時也讓國際觀眾欣賞挪威劇場搬演易卜生的作品。此外,我們經常在戲劇節上公演新創作的挪威戲劇。許多當代挪威劇本都借鑒了易卜生後期的劇作,其中兩位劇作家約恩.福瑟和安內.萊格雷,是最著名的易卜生繼承者。

 

約恩.福瑟

約恩.福瑟(1959-)是繼易卜生之後作品最常公演的挪威劇作家。他的劇本以極之簡約及高度寫實的風格聞名,備受國際讚譽。在福瑟的家庭劇,總會見到角色斷斷續續、不停重複對白,恍如正進行一種神聖儀式,卻始終沒有透露真實的想法和感受,也不肯觸及問題的真正關鍵。與此同時,他的劇作詩意橫溢,充滿音樂感。表面看來,在那些寂寞的角色身上,沒有發生任何特別事情,但字裡行間的沉默,卻闡明了他們的世界。劇中人物無名無姓,大多數只稱為女人、男人、兒子、父親、母親及鄰居,角色也就成了隱喻。福瑟的作品多年來逐漸演變,從現實到超現實,不僅在舞台上出現死者,故事中的時間更會隨意跳躍。

 

1994年,福瑟編寫了首個劇本《And Never We’ll be Parted》。此後,他創作了四十多部戲劇作品,被翻譯成四十種語言,在全世界演出了一千多場。

 

奧斯陸國家劇院搬演了福瑟的十二部作品。1995年,他接受委約,以易卜生的《勃郎德》(Brand)為靈感,創作了《The Child》,翌年於國際易卜生戲劇節上演(該年正是以《勃郎德》為主題)。《The Child》講述一對年輕男女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後來女的有了身孕,但懷孕後期,胎死腹中,而女的必須要產下死胎。

 

福瑟於1996年憑《Someone is Going to Come》取得突破,奠定其劇作家地位。故事發生在海邊的一棟房子裡。兩名主角,他和她,渴望一起實現與世隔絕的夢想。但是,那個把房子賣給他們的男人來了,硬要纏著他們。

 

《暗影》(Shadows,2006)是他富有神秘色彩的作品之一,講述生死界限,以及像影子般存在的人。整齣戲沒有情節,在無形的空間裡,人物間的聯繫只在於共同生活的回憶。

 

福瑟作品之簡約,充分捕捉了我們當代人的生活氣息。他筆下的孤獨人物,很難與他人交流,也不懂怎樣去理解他人。他們理想破滅,活於深深的空虛之中。另一位挪威劇作家安內.萊格雷,也在探討類似的主題。

 

安內.萊格雷

安內.萊格雷(1968-)運用了一種講故事技巧,人物有兩種不同的視角:一種是他們自己的,一種是以第三人稱來談論自己的。福瑟的角色可通過戲劇的潛台詞而被人理解,萊格雷則讓他的角色大聲說出潛台詞。在他的一些作品裡,角色公開變換身分,例如在《Me Near》(2019),一位年長婦女突然變成了年輕男子。就像福瑟一樣,萊格雷的角色沒有姓名,都是按照彼此之間的地位而命名。而萊格雷劇作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對話與內心獨白不斷交替出現。

 

萊格雷於1998年撰寫首個劇本《Mother and Me and Men》,迄今已寫了十個劇本,被翻譯成十三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演出。奧斯陸國家劇院製作了他的五部戲劇,包括於2000年公演的《Sudden Eternity》,講述一個在摩天大樓頂層生活已超過一千年的核心家庭的故事。

 

《Man Without Purpose》(2007)說的是一個關於身分、真相和謊言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具有雄心壯志、遠大抱負的富翁,他希望建立一個烏托邦新城鎮,最後夢想實現,卻在臨終之際,發現他的所有親戚都是受僱演員。

 

2014年,萊格雷擔任奧斯陸國家劇院的駐院劇作家,他撰寫的《Let You Be》於2016年國際易卜生戲劇節上首演。某個夏天尾聲的晚上,一群喝啤酒的男孩遇到兩個去游泳的女人。一切開始變得亂七八糟,那些男孩想把過錯歸咎於某人。劇中人講述了不同故事版本,出自名為人、朋友、相識、陌生人、敵人的不同角色之口。

 

萊格雷的最新劇本《Me Near》於2019年3月在奧斯陸國家劇院首演。當母親突然逝世時,主角她的世界便上下顛倒了。在一個叫「陌生人」的女人陪伴下,她重遇了一生所認識的重要人物,但他們也一個一個地消失。

 

除了孤獨和歸屬的主題,萊格雷的劇作還探討人的身分如何不斷地改變。我們對彼此來說,到底是誰?對認識及不認識我們的人,我們又是誰?面對不同的人群時,我是否有可能成為別人?

 

多年來,萊格雷的作品從關注家庭和人際關係,逐步轉移到刻畫更廣闊的世界,去思考今時今日做人的意義,以及我們對他人的責任。

 

從挪威走向世界

易卜生、福瑟和萊格雷的作品,都是描繪個人掙扎,各人靠自己的力量,去對抗社會條條框框的壓迫。當他們活在孤獨和幻滅之時,都渴望與他人親近,卻又發覺不能深交。這些劇作家的作品提出了深刻而普遍的人性問題,激發起舞台上的不同詮釋。

 

長久以來,挪威當代劇作家都被易卜生的巨大身影所掩蓋,但現在情況再也不一樣。其他挪威劇作家提出了引人入勝的新穎見解,其作品近年在挪威和國外常有搬演,而且未來還有更多新秀將至。

 

(中譯:徐昌明)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海格.托瑞森,奧斯陸國家劇院戲劇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