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混當代,跨界《碰上碰》
文︰陳瑋鑫 | 上載日期︰2018年12月10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N. Jirasatit
節目︰《碰上碰》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11/201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8 »
藝術類別︰舞蹈 »

泰國傳統舞蹈箜舞藝術家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近十多年一直持續與不同背景的舞蹈藝術家合作。早於十年前他就曾為香港觀眾帶來過,與當代法國新舞蹈革命先鋒謝洛姆.貝爾(Jérôme Bel)合作之《關於箜舞》(About Khon)。今年新視野藝術節再次邀得克朗淳重臨香港,呈獻另一個同樣與另一位以法國為基地之編舞家聯合編舞及演出的創作《碰上碰》,整體成績依然亮麗。

 

今次與克朗淳合作的是生於老撾的舞蹈家奧里.康坤拉(Olé Khamchanla)。他1990年開始接觸嘻哈(Hip Hop),也曾習巴西戰舞(Capoeira)與當代舞,其背景與克朗淳的亞洲傳統跟西方芭蕾不盡相同,但都是一位開放及具跨界創作經驗的編舞。這兩位不拘一格的出色舞蹈家,在《碰上碰》中不單展現了各自的技藝,同時也以實際行動與表演,打破各個舞種之間的界限,呈現融合亞洲傳統跟當代氣息之獨特舞動新語彙。

 

演出伊始,一片暗黑迷霧籠罩舞台,兩個個體慢慢從舞台後方冒出,手碰著手,共同移步往舞台前沿;隨著舞台上的燈光漸亮,二人就開始分別處身在不同的方形燈區下,以肢體變化呈現出動作碎片。在進進出出燈區之時,以斷裂的狀態擺出一個個既有傳統意味、亦富當代舞特色的架式與姿勢。

 

當然,我並非傳統亞洲傳統舞蹈的專家,難言準確辨識哪些動作與手勢是源自泰國傳統宮廷舞蹈箜舞,或是屬於老撾地區的傳統舞步,但有趣的是,即使我對嘻哈、巴西戰舞或芭蕾有一些認知,也同樣難以點出並說明演出中的哪一個部分,其實是發展自這些舞種或演出套路。由此可見,兩位舞蹈家都非常純熟地將自己過去習得的舞蹈範式,嘗試融會貫通,最後發展出一種突破形式標籤、全新獨特的舞彙。而且,他倆雖然輪流在不同的燈區下,各自以身體表述/體現自我的融合成果,但就不會讓人感到當中出現明顯衝突,或者產生違和感,反而讓觀眾得以「聆聽」兩位大師的隔空對話,縱和而不同,但遙遙呼應。

 

其實這一類標榜傳統與當代元素混合的演出,很容易令創作人跌入一個陷阱,就是太刻意要去呈現當中的異同,而將不同形式的東西硬碰,期望撞出新意。不過在《碰》中,克朗淳與康坤拉二人並沒有如演出的中文名字般「碰上碰」,又或者至少也不是「硬碰硬」,而是做到如演出原來的英文名字「Negotiation」之意思:談判/交涉/磋商。事實上,我們看見二人由演出開始至結束,全程都在舞台上,互相「發言」、「提問」、「質疑」,到後來似乎取得一點共識,又準備展開下一段對話……當中完全沒有街舞般的比拼元素,大家都處於一個相對輕鬆的狀態,以相互尊重的態度,求同存異,成就一段段平等「對話」。

 

縱使整個演出全程只有兩位創作舞者現身舞台,但在這一場「談判」示範當中,舞台上的光影變化其實也擔當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康坤拉在演後藝人談中提及,演出中出現的一個個從上而下之小方形燈區,營造出一個個像在博物館中常用之直立展覽櫃般的空間,舞者在其內現身表達動作,就帶點文物展示的象徵,同時亦叫人思考一瞬即逝的表演藝術,如何保存、傳承與活化。另外,在視覺效果上,如此設計也能讓觀眾更集中欣賞個別姿態與造手,舞者在燈區邊緣出入之間所產生的高反差光影,效果令人著迷。

 

談到《碰》的精彩燈光,當然不得不提演出中的兩段燈光(與空間)之獨舞。第一次出現在演出中段:兩位舞者展示完不同動作姿態後佇立於台左前方,相對而視,台面上的16個方形燈區就輪流以不同次序閃爍,在二人靜下來的剎那,燈光之變化就令全個舞台空間活起來;至演出後段,二人就聚在一起於舞台正中央的一個方形燈框下,慢慢透過身體取得共識,最後相擁互靠,而周圍的燈區就再次活躍,好像忽然擁有自主生命,將二人內在的複雜情感,嘗試以光影具象地展現開來。

 

總的來說,兩位舞蹈家的表演既撇除了不同舞種之間的成見,也模糊了武與舞的展現,把傳統對當代、東方對西方的二元概念打破。全長約一個小時的《碰》,雖然沒有明顯的人物、故事與情節,但就平實地交出了二人針對傳承、傳統與現代性等議題的思考討論。即使觀眾事前未必對相關舞種或形式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相信也可以透過舞蹈家精彩的動作呈現,加上引人入勝的燈光與聲音設計,享受這一場視聽豐富的《碰上碰》,並對如何活化亞洲傳統舞蹈,帶上今天的當代舞舞台,有另一種新的體會。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自1998年起於港澳不同媒體上發表有關劇場、舞蹈及視藝等評論與專題文章。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並分別為香港舞蹈年獎、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 劇評人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組顧問及舞蹈、戲劇、藝術評論界別之審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