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O 2017屯區國際藝術節開幕音樂會《壯闊交響》觀後感
文︰查太元 | 上載日期︰2017年7月31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
地點︰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廳
日期︰7/7/2017
城市︰台中 »
藝術類別︰音樂 »

這是筆者居住台中的卅年來,二度造訪位於霧峰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演奏廳,甚至在觀看演出之後,差點錯過末班公交車。NTSO選擇2016-2017樂季甫結束,於霧峰、大里、太平等區(舊時台中縣「屯區」,現屬台中市郊)舉辦「屯區國際藝術節」,並於自家演奏廳辦理多場管弦樂、室內樂、特邀藝人(團)的音樂類節目,則跟過去一段複雜的歷史淵源有關。

 

台灣光復後,原日據時期的「皇民奉公會交響樂團」隨之解散,在樂界人士奔走下,原團員重組為民間樂團,又一度被台北市政府、台灣省警備司令部收編,後改隸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二二八」後,台灣省務改革,確立省政府編制,樂團劃入省政府教育廳管轄,定名為「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交響樂團」(此時已簡稱「省交」)。國府轉進來台後,顧及戰略,將台灣省會定於南投中興新村,一則疏導行政資源,亦避免省府遭受戰事損害。但中興新村交通不便,不少省府機構選擇在原台中縣霧峰鄉進駐,如省教育廳、省議會等。省交最早曾進駐過台北理教公所(原「西本願寺」),後遷至台中市區,在省府機構的搬遷過程下,最終隨省教育廳落腳霧峰,一待就是四十年,後又改制為「臺灣省立交響樂團」。

 

後因1997年「精省」案,台灣省政府不再具備地方行政法人資格,於是「省交」改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簡稱「國臺交」)。但若到霧峰走一趟,許多居民仍習慣將那樂隊稱作「省交」。省交於1994年決定新建演奏廳作排練用,至國臺交時期的2002年啟用,國臺交曾有一段時期,定期音樂會或樂季節目都在該演奏廳進行,但在那樣偏遠處演出,無法吸引市區民眾觀賞,所以業務成效有限,樂團水準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國臺交一度接管原屬國立臺中圖書館(亦由「省立」改制)的中興堂演藝廳,遂將樂季節目挪至市區辦理,逐漸吸引觀眾關注。後因不願負擔場地管理之責,中興堂又被移撥入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但從此之後,國臺交近幾年樂季絕大多數節目,都在中興堂演出,總算從過去只為應付指標的公務員樂團,蛻變成有模有樣的職業樂團。當然,這當中被犧牲的羔羊,就是原本霧峰區的居民了!因為樂團考量票房、發展,而將節目轉移至市區,原本散個步就能聆聽音樂的權利被硬生剝奪。有鑑於此,國臺交才於2016年催生「霧峰音樂節」,於樂季結束後,於霧峰總部辦些演出,發現效益不錯,今年擴大成「屯區國際藝術節」,共有21場音樂、戲劇、舞蹈類節目,嘉惠台中市郊民眾。

 

《壯闊交響》不但是今年屯區國際藝術節的開幕演出,也是系列活動中,唯一由國臺交本體演出的節目。(旗下附屬管樂團、青少年管樂團,以及管弦樂營隊的國際青少年管弦樂團,亦各有一場節目。)或許是難得在總部看到樂團節目,票房銷售情況很好,幾乎滿座(該廳計有554席),多為當地居民及學生到訪,且不少闔家同行帶小孩者,觀演秩序甚佳,也無樂章之間鼓掌等事情。

 

節目由與國臺交合作多年的指揮家陳美安執棒,上演多齣精彩熱鬧、頗得人心的曲目。開場蕭斯塔科維契《節日序曲》,立即收服全場人的目光!雖然一開始弦樂較為吃力(場地音響較突顯管樂),但總體而言相當整齊一致,精神狀態飽滿,不諱言地說,跟平時能聽到的國臺交,差異很大!看來,國臺交也是仰賴「主場優勢」的。陳美安在誇張且激情地詮釋之下,樂團的能量更充分地被激發出來,氣氛弄得轟轟烈烈,塑造出良好的起步。

 

其次,是樂團與青年演奏家陳雨婷,合作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去年,台中有音樂協會曾舉辦陳雨婷的獨奏專場,為其作過效果尚好的推廣。此番陳雨婷與國臺交聯袂,仍看出獨奏家不免流露青澀與緊張的情緒,雖然作品整體完成度很高,亦流暢自然,但第一樂章的音準仍有飄忽現象,氣氛也比較謹慎,不大輕鬆。幸漸入佳境,第二樂章抒情柔美,第三樂章也華麗精彩。中場休息前,陳雨婷獨奏返場恩斯特《夏日的最後玫瑰》片段。

 

下半場伊始,國臺交劉玄詠團長上台致詞,簡單介紹藝術節的情況,為後續節目作了預告宣傳。隨後,陳美安與國臺交演出史麥塔納《我的祖國》中的〈莫爾道河〉一章,弦樂部在此曲為人驚豔,集中、溫暖、有力,情理兼備。樂曲末段時,陳美安特意以較快的速度、較重的力道,輝煌地結束全曲。

 

節目壓軸,是亨德密特的《韋伯主題交響變形曲》。很難得地在一整場那麼強硬的音樂演奏之後,國臺交還能繼續保持生機蓬勃的姿態,穩定著氣勢不減,賣力地完成四個樂章的演奏。在此作中,管樂(尤其是銅管)與打擊樂的風采不凡,尤其法國號時有不俗的亮麗!至第四樂章進行曲時,雄壯威風的銅管令人印象深刻,讓在場聽眾為之讚嘆,歡呼連連。筆者甚至見樓座前排有一小女孩,隨著音樂手舞足蹈,很快樂的樣子。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這樣一場追求熱鬧、通俗的節慶開幕演出,樂團未有返場演奏,而是在指揮接受獻花,並分贈各聲部首席後,便告結束(但如果再有返場曲目,筆者就有回不到市區的風險了)。演出也沒有詳細的節目冊,只有一份介紹指揮、獨奏家及樂團的摺頁,訊息有限。開演前亦無導聆,一切看似比較隨性,但節目的定位也比較模糊。

 

從演出品質來說,國臺交《壯闊交響》可謂比過往多數樂季節目的表現,還要理想!加上票價低廉,性價比真能令人滿意。但是,以國臺交的身分定位,與音樂會的性質而言,缺乏通俗的導聆及言之有物的節目冊,是頗為可惜的。這類演出相較於平時樂季來說,更為直面普通觀眾,觀眾或更需要對音樂作品有深入瞭解,而非一聽即過。在此也跑個題,若國臺交真心覺得,應該多回饋鄉民鄰里,普及音樂,何不妨在霧峰演奏廳開放定額民眾觀賞綵排?這樣一來,有心接觸音樂的人們,就多了一盞明燈、一徑通道。

 

總體來說,《壯闊交響》作為今次屯區國際藝術節開幕演出,無疑是成功且令人回味無窮的!甚至就觀察國臺交近期演出來說,《壯闊交響》也是國臺交難得的優秀節目!真心希望,國臺交藉近年累積的不少進步成就,以及跨足藝術節舉辦的經驗,未來可以為中台灣的文藝環境,注入更為豐沛的活水。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九江學院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