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師香港首演
文︰朱振威 | 上載日期︰2017年3月30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照片拍攝:Johannes Granseth
主辦︰香港藝術節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15/3/201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從Naxos的一系列蕭斯塔高維契交響曲認識佩特連科(Vasily Petrenko),對他一直頗有好感,一直認為他是年輕指揮家(去年才滿四十歲)之中最有希望成為大師者。今天終於得見其現場演出,好感有增無減。

 

筆者觀賞三月十五日場次,節目包括特維特 《100 首哈登格民謠》組曲選段、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及西貝流士第二交響曲。樂師才剛進場,已感覺眾人充滿活力精神飽滿,這讓筆者不禁對演出更加期待。挪威作曲家特維特(Geirr Tveitt)作品在香港不常上演,奧斯陸愛樂樂團刻意在節目包括挪威音樂(十四日的挪威代表是無人不知的挪威國寶葛利格),實為讓香港觀眾開眼界的美事。而樂團的演出也是令人驚艷,弦樂音色的豐厚溫暖,令人難忘。五首小品各有特色:歡樂趣緻(〈求愛去〉)、哀傷抒情(〈你〉)、民族特色(〈哈登格啤酒〉),兼而有之,是不俗的開場選擇。憑著這五首小品,奧斯陸愛樂樂團已經展示他們能夠填滿文化中心音樂廳的宏偉聲音。

 

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由挪威大提琴莫克(Truls Mørk)擔任獨奏。他在那著名引子為樂曲演繹定下了蒼涼的基調,而佩特連科帶領的樂隊部分,似是若有所思,也安份守紀在背後隱隱支持。莫克全曲貫徹對樂曲嚴肅沉重的閱讀——看他的表情一直眉頭深鎖,直到最後一個樂章與大提琴組齊奏的樂句才展現短暫笑容。莫克的演繹毫不刺激,或許有觀眾會嫌棄其平淡無味,筆者也認為莫克的演繹確實缺乏火花。加奏一首Pablo Casals改編的《加泰隆民歌》,演繹方式一脈相承,以平淡的舖排表達出一份孤寂。

 

下半場西貝流士第二交響曲,可以好好檢視佩特連科的功力。佩特連科的處理單刀直入,直截了當。弦樂為主的樂段繼續讓奧斯陸愛樂樂團豐滿的弦樂音色大放異彩,而聲部層次清晰,在激烈的爆棚段落木管樂組仍能清晰聽到,也可見佩特連科對聲部平衡處理的獨到以及樂團出色的ensembleship。筆者之所以喜愛唱片裡的佩特連科,是他出色的樂曲佈局能力,對結構的充份掌握,以及能夠讓音樂呼吸流動卻不時妙用停頓的造句。這些印象中的優點,全部都在這次演出中得到證實,甚是欣喜!

 

而有一項在唱片中不能發現的有趣之處,是佩特連科會在作曲家沒有要求下將個別樂章連續演奏:在第二交響曲中佩特連科就把作品變成兩大段落,特維特的組曲甚至全部五首小品一氣呵成,這也反映出佩特連科對宏觀佈局的追求,是否有效見仁見智,但對筆者來說確是令作品更見連貫。坦白說,奧斯陸愛樂的一眾樂手在演奏西貝流士的時候已見疲態,偶然力不從心,例如第四樂章臨近結尾銅管的後半拍樂句也見不穩,佩特連科以手勢「抓緊」。但是,最後能夠親身見識到佩特連科的終止式,還是令筆者心滿意足:在當代音樂家都只顧爆棚只顧煽風點火的美學潮流下,佩特連科是這一代少數的音樂家在追求刺激對比的同時,仍然堅守樂曲終結是「解決」而不是「緊張」的傳統邏輯。總括而言,他的西貝流士是一個輝煌的演繹,樂隊偶有力不從心,但瑕不掩瑜。不過今晚就只有一首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的〈俄羅斯舞〉作加奏,看不到前一晚佩特連科親自演奏搖鼓的哈察都量〈Lezghinka〉(選自《Gayane》)!

 

最後一點是關於文化中心音樂廳:奧斯陸愛樂樂團的低音異常強橫,可惜音樂廳的聲響問題以致那低音未能完全發揮力量,反而有點侷促混濁,這是非戰之罪,令人惋惜。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首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後一直飄泊於各式文化事業:從唱片公司數據庫主任到電台客席主持到男性雜誌編輯到中學教師不等。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音樂總監兼指揮,同時擔任多家學校之敲擊導師及樂隊指揮。自中學起筆耕多年,樂評影評文化評論時裝鐘錶人物專訪一概寫過,作品散見於港台兩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