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納傑克之夜
文︰默泉 | 上載日期︰2017年3月8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相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主辦︰香港藝術節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日期︰28/2/201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楊納傑克(Janacek)是位大器晚成的作曲家。年輕時他在捷克第二大城市布爾諾(Brno)創立管風琴學校,至四十多歲寫出大受歡迎的歌劇《Jenůfa》才決心走上作曲家之路。他最著名的管弦樂作品《小交響曲》更是七十二歲高齡寫成的傑作。

 

今年香港藝術節邀來的「捷克布爾諾國家歌劇院」(National Theatre Brno),堪稱楊納傑克在生時的「發表舞台」,因他絕大部分歌劇作品皆在Mahen Theatre(現今布爾諾國家歌劇院三個演出場地之一)首演。這次歌劇院在港演出三套節目,我選了二十八號晚的「楊納傑克精選作品」音樂會,因為極想一聽這跟作曲家淵源甚深的樂團演繹的《小交響曲》是何等模樣。不過當晚的《小交響曲》不如預期好,反而下半場的《格拉高利彌撒曲》甚有驚喜。

 

因小說家村上春樹把《小交響曲》寫進其長篇小說《1Q84》裡(甫開場,女主角青豆正坐在計程車裡,高速公路塞著長長車龍,收音機播放著《小交響曲》,青豆一聽便認得,思潮隨之起伏……),引起全球的楊納傑克熱潮。楊納傑克喜歡從文學取材(譬如《Taras Bulba》的故事來自果戈里,遺作《From the House of the Dead》改編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自傳體小說《死屋手記》),但相信他並沒想過,其音樂會反過來成為小說情節,且成為他作品「復興」的契機?

 

音樂會由《小交響曲》拉開序幕。一開場,九位小號手和兩位上低音大號樂手在背台觀眾席上一字排開,陣勢令人期待。楊納傑克雖然生於十九世紀(1854年),比德伏扎克年輕十三年而已,但作品並沒沾上任何晚期浪漫主義氣息,其旋律與和聲,於今天聽來仍覺新鮮前衛。銅管在其作品常佔著顯要角色,譬如《小》的首樂章〈號曲〉,便是以銅管和定音鼓寫成的精品,奇巧的樂曲結構,令它聽來層次豐厚,且充滿魔幻感。

 

兩支上低音大號最先開腔,吹出空洞的平行五度音程,低音小號和定音鼓於近句尾加入,奏出兩小節極簡約節奏;這帶點迷離的樂句就是全曲賴以變化的種子。

 

其後的降G大調小號旋律,其實是由五聲音階組成(mi sol mi - / re la, do - / la, - do la,),不過跟纖細的中國民謠大異其趣。旋律不斷轉調,九支小號齊鳴的錚錚金屬之聲,既有軍隊鐵馬之勢,又充滿滑稽荒誕感──也許村上春樹就是看中這種滑稽而將《小交響曲》寫進小說裡?可惜,當晚小號手的爆發力未如理想,音量亦太小,沒能彰顯以上感覺。尤其失望的是,中後段某些本該突顯出來的小號旋律線,被太響亮的定音鼓和低音小號淹沒了,使整體結構顯得有點散亂。

 

後來細看場刊,得知十一名額外銅管手全部來自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演藝學院。「雜牌軍」無論音色、音量和默契始終略遜一籌,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只能說,要在香港一次過找出多名銅管好手真不容易。

 

個人認為,聽「號曲」最好玩過癮之處,是各聲部極度喧囂卻不討厭,不斷重複的低音節奏豐富了音樂肌理,又不致於喧賓奪主。指揮基茲林克(Jaroslav Kyzlink)沒太能做到這兩點,樂曲層次因而不夠鮮明。幸好之後樂團的木管和弦樂部皆甚出色,第三樂章的英國管便吹得極富韻味,弦樂部亦奏出細膩情感。總體而言,若能改善聲部的平衡,增加銅管部力量,這便是一場極精彩的演出。

 

下半場的《格拉高利彌撒曲》,是意外收穫。格拉高利字母(glagolitic alphabet)是最古老的斯拉夫文字,作品帶有強烈民族主義傾向的楊納傑克,其實是刻意避用拉丁文,改以斯拉夫文字來創作此套天主教彌撒曲的。作品包含八個章節,第一、七、八章是純器樂曲,其餘則加入了四位獨唱者和合唱團。首章一開始是一小號旋律,聽來竟有點《小交響曲》的影子,令人莞爾。

 

男高音Peter Berger在上半場《永恒的福音》已令觀眾印象深刻,此時也是眾歌者中最突出的一位。他的聲線恢宏響亮,情感豐沛而不造作,唱第三章「光榮領」(Slava)最後一段詞時,雄渾嗓音挺拔而出,跟合唱團、管風琴及樂隊的澎湃音量分庭抗禮,卻絲毫不覺其吃力。這種舉重若輕,就是功力。

 

布爾諾國家歌劇院的合唱團聲線渾厚諧和,也值一讚。小時候因在天主教學校唸書,被迫唱過無數遍彌撒曲,但楊納傑克這一首,配器豐富,音色燦爛輝煌,跟實用性的彌撒曲是另一回事,其中第四樂章尤其精彩。此樂章長約十分鐘,歌詞的第一個字(Veruju)被鑲嵌在合唱團不同聲部裡,反覆出現,如萬花筒圖案般迷人。

 

平時少有機會亮相的文化中心管風琴,這晚出現在兩首宗教音樂中,在《格拉高利彌撒曲》裡,更有幾處獨領風騷的樂段,可惜演奏略為平板,反而與樂團和獨唱者合奏時,氣勢澎湃,能量超凡,將音樂會的氣氛推至高峰。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2006年中文大學哲學文學碩士,曾任文化版記者及編輯,現為獨立寫作人(音樂家專訪 / 樂評 / 書評 / 散文),文字出沒於紙媒、網媒及IG(instagram.com/spring_onmusic),著有《廢墟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