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CUP  |  2016年
共 10 筆
文︰馮程程|上載日期︰2016年11月8日
《病理誌》是燈光設計師陳一云的環境劇場作品,開宗明義以「後文本劇場」(postdramatic theatre)的理念去創作。創作者利用我們對於醫院和生老病死的焦慮,為作品打下了張力的基礎,而過程中...
文︰江祈穎|上載日期︰2016年9月28日
傅柯在《規訓與懲罰》中有一全景敝視(Panoption)理論,在一個圓形監獄中,每一個囚室都面向中央的監控室,但這個監控室並不透明,使每一個監犯不知會否被監視,但每時每刻都有被監視的可能,而使他們自...
文︰賴勇衡|上載日期︰2016年8月29日
《三子》混合了兩種敘事風格,也可說展示出從一種藝術風格到另一種風格的轉移。它是從現實到超現實:對白和情景是寫實的,舞台設置卻是超現實。點睛之是那個可化為多種事物的道具木箱,貫串了每一場戲,引領觀眾至...
文︰維特|上載日期︰2016年7月28日
儘管目前劇場界對於新文本的定義仍有疑惑,但直面當代議題以及片段式的語言邏輯幾乎是它普遍認可的特徵。傳統劇場以對話為主的美學,在新文本中遭到挑戰和解構。在資訊爆炸、全球化浪潮興起的年代,資本主義已成為...
文︰蔡嘉雯|上載日期︰2016年6月3日
聽音樂會,有時候需要事先調整心情與期待,就像因應約會地點而精心挑選服飾打扮一樣。欣賞Paris Combo的音樂會,未必需要動用腦力心力思考作曲花了多少心思,細數歌曲有多少創新的元素,反而需要打開感...
文︰維特|上載日期︰2016年5月23日
「一條褲製作」的《Gweilo》是劇團「流徙三部曲」的最終章(其餘兩部包括「流徙之女」和「黃面佬」),由芬蘭及法國籍演員孫麥凱(Micah Sandt)擔綱主演的獨腳戲,改編自 Martin Boo...
文︰羅斌惠|上載日期︰2016年4月20日
你有愛上過自己的名字嗎?小時候總聽到年老的長輩說一句「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從中可見中國人信奉名字比命運更影響人的一生。日本漫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中也曾用過相關題材作橋段,女主角千尋失...
文︰白丁|上載日期︰2016年3月15日
乍看這劇的宣傳,誤以為《順風.送水》是個純粹探討香港現況、諷刺時弊的黑色幽默劇作,這種創作在現今香港屢見不鮮,所以在觀劇以前,並無抱太高期望。直到在觀劇以後,被一種隱隱約約的唏噓一直纏繞,而那種感覺...
文︰楊之龑|上載日期︰2016年2月24日
五月是梅子成熟的日子,天氣開始潮濕,雨水開始氾濫,也是大學生臨近畢業的日子。宣傳單張上一張清秀的臉龐,表情迷茫,朱唇微啟,眼神中隱隱有些期待。你也許會有點期待這個女文青的故事會否同樣訴說著自己的感受...
文︰江祈穎|上載日期︰2016年2月11日
聖經故事巴別塔中,人的狂妄使不同語言出現,不同部落因語言不同而難以溝通,最終干戈相見,人亦因溝通失效而無法理解,爾虞我詐。比較現代的理解中,語言是建構出來的一個意義網絡,由生活經驗而得,沒有兩個人有...
共 1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