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全球化的嘉美蘭音樂
文︰洪思行 | 上載日期︰2012年4月25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主辦︰采碧塔卡樂舞團
演出單位︰采碧塔卡樂舞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28/10/201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藝術文化逐漸單一化,不少具特色的傳統音樂都難以獨善其身。以中樂為例,中樂團的編制、記譜法等概念明顯是受到西方古典音樂的影響。然而,在是次「游藝亞洲」的《樂韻流金嘉美蘭》中展示的嘉美蘭音樂,卻能抵抗全球化的潮流,保存自身的特色。

 

嘉美蘭(Gamelan)是印尼的傳統民樂。在爪哇語中,「Gamel」解作槌子,因此不難想像這種音樂是以敲擊為主,配合少量竹笛和弦樂演奏。由於是以敲擊為主,所以一般來說嘉美蘭音樂的節奏感強烈,並以樂師間的高度合作性聞名。相比之下,它的旋律性較弱。在嘉美蘭音樂表演中,除純音樂外,也會有舞蹈和唱吟,十分多元化。

 

這次演出的嘉美蘭音樂屬於北峇里「克比亞」風格,這種風格的節奏較快,在演奏中經常突然加大聲量,使音樂極具爆炸性。此外,克比亞風格的嘉美蘭表演很著重觀感,使表演變得可觀。例如在每次演奏前,會先由鼓手拍鼓一次,然後其他樂師一起提起右手掌(在印尼,右邊較左邊神聖),繼而彎腰(看似正在鞠躬)拿起音槌準備奏樂。

 

從音樂會中可發現,不論是傳統作品如《新巴拉根珠》,或是近代作品如《戰爭得勝》,嘉美蘭音樂的重複性頗強,相同模式的音樂經常被重複演奏。有時候樂師會在重複的樂段中加以變化,如改變聲量。然而,由於嘉美蘭音樂的旋律性不強,令音樂難以「入腦」,儘管音樂不停重複,聽眾往往在音樂過後,便把音樂忘掉。

 

走音的音樂跳舞的木偶

 

嘉美蘭音樂與主流音樂的最大分別在於和聲的概念。在古典音樂中,各個音都有明確定義的頻率,各種樂器在演奏前都要調校至相同的音樂會音高(concert pitch),才可奏出適當的和聲。在嘉美蘭音樂中,兩個相同的樂器會組成一組,但它們並不會調校至相同的音高,而是一件比另一件的音略高。當它們齊奏時,便會產生「悸音」(beat)的效果。這點與西方的和聲概念大相逕庭。

 

例如在《不確定的時代中》,一眾樂師吹奏竹笛。由於音調不一,若從古典樂的角度來看,它們是「走音」,是難聽的音樂;若從嘉美蘭音樂的角度來看,這才是嘉美蘭樂師追求的音色,是嘉美蘭音樂的特色之一。

 

嘉美蘭舞蹈亦是別樹一幟,嘉美蘭舞者會穿起浮誇華麗的服裝來跳舞,她們的動作多是既大且鮮明(因此能容易地與以敲擊為主的嘉美蘭音樂配合),有時候亦有一些細緻的動作如撥弄手指,而且眼神相當凌厲,所展示出來的肢體形態有點像木偶。這些跟著重展示身體的流線美和優美動作的芭蕾舞是截然不同的。

 

除跳舞外,嘉美蘭舞者還通曉朗誦和演奏。在《詠頌史詩》中,舞者一邊跳舞,一邊朗誦一篇古老爪哇散文,朗誦完畢後更坐下來和樂隊合奏。由此可見要成為嘉美蘭舞者是毫不容易的。

 

與主流音樂分庭抗禮

 

嘉美蘭音樂能抵抗全球化的潮流,原因之一是它是非常實用的。在印尼,不論在婚禮、喪事、節日慶祝或宗教儀式中,嘉美蘭音樂都是不可或缺,嘉美蘭音樂早已根植於印尼人的生活中,因此是不容易被取代或改變。

 

另外,嘉美蘭樂器在印尼的「地位」超然,它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整個社區、村莊或皇室,一套嘉美蘭樂器就是社區、村或皇室的代表。從中可推想嘉美蘭樂師在當地是一種備受尊重的工作,社會地位不低。這點能吸引年輕一輩學習嘉美蘭音樂,並以嘉美蘭樂師為終生職業,使嘉美蘭音樂得以傳承下去,保持它的活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樂評人,香港藝術發展獎2017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得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音樂),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及2015)。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