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編者 | 陳國慧、謝莉娜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21年6月 |
定價 | HK$258 |
ISBN | 9789887432036 |
發行 | 手民出版社 |
聯合出版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手民出版社 |
策劃 |
簡介 |
戲劇學家林克歡十年評論結集
作者簡介
目錄
作者自序 編者語:生身之地。冥冥之中
信 歷史想像與情節模式——新版《遍地芳菲》觀後 視點漂移與笑聲之外——對《潮性辦公室》中一個片段的解讀 結構性反諷與敘事的瓦解——簡評《示範單位》的敘述策略 死生契闊 約會春秋——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和秋天有個約會》 夢的青春 青春的夢——《體育時期2.0》觀後感 1941的寓言——點評《遇上1941的女孩》 忠義的崩解與離析——對《水滸108-忠義堂》的一種解讀 絕望之為虛妄 正與希望相同——《荒原》觀後 貧嘴苑大頭的苦難生活——《窩頭會館》的苦難與對苦難的調侃 善惡滑動 超乎人性——《北京好人》的識見與錯置 空間構成與敘述方式——評新版《推銷員之死》的導演和舞美設計 回到過去與拓展未來——《山海經傳》觀後 立傳與寫詩——話劇《啟功》的藝術探索 閃爍的星球與搖晃的大地——《哈姆雷特》觀劇隨感 花海的悲傷——《康乃馨》觀後絮語 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啟示——評析《櫻桃園》、《白衛軍》、《活下去,並且要記住》 在夜風中搖晃的燈籠——《在大門外》觀後 歸家的翅膀——《耶路撒冷之鴿》觀劇隨感 《兄弟姐妹》的悲壯與悲愴 《圍城狀態》:在荒誕中,義無反顧地生活 《孩子夢》:苦難、美夢與死亡
疑 粗鄙,作為一種文化姿態——對《踢館》的思考與評析 本能衝動與文明限制無解的對抗——評《馬》的劇作與演出 消遁的主體與荒誕的生命——評《三個高女人》、《安.非她命》 老故事不老——寫在《都是龍袍惹的禍》重演的時候 感到生命的虛浮,是嚴肅的開端——在香港看《叛侶》 支離破碎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機器》賞析 荒誕與茫然——《塵歸塵》觀後雜感 尋找⋯⋯——話劇《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評析 仰望天廷 駛向地獄——在北京看《帝國專列》 《茶館2.0》的雙重編碼 關於《鑄劍》以及「精緻而深刻的雞毛蒜皮」 易裝的指實與疏離——談《孫飛虎搶親》的創作及演出 驚世炫目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 平庸世界的微弱亮光——對《婚禮》一個場面的評析 淹沒在雷雨聲中的空洞迴響——看威爾遜的《克拉普的最後碟帶》 悲劇經驗與跨文化融合——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觀劇劄記 《里里奧姆》:不協調的協調 《夜半鼓聲》:間離的效用與限度
善 戲劇,可以與革命有關——《無名碑》觀後 碎片與規劃——《情話紫釵》的結構設計與愛情觀念 無聲的深處——寫在《最後晚餐》重演的時候 《親愛的,胡雪巖》:講史者的情懷 善惡滑動的現代寓言——音樂劇《四川好人》賞析 真摰是表演藝術的生命——評《少年十五二十時》在港演出 生存的機緣與選擇的可能性——《天琴傳說》觀後 邁向專業化的新起點——《竹籔中》觀後 笑裡帶着同情 幽默通於深奧——《老舍五則》賞析 模糊的回憶與歷史的實情——《寶島一村》的眷村故事 春歸何處——舞台劇《小城之春》評析 極端的愛 極端的美——評鈴木利賀劇團的《大鼻子情聖》 面對歷史的回聲——沈偉舞蹈《回之一.二.三》賞析 純舞的實與虛——從《鏡.花.圓》說到《六度》 悲傷,成就一位偉大的舞者——悼翩娜.包殊 為戲劇的一生——紀念歐陽予倩誕辰120周年 一位演員和一個時代——悼于是之 他在天堂造戲——悼王貴 悼童道明先生:輕若鵝毛的微笑 大巧無度 飄然不群——記林兆華 貴在有夢——《王貴侃戲》序 告別革命年代難以告別的革命——《靠左走:人間差事》序 徘徊在黑暗與神聖的邊緣——陳志樺劇作集《夠黑》序 紛亂情思與生命意趣——《敢情:陳敢權劇本集》序 站在巨大的歷史佈景前面——《陳尹瑩戲劇集之三》序
惡 《泰特斯2.0》:一齣反戲劇性的戲劇 浮士德精神與默菲斯特深淵——在《魔鬼契約》劇組圍讀會上的講話 比附與介入——談《一年皇帝夢》的得與失 雅致的粗鄙——評柏林劇團的《三毛錢歌劇》 《耶德曼》:中古道德劇與後現代搖滾 留比莫夫:舞台上的信疑善惡——《群魔》賞析 狂亂的肢體動作與密集的語詞之流——解讀《信任》的雙重呈現 《欽差大臣》:越界表演與意義重構 福斯塔夫為何令人着迷?——莎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觀後 《理查三世》:舞台的遊戲 歷史的血痕 平庸時代的浮士德——評斯洛文尼亞國家話劇院的《浮士德》 恐懼的喜劇——《欽差大臣》的複雜情感與審美意識 分解與重構——評「二丁一笑」的《女僕》 《枕頭人》:講給成年人聽的黑色童話 《北京人》與「北京人」
論 娛樂至上與藝術的堅持——香港戲劇印象 飢餓的藝術與藝術的飢餓 成為戲劇的新聞與成為新聞的戲劇 歷史的質感——從《斜路黃花》說開去 歷史感與現實感 表演藝術與表演理論 站在文學的肩膀上——談改編 前進進,前進再前進! 《阿Q正傳》與當代喜劇 短評三則——賞析《雞春咁大隻曱甴兩頭岳》、《三姊妹與哥哥和一隻蟋蟀》、《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 金枝演社的粗鄙美學 現代之變 寫意之夢——話劇六十年之軌跡 話劇的八十年代 虛構的真實 從戲劇性到劇場性的轉變——作為歷史範疇的戲劇學 另一種敘述——後現代與戲劇 發揮老舍的戲劇精神是我們未竟的事業 話劇2019:新熱鬧與老問題
附錄 林克歡博士:拓展篇——戲劇研究與評論的重要 林克歡:踩着別人的腳印走 狼肉貼不到狗身上 林克歡:餘生的心願還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