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
前言
今年是粵劇紅伶馬師曾(1900-1964)誕辰一百二十周年,香港電影資料館將從7月到10月舉辦回顧展,展出近二十套他的電影。我在2020年5月資料館的《通訊》寫了一篇文章,談馬師曾的電影文化實踐。在這裡,我想借「藝評筆陣」的機緣,具體談談他的影劇名作《野花香》(1935、1950)與其參照的外國電影《藍天使》(The Blue Angel)的異同,以及所帶出的文化訊息。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化政治經歷翻天覆地變化。文藝表現,從形式到內容,受西方巨大衝擊。這時段,正好亦是中國電影從誕生到形成民族工業的過程。城市發展是大眾文化滋長豐富的土壤,中國影劇如何參照、挪用西方電影,是很值得探討的文化研究課題。
首先,粵劇自太平天國起經歷禁制、打壓,在十九世紀末復甦,辛亥革命前後,在動盪時代中革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電影湧來中國,伶人順勢把成功的外國電影改編為粵劇。薛覺先《白金龍》、《璇宮艷史》,馬師曾《賊王子》,都引起哄動。接著,三十年代電影由無聲過渡到有聲,誘發粵語片崛起,粵劇伶人又再把不少粵劇改編為電影,搬上銀幕,觀眾亦樂於以較便宜價錢,享受戲劇表演。
馬師曾的《野花香》(1935)就是這二次改編很突出的例子。但是,《野花香》除了關乎跨文化與跨媒介改編之外,更對應二十世紀華人社會的倫理道德重大命題:女性在男女情慾中的角色與蠢動。這在中國相對保守的傳統中,起着顛覆作用,很值得討論。
《藍天使》:迷人之色
《野花香》改編自1930年德國有聲電影《藍天使》。影片敘述一個嚴肅古板、中年獨身的舊派德國高中語文老師(Emil Jannings,1884-1950),一次偶然遇上了年輕貌美的酒館巡迴表演女郎羅娜Lola(Marlene Dietrich,1901-1992),愛慕一發不可收拾,被學校開除也無阻他於愛情路上勇往直前。他帶同鮮花指環向羅娜求婚,羅娜聽到他真心的一句「我愛你」心頭瞬間軟化。於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結合。婚禮所見,他與她大概有過短暫的歡愉吧。然後,場面一轉,是他一步一步地沉淪,最後成了表演舞台與人生舞台上的小丑,只能發出非哭非吼的嗚鳴,在深夜回到學校空蕩蕩的課室。
在《藍天使》敘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歌女羅娜。她的身體散發誘人的快感和魅力。舞台雖然細小簡陋,處於世俗社會低下層,卻無損她瞬間滲入你心的情色迷惑。這份現代城市的瞬間女色感覺,是波特來爾(Baudelaire,1821-1867)《惡之華》詩中的旖旎風情,遂有文字記下在巴黎街上偶遇的某位少女乞丐破衣洞中粉白的純真、某些在皺摺皮膚透現昔日交際風姿的老婦。
瑪蓮德烈治所飾的歌女天生撩人,她的存在本身就是生命力的象徵。她的姿態,她的歌聲,她的眼神,在她出現的空間中縈繞。男性迷倒於台上台下的她,並非「淫蕩」可以概括。在影片中,羅娜的形象很值得探討,她並非欺騙男人、靠男人賺取生活的女人,她是一種「特殊的集純粹與世故」於一身的女人。
不過,單有羅娜,並未構成《藍天使》的戲劇行動。有迷人之色,亦要有迷醉的人,更要有整個沉淪的戲劇行動。色雖迷人,人要自迷。影片針對的是那位教授,他慣於生活在嚴守社會某套排除人性、規範男女情慾的自足空間,但是一經具體近距離接觸羅娜,就由「道德人」變成「情慾人」。這是這個戲顛覆之所在。正因如是,《藍天使》是一個現代神話:中年人因女色墮進情網而沉淪。
《野花香》:陶醉儂
譚蘭卿(照片由作者提供)
《藍天使》當年公映引起很大反響,馬師曾三十年代初改編為粤劇《野花香》。他在男主角身上加上倫理框架,變成有妻兒的中年教授被年輕交際花誘惑,指渉壓抑在心靈底層的色慾。馬師曾當年的對手是譚蘭卿(1908-1981),風騷艷情的肉感引起哄動,於是1935年再推出電影版本,亦是譚蘭卿初上銀幕之作。現在已無法看到影片,但根據當年觀眾的影評,以及美國送檢的劇本翻譯,明顯看到年輕交際花對年長男人施展色誘的畫面。當教授重訪,借意要跟交際花上道德課時,她瞬間就洞悉男人的內心:
姚其琛:我今日要同你再上課。
陶醉儂:再上課?唔好咯,我今日唔想再上課。
(停頓)
姚其琛:我年紀大嘞,又無女。
陶醉儂:如果你鍾意,我咪做你契女囉,爸爸。我唱首歌你聽吖,《野花香》……
(唱歌)
陶醉儂:鍾意首歌嗎?
姚其琛:好歌,教我唱吖?
陶醉儂:唔容易㗎,你要俾個心出嚟先記得實。
姚其琛:一定,咁要學幾耐?
陶醉儂:入嚟啦。
(過場。)
陶醉儂斷然拒絕再上課,卻又唱一支《野花香》撩動面前的姚其琛。情場老練的女人,以野花香的哲學,刺破大學教授的道貌岸然,挑動其慾望,以曖昧語言,以直接身體行為。今天在網上仍可聽到馬師曾、譚蘭卿的粵劇版本,在來回討論野花是香是臭當中,插進譚蘭卿大膽直接的對白:「您睇我美滿嘅肉體,任得你肆意輕浮。」
三十年代,香港粵語片產業與城市文化結合,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女性在都會中的形象,成為市民生活其中所關注的方面。電影中女性角色的身體呈現,是影片的影像旨趣之一。當時社會對女性的限制仍然很多,不過在城市中,女子已參與社會工作;除了跳舞場的舞小姐之外,當時社會生活已經形成了一些敢於交際的女性。三十年代粵劇女伶譚玉蘭就以大膽放浪、我行我素的作風,活躍於省港澳及上海社交場所,而成為新聞週刊專頁的常客。
譚玉蘭(照片由作者提供)
《野花香》:潛意識慾望
1950年馬師曾再次拍攝《野花香》,對手是紅線女。影片描述中年銀行司庫與妻兒和睦生活,一家人到餐廳歡度除夕。在一眾家眷去買禮物時,男人不經意看見年輕貌美的女侍應與客人談笑,然後在餐廳發了一個夢,夢中女侍應與客人變身交際花與流氓,二人設局,男人以為進了溫柔鄉,最後身敗名裂……
從這角度看,馬師曾兩個改編版本《野花香》,1935年與譚蘭卿合作的那一個更接近《藍天使》。1950年版本,戲劇框架加上夢,而在夢中,中年男人是被人設局騙錢的,不過卻又有一步一步沉淪色慾享樂世界的片段,暗示正經男人潛意識裡的慾望,以及恐懼。
1950年版馬師曾、紅線女的《野花香》,相比起三十年代中的版本,少了男女肉體上的來回挑逗,多了壞女人設局脅迫有家室的男人的情節。影片明確呈現男人迷上女色之後,竟會決絕地上演一場拋家棄子戲,兒女哀求而無動於中,雖說是以白日夢為包裝,但反映了編劇與導演在處理男性色慾本能與自毁本能的必然關聯。
四十年代末,粵語片界提倡清潔運動,中國亦正發生政治巨變。在馬師曾的其他作品中,有多少流露1950年版《野花香》所探討的色慾壓抑與誘惑,很值得研究;似乎不是潛藏於倫理框架之下,就是消融於類型(genre)之中。1955年他返回中國大陸之後,更添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政治考慮了,亦因如是,在粵劇電影《關漢卿》(1960),中年的關漢卿與年輕青樓女子朱廉秀,只見信念、情義、同理心,卻少一見在亂世威權下之男女風情了。例如在影片開場,為何關漢卿在目睹街頭寃案、心情惡劣之後,會來訪朱廉秀?也許心中怒憤本要借酒醉來發洩吧,現在所見似有所壓抑。這方面很值得再深入討論。
餘話
據報紙資料,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電影院把存倉的影片拿來公映。首批片目,除差利卓別靈的《大獨裁者》(1940)之外,就有《藍天使》。戰後重映《藍天使》,把浪蕩年輕女性的聲色直接呈現,洶湧而來的身體魅惑,帶來生命發放與沉淪,是複雜的象喻,對新一代中國觀眾,大概亦有一定衝擊。1947年,上海就有魯思編寫的舞台劇《藍天使》,描寫了敢於以身體誘惑中年男性的年輕歌女,很直接。
1959年,美國重拍《藍天使》,香港亦同時有兩套命名《野花香》的國、粵語電影。國語那一套講城市青年愛上鄉村姑娘,粵語那套則是梁醒波(1908 – 1981)演舊派父親臨老入花叢,被年輕歌女梅綺(1923-1966)美色所迷,故事與馬師曾1935年的版本類似。我想,這個版本原本是要參照粵劇《野花香》的,但設計了一個貪錢好賭、受母親擺佈的歌女角色,而歌女又真心與舊派男人的大學生兒子(羅劍郎飾)相戀。這樣,歌女的性格改變了,她只是在不情願之下捉弄好色男人,而入花叢者甚至並未與歌女發生肉體關係已被收監,題旨與馬師曾版很不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