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號 當街頭成為舞台    文章類別
【焦點座談】
「藝評關XX的事」(台灣劇場評論座談會)
文:肥力

發起:藝評人吳思鋒、黃佩蔚、吳牧青、樊香君,聯合多位台灣藝評人及「表演藝術評論台」
 
日期:2014 年 10 月 18 日(六)
時間:下午 2 時至 5 時  
地點:台北敏隆講堂
 
程序︰
1、評論與觀演關係
講者: 吳政翰、白斐嵐、樊香君、吳岳霖
回應:紀慧玲、陳偉基(港)
2、評論與機制
講者: 郭亮廷、周伶芝、吳思鋒、黃佩蔚
回應:紀慧玲、莫兆忠(澳)
3、港澳評論生態
講者:莫兆忠(澳)、陳偉基(港)
回應:周伶芝、吳思鋒
 
是年,台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始向藝評人提供藝術補助,支持「專案藝評人」持續書寫。引用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 說話作為介紹:「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藝評人吳思鋒、黃佩蔚、吳牧青、樊香君,聯合多位台灣藝評人及「表演藝術評論台」,於周末舉辦一次小型的藝評討論會,另因澳門及香港藝評人莫兆忠及本人剛在台北,亦獲邀參與,分享異地評論生態。在國藝會也在予以支持是次活動下,藉以側望台灣,思考當下境況。當中參與者大多也是表演藝術系的學生,另有一些藝團人士及一些希望了解藝評是甚麼一回事的觀眾。
 

一、「評論與觀演關係」

 

討論會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每個部分每位講者均有約十分鐘講話,另有每位回應者有五分鐘分享。第一部分為「評論與觀演關係」,由四位同樣獲國藝會補助的新晉藝評人,以劇場理論,繪畫藝術例子橫向切入劇場,以曾為表演者兼任評論人,及傳統與現代構成上的分歧,來分享他們對觀演關係及藝評的看法。去年於耶魯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涉獵導、演、評論的吳政翰,分享西方劇場架構中「戲劇顧問」的重要性,這角色不缺於歐美劇團,除了處理資料、文本的問題,更多是與導演互動,討論呈現故事的可能性,然而台灣劇場不存在這類人物。他更談及在戲劇建構中,包含情節、角色、思想、語言、音樂、景觀等範疇,當我們觀看時,也可以此角度切入,而評論則也藉此觀看導演如何呈現劇場,可以說是以此為文字創作的基點,反過來切入演出本身。具音樂劇碩士背景的白斐嵐以一幅後人補上顏料偽裝的繪畫為喻,展示出當時藝評人評論該畫風格後,卻發現顏料背後的真蹟根來是另一回事,而足以推翻藝評人所說的作者意圖論或其所要呈現的風格。這種錯誤的解讀創作人的經驗,也在劇場評論上會發生。既是舞者,現為舞蹈研究博士生的樊香君則闡述憑藉用「感覺」來看舞蹈究竟是如何一回事,當中涉及感覺的程度,及以創作者的立場思考作品本身,而評論就像翻譯一樣,對創作人以身體表達的語言進行解讀。擁有戲曲背景的吳岳霖則述說戲曲及其評論的現況,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傳統戲曲的內容沒有太多邏輯,觀眾到來也只是看演者,不太理會情節是否合理,但現代戲曲不同,它很重視結構及如何推展。而且,評論戲曲不能純粹以感覺去享受,觀眾必須當中的語言、儀式化的動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多的是了解演者的風格、背景,才能有效地書寫。
 
回應者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紀慧玲認為四位新晉評論人演說時,不斷提到今天要報告令他們很焦慮,那是因為評論人在此感受到表演者被觀看及被評論的壓力。而四位評論人的演說,可以說是闡釋他們自身以甚麼角度來評論,我們可從中讀出他們各自的風格。同樣作為回應者的本人,則回應白斐嵐、樊香君關於解讀創作者意圖時感到無力,一種在評論及觀賞上的誤讀狀況,然而誤讀並非一定是錯誤,反之那是必然而且對評論而言是必需的,原因是我們不可能了解創作人的思考,而只能透過已脫離創作者的手的作品,討論具有自我生命的藝術的價值。不過誤讀的問題有時表演者及藝評人產生衝突,在香港也曾出現表演者說藝評人沒有表演過便沒資格批評他的言論等等。
 
 

二、「評論與機制」

 

進入第二部分,資深評論人郭亮廷引述姚一葦先生的說話:「主觀性及客觀性的問題,兩者一定要有一定比例」,提及藝評本身不能全是主觀成份,當中必然有一定的客觀論述及美學標準,其論據才得以成立。倘若評論是全然主觀,則失去了與演出者的對話橋樑,而是各自論述,最終演出者及統治權級便站於創作者的姿態,有絕對話語權,而不用理會評價。另一方面,郭氏提到評論的產生可說是一種媒體現象,可以說因為有媒體才會出現評論,他指出台灣公共知識份子,縱然知名的人擁有話語平台,也不曾談表演藝術,那因為他們的工作及生活中不需要接觸劇場及藝術這一環。以至評論的出現,只是資本家(或政府)開拓平台才會出現的現象。另外,評論出版的時間性也被媒體限定,當中似乎產生有一種既定模式,要評論盡性於演出後一星期或一個月內完成,好像太遲的話便沒有了閱讀價值,但那個價值只是媒體操作上要求出來的價值,而不是評論本身的價值。
 
同為資深撰稿及評論人的周伶芝提及現在台灣的評論出版單一化的問題,政府補助的《PAR表演藝術》成為主要刊登的地方。她又回應了部亮廷關於評論出版時間被媒體操作的問題,如評論人曾為表演藝術評論台撰文卻拖稿,原因可能是有些評論上的思考是需要時間沈澱,需要有以時間來舖陳的距離,才有更深刻及準確的見解。然而如同郭氏所言,網絡書寫有一些局限性,那便是必需要被快速的網路節奏操控,以至文章很快便要出版,有時流於空泛,那因為評論很容易墮入技術性討論,或太快把作品定型。最後她提問如果評論或能為表演帶出更多深刻及延續性的討論,它可否成為對抗消費之物?
 
資深藝評人吳思鋒則從台灣整體演出及評論生態作出概述,八十至九十年代小劇場運動始起,但評論與演出卻不合比例的發展,演出數量龐大卻沒有多少人去記錄及評論。直到2004年《PAR表演藝術》改版,為了應付兩廳院宣傳活動,又變成了評論大量出現,卻有一種泡沫化的危機,只是針對節目而言,或多或少變成一種為消費服務的文字書寫,而少有就整體氛圍來討論。他說在台灣有關討論表演生態、評論狀況的講座太少,原因是沒有機構願意去做這樣講座,包括文化部、《PAR表演藝術》、「表演藝術聯盟」也如是,以至他要以評論人的名義才得以舉辦是次評論講座。
 
同為藝術行政的黃佩蔚便從機制的角度思考評論的問題,例如如何教育藝評人,或讓藝評人有自我及互相檢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評論人作為表演生產機制外圍部分,如何與主辦者、場地、表演者等生產者互動,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甚麼,如何對話,也很值得討論。她關心當中四者如何達到流動性的平衡,在互相拉鋸又合作的關係上,可以達到怎麼樣的合作。
 
 
 
回應者莫兆忠則言自己準備有關機制的問題跟講者內容不同,他想像原本要討論的可能是評論人應否領公關票、筆名問題、表演者與評論者的關係、補助與演出者之間的關係等,但這次也未有提及。關於寫作時間受媒體限制,他認為即使沒有媒體壓力,評論人也總希望在演出完結後盡快刊出文章。重點要討論的是評論的觀眾是誰,及評論在時間久遠後,如何不受外界影響而有其獨立的觀點。紀慧玲則以憶述以前的報紙還會刊登藝評,有時甚至隔幾天便有一篇,由於它跟演出很貼近,影響力很大,甚至有演出者因為藝評關係而出來道歉的情況。她認為由媒體限制,到網絡藝評的轉型、藝評泡沫化現象也不一定是壞事,而可以成為藝評的力量,讓藝評化被動為主動。她又提問,為何藝評人大多不再評論大型演出,而只針對小劇場來寫?這是否就是之前所對消費文化的對抗?郭亮廷回應他思考的是有沒有比慢更慢的藝評,指出藝評可以超越媒體的局限,消費者的期待,而有獨立的生命。
 

三、港澳評論生態

 

第三部分主要由澳門及香港藝評人簡述兩地藝評情況。澳門劇場導演及藝評人莫兆忠闡述現時澳門表演藝術現從業餘走到專業的階段,在當地沒有大學資格的演藝學府的情況下,表演藝術仍靠業界人士自行努力發展。藝評也如是,2006年周凡夫先生於澳門開設首個藝評課程,現時不少年輕藝評人由此而出道。其次,澳門劇場文化協會、澳門表演藝術圖書室也成為藝評討論的基地。出版方面,《劇場閱讀》、《澳門日報》、《華橋報》等也有藝評刊載。雖然發表平台不少,但反而藝評人仍是不足。之後,本人負責簡述香港生態部分,先介紹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IATC)在藝評事業的努力,及參閱其出版《香港戲劇評論報刊資料初編 (1960-1999)》,可了解過往藝評生態。至於當下的藝評人,主要為文化、文學、新聞、哲學出身之人士,以表演藝術出身卻又參與藝評者不多。其中,本人再以藝評年資、其本身工作及其藝評出版方面介紹多位劇場、舞蹈、音樂藝評人,如張秉權、盧偉力、周凡夫、陳國慧、小西、洛楓、梁偉詩、鄧正健、聞一浩、胡銘堯等。出版方面,藝評曾於報章上有過繁盛的年代,但因經濟主導報業及媒體轉型關係,報刊藝評已所餘無幾。反之香港仍有幾本藝術雜誌刊登評論,亦有幾個主要網上平台發表藝評,主要有IATC、Pixelbread、HKELD等。
 
最後,回應部分則改為給予觀眾發言,一些觀眾對港澳兩地藝評人在業界地位,及演出、藝評會否受政治限制問題很感興趣。莫兆忠回應澳門確實有言論限制,但演出者不用被打壓,而是在創作時已自我審查,作品如何在敏感議題上打擦邊球,便成為有趣的題目。本人則回應香港沒有審查問題,基本上表演藝術仍是創作自由,提及六四及政治問題作品仍不時出現。至於藝評人是否受重視,本人回應藝術發展局內藝評界的委員,每年藝術發展獎中也有藝評部分,而且,不少藝團對藝評也很關注,有時藝術家與負面藝評展開網上筆戰。
 
另一位劇場導演則回應,初出道時還會很在意負面藝評,然而現在卻反覺得很有趣,是一個令自己反思的好機會,只是如演出還在進行,最好還是別看藝評,以免影響自己的心情。他還說很多時表演者希望有藝評出現,不論好壞,這均證明了作品受到關注,且有討論的空間。
 
總結整個流程,討論會涉獵的議題眾多,給予觀眾初步了解藝評及其生態,包括藝評創作、與周遭環境的關係等。然而當中幾個論述因時間太短而沒有深化,十分鐘的個人發言也令講者難以仔細討論,有關藝評功能、之於社會的價值、如何對抗消費、評論藝評等,也在會中僅輕輕提及,沒有真正地討論。然而,據悉台灣表演及藝評界確實少有如此針對整體環境及生態的討論,是次活動及國藝會的補助也可能成為契機,讓台灣文化人士有空間去集合、討論、交流。或者未來還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討論會出現。
 
肥力︰藝評人、插畫師、藝術行政監製,《Art Plus》藝評專欄作者,及《廣東藝術》海外藝評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香港插畫師協會連繫會員、香港小劇場獎評審員。
 
照片提供:莫兆忠